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穿梭繪畫與立體世界 池垣禎彥《絲帶與棱柱》

池垣禎彥新苑藝術絲帶棱柱

2017-08-16|撰文者:林鈺芸

池垣タダヒコ〈Espacio con Torre – 1, 2015〉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池垣タダヒコ〈Cada hojas quieren sol – red, 2016〉(左)、〈Espacio con viento – 1, 2017〉。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池垣禎彥​《絲帶與棱柱》。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池垣禎彥。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延續日本Gallery Nomart在今年的展出《池垣タダヒコ:リボンと角柱》(Tadahiko Ikegaki:Ribbons and Prisms),新苑藝術在8月11日至9月8日,接力舉辦《絲帶與棱柱》池垣禎彥首次台灣個展,推介迥異於日本當代藝術的創作。藝術家池垣禎彥也來到開幕現場交流,除近作蝕刻版畫外,也展示融合了繪畫與攝影的系列作品。
池垣禎彥(池垣タダヒコ, Tadahiko Ikegaki),1955年生於京都。高中畢業後,為了躲避日本高壓社會前往墨西哥,期間旅遊南美獲啟發,3年後回到日本攻讀版畫、2009年到西班牙巴塞隆納研修。曾受到墨西哥文化影響、版畫出身的池垣禎彥,以管狀物探討立體以及平面空間,創作活潑自由,風格似抽象與立體但難以被定位;好奇心旺盛年屆六十的他,持續以各種形式表現出探索藝術的趣味。
池垣タダヒコ〈Trofeo de Pescator, 2017〉。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池垣タダヒコ〈Las diversiones de los Pasatiempos rojo, 2017〉。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池垣タダヒコ〈Hijo de Piña, 2017〉。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池垣タダヒコ〈Hijo de Piña, 2017〉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池垣タダヒコ〈Drawing, 2013〉。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池垣タダヒコ〈Drawing, 2013〉。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池垣タダヒコ〈Conjuntos de piezas Set of pieces, 2016〉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池垣タダヒコ〈Drawing, 2013〉。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名《絲帶與棱柱》源自日本藝評家清水穰,他曾在評論中以「緞帶」與「棱柱」描述池桓禎彥畫作的二元世界:「他筆下的管狀曲線彷彿海葵的觸手,柔和地漂浮於畫面中,在畫面四處建構出不特定的型態,而這些自由浮流、任意聚合的線條,便產生了某種旋迴反覆的韻律。扭曲的平面組成了管狀,管狀又建構出各種形體,它們在紙面上漂流。這類的形式創作過程,便是池垣雕塑作品的存在之始。在他的平面一元論中,紙面與地面並無區別。」
池垣禎彥的創作以西班牙文命名並不特別譯為中文,不管是壁掛式的立體蝕刻版畫、或是以特殊日本紙油墨印刷再加入素描的創作,都可感受到充滿能量、跳躍般的色彩以及管狀物所舖排出的細膩而複雜的圖像。池垣禎彥表示,自己是透過穿梭於兩種類型的創作達到平衡。
池垣タダヒコ〈Cara de turista – 1, 2016〉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池垣タダヒコ〈Cara de turista - 2, 2016〉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池垣タダヒコ〈Espacio con viento – 4, 2016〉。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池垣タダヒコ〈Espacio con viento – 1, 2017〉背面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雖然是金屬,但材質較柔軟,且易於使用剪刀裁剪,原封不動放置時,顏色會漸漸因為氧化而呈現黑色直至青綠色,然後會有白銅、紅銅、黑銅等七種變化」池垣禎彥在自述中提到:「版畫是種承載回憶的媒介,而銅的表面亦可作為保留記憶的媒介之一。就像直線刻線法,直接在銅板表面上刻畫,這樣的痕跡就像是被記錄下來的事實資料。氧化所呈現的青綠色銅銹,亦能保護銅板內部的材質能長時間保存,就像是一種特別聰明的生物存在著。」
並非為了製作能360度鑒賞的立體作品,池垣禎彥著迷於在傾斜角度下,徘徊穿梭於二次元的繪畫世界和三次元的立體世界之間,透過牆壁上平面式的浮雕發現精彩的世界。

池垣禎彥新苑藝術絲帶棱柱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