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聖博紀念展 用程式碼開展新生命
2016-01-12|撰文者:邱家琳
「人生如此美好,應該再來一遍。」─沈聖博
創作是藝術家的智慧結晶,對已故的數位藝術家沈聖博而言,作品也能代替他在這個世界延續生命。沈聖博遭受病痛折磨時,沒有放棄藝術,反而激發出更多想法創作,同時也到各大學教授課程,推廣「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Floss Art」的精神,讓他的思維與理念被分享與散播出去。
沈聖博的作品沒有變化豐富、色彩絢爛的影像,內容多探討程式碼與數學邏輯的思維,需要靜下心來欣賞,感受科學與人文結合的詩意。對他而言,數位藝術不只有電腦產生的影像,也包含程式碼的運算規則與編寫方式,這三樣元素要共同展示才算是完整的作品。
像他2011年的作品《Frames》,不只在畫框內擺放電腦投影出來的影像,還黏貼程式碼的寫法,以及程式碼運算的過程。當這些程式碼被列印與展示,它們變成影像的文字解釋,表達了數位藝術創作的思維與邏輯,彷彿藝術家書寫的詩句。
今年,沈聖博的朋友們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他的創作,與紀念他對台灣數位藝術的貢獻,以「第三回合─沈聖博紀念展」為題,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替他舉辦回顧展,展示他從2008年到2014年去世前的重要作品。展覽展至1月31日。
創作議題轉變 從個人情感到生命哲學
沈聖博生於1980年,大學與研究所皆主修資訊科學,受英國數位藝術家Paul Sermon創作影響後,決定改從事數位藝術創作,在2006到2007年間遠赴英國修讀科技藝術課程。回國後,他開始發表數位藝術創作,內容多關注個人情感與記憶,包含錄像作品《曾經有一棵樹》與聲音裝置《聽,阿嬤的收音機》。
《曾經有一棵樹》是沈聖博回台後的首件作品,影像中有一位穿著白色衣服、臉上包裹白布的人,這個人坐在綠色的門前,雙手不斷翻閱櫻花樹的照片,而照片紀錄了這棵樹從綠意盎然到開花的狀態,表達他在大學期間的記憶與情感。雖然這件作品是藝術家內心情感的抒發,但人們想要進一步了解、靠近作品時,影像便會消失。
雖然沈聖博早期以個人記憶為創作主題,但他於2009年發現自己罹患癌症後,面對病痛與長期治療的煎熬,作品內容轉向生命哲學的議題,積極探索人事物的規律與變化。他開始用程式碼與數學邏輯編寫光影變化,嘗試掌握虛擬世界裡的規則,替日漸無法掌控、受到病痛折磨的身體找到出口。
《pin shadow》便是沈聖博罹癌後的代表作,他在壓克力板上放置約1200個白色立柱,接著透過投影的方式,賦予每個立柱虛擬的陰影,宛如日晷的光影變化,紀錄時間的流逝。而這些影子由程式碼演算,會按照編寫的規則移動與伸展,像一個有機的生命系統。
沈聖博在生病後,對藝術創作的熱情絲毫不減,反而日漸增加,他曾說,學著面對死亡,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策展人曾鈺涓表示,展題「第三回合」則來自沈聖博最後一次個展名稱「第二回合」,雖然藝術家去世了,但他的創作可以是他生命的延續、新生命的開始,用作品展開他的「第三回合」。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詮釋宜蘭獨特的藝術脈絡,宜蘭美術館推出展覽「繁星璀璨—跨.時空的宜美對話」
尋一壺月光 ── 李蕓朵 詩・書・畫
重新回應機構空間的文化結構「展場誌:觀看者-維護者-空間的對話術」
首度由黑人女性出任總策展人,美國古根漢美術館副館長娜歐蜜·貝克維斯(Naomi Beckwith)領軍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別在虛擬世界裡迷路 在藝術裡找指南
2016-05-23|撰文者:邱家琳6782
台北當代藝術館公布2025年度展覽,持續推動臺灣當代藝術多元發展
2024-12-26|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08
桃園市立美術館榮獲文化部「藝文場館營運升級」視覺藝術類計畫優異
2024-12-25|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04
重新回應機構空間的文化結構「展場誌:觀看者-維護者-空間的對話術」
2024-12-25|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2478
詮釋宜蘭獨特的藝術脈絡,宜蘭美術館推出展覽「繁星璀璨—跨.時空的宜美對話」
2024-12-24|撰文者:宜蘭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813
2024 Art Jakarta:探索東南亞藝術市場與永續發展新契機
2024-12-23|撰文者:十方藝術空間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