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西洋藝術史

立體主義(1907~1914) Cubism

  • 【關鍵字】
    初期立體派、分析立體派、綜合立體派
    【代表藝術家】
    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1973):《亞維儂的少女》《格爾尼卡》
    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裝葡萄的蘋果醬盒》
    雷捷(Fernand Leger,1881-1955):《玩紙牌的士兵》
    【起源】
    立體主義開始於1907年,由布拉克(Georges Braque)與畢卡索(Pablo Picasso)所建立,當時他們居住在法國巴黎的蒙馬特區。他們於1907年相識。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兩人一直非常親近地在一起工作。他們倆人對非洲的雕刻很有興趣,並受到那種單純的造型所感動,同時在1970年參觀塞尚的作品回顧展深受感動,在這刺激下,立體派繪畫便誕生了。立體派的出現,標示著過去西方傳統繪畫的法則全部崩裂,立體派以多視點、多角度的技法取代了模擬自然的理論、透視法、明亮對照法與遠近縮小法。
    立體主義這個名稱的出現含有偶然性。1908年,喬治‧布拉克在卡恩韋勒畫廊展出作品《埃斯塔克的房子》,評論家L‧活塞列斯在《Gil‧Bias》雜誌上評論說:「布拉克先生將每件事物都還原了……成為立方體。」立體派因此而得名。
    【風格】
    立體派的發展通常被分為三期:
    1.第一期「初期立體派」(1907~1909):初期受到塞尚及非洲雕刻的啟發,呈現出多視點的表現法。
    2.第二期「分析立體派」(1910~1912):此時期是把所見事物的實體表現出來,省略了一切的形象與偶然屬性,對象已被徹底解體,畫面的空間也極度平面化。
    3.第三期「綜合立體派」(1913~1914):是立體派運動的高潮,對象物的形態又重新被呈現,色彩也變得豐富,畫中出現了文字與其他素材。
    【後續】
    立體派維持的時間短暫,進入第三期之後,逐漸走向個性的發揮而產生分歧,之後形成「寫實主義的立體主義」和「立體派的抽象藝術」這兩派,發展出歐爾飛派(Orphism)、機械派(Mechanism)和純粹派(Purism)等等。自巴黎興起的立體派,在現代美術史上影響許多畫派的發展,未來主義、抽象主義、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均受立體派的影響。
    【延伸閱讀】
    書:
    陳品秀譯(1995)。立體派。台北:遠流。(Edward F. Fry)
    何政廣(2007)。歐美現代美術。台北:藝術家出版。
    網路:
    立體派與科學─畢卡索http://life.fhl.net/Art/henri_matisse/matisse04.htm
    立體派
    https://market.cloud.edu.tw/content/senior/art/nt_js/html/west1/paint/new_page_24.htm
    立體派
    http://hct0517.myweb.hinet.net/art11_2.htm
    LIFE生活網 二十世紀繪畫大革命―野獸派、立體派與超現實主義
    https://life.tw/?app=view&no=588836
    【圖源】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picasso/picasso-19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