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0|撰文者:邱家琳、王士源
幾世紀以來,自畫像是藝術家重要的繪畫主題,也是一種自我凝視。
印象派大師梵谷曾割下左耳,事後描繪傷口綁上繃帶的模樣,呈現癲狂與痛苦的心理狀態;墨西哥女畫家芙烈達則還原自己流產的場景,表達身體承受的磨難,以及失去孩子的悲傷…藝術家透過自畫像記錄生命階段,或嘗試與自我對話,抒發內在情感。
2015年,英國透納當代美術館(Turner Contemporary)重新定義自畫像,探討自畫像在藝術史的發展與演變,以「自我:形像與身分」(Self: Image and Identity)為題,展示超過100幅自畫像,包含17世紀到當代藝術家作品,展期從1月24日至5月10日。
不過,可別以為泰納當代美術館只展出畫作,民眾入內參觀時得注意地面,地面還陳列了一具「屍體」。看到屍體別急著報警,美術館沒有發生凶殺案,這是英國藝術家傑瑞米.米勒(Jeremy Millar)2011年作品《溺死的人》(Drowned Man)。
《溺死的人》是傑瑞米.米勒複製自己五官與身材創作而成的塑像,這具屍體穿著破爛,頭髮凌亂且臉色蒼白,渾身沾滿泥濘,也佈滿傷口與屍斑。
「那裡正躺著我的屍體……」傑瑞米.米勒接受Artnet訪問時說,在他凝視這具《溺死的人》時,他開始不能確定哪一個才是傑瑞米.米勒,他看著他的屍體,思考著究竟誰才是屍體。他說,一開始對自己的屍體沒有特別感覺,但後來意識到正在觀看自己的死亡,就越來越感到心煩意亂。
國際藝術媒體Artnet則評論道,傑瑞米.米勒的創作相當迷人,他不將自畫像視為畫家的自傳生平,反而為自畫像創造全新的表演場域。
傑瑞米.米勒說明,他的創作靈感來自英國驚悚故事〈孤島柳林〉,述說著兩位青年冒險家前往一座被柳樹覆蓋的小島,遇上青銅色怪物的種種經歷。另一個靈感來源則是1840年代法國攝影師伊波利得.貝亞德(Hyppolute Bayard)的作品,「扮演溺水男子的自拍照」(Self Portrait as a Drowned Man),這件作品是伊波利得.貝亞德假扮溺死,然後自拍創作而成。
REFERENCE
【Artnet】Artist Displays Dead Body as Part of
【Huffington Post】In A New Take On The Selfie, This Artist Casts His Own Dead Body
【Turner Contemporary】Self: Image and Identity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首都藝術中心領軍台灣藝術家 進軍2025 BAMA釜山國際藝術博覽會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小說為骨、藝術為肉,有章藝術博物館「陳美玲」重現1960至1990年代台灣女性的韌性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11日登場,國際策展人齊聚探討亞洲獨立藝術空間的發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45
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策展藝術機構2025「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 探索視覺藝術產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互動機制
2025-04-10|撰文者: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