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專題企畫

陳傳根:看見韌性和勇氣,跟著生命的軌跡創作

陳傳根TODAAY

2016-02-22|撰文者:TODAAY 帝圖藝術

談及藝術和高雄,第一個想到的地方就是駁二特區。港口旁的舊倉庫,在一群藝文界人士的號召下,經過長期的發展,有了今天豐富熱鬧的樣貌。在偌大的駁二特區,除了有藝文展演、設計小店之外,也開始有許多實驗空間,讓藝術家在此駐村,替高雄更增添了幾分文化氣息。

這天,我們來到艷陽高照的高雄,拜訪藝術家陳傳根。走出捷運鹽埕埔站,陳傳根帶著我們穿過小巷,到了他在高雄駁二附近的工作室。裡面陳設整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掛在牆上的胖根夢游系列作品以及仍在創作中的藍色畫布。在另一面牆上,則掛上了一大串陳傳根作為游泳選手16年生涯裡獲得的獎牌。工作室中間的小台子上,放了猴年受邀共同創作的作品;七彩的顏色配上熊貓胖根在猴子身上每個細微不同的游泳動作,讓這件作品也有趣了起來。

心懷感謝,與疾病為友

在陳傳根的工作室旁,也有其他駐村工作室,但由於是白天,一般晝伏夜出的藝術家們鐵門都拉下深鎖著。與平時我們對於藝術家的生活印象不同,陳傳根的生活十分規律,這些都歸因於在他六歲那年,發現自己罹患第一型糖尿病開始。「控制自己的身體,生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陳傳根這麼說道。

陳傳根每天必須注射四次胰島素藥劑,為了配合注射,他的生活作息必須正常;另外,規律的運動對自己也有幫助,於是他開始游泳。疾病與他如影隨行,陳傳根如今懷著感謝的態度去看待它,「因為有了它,才能夠讓自己有一個重新檢討自己生活態度的機會。」陳傳根將疾病視為自己的朋友,當身體有病變時,是在警惕著他,讓他不要再去做些不該做的行為。

長期和疾病相處,讓陳傳根的創作緊緊和他的生命相扣。他說:「創作就是反映一個藝術家的生命,這個生命不是表面或是很做作的,它必須有長時間的醞釀、累積才有辦法呈現出來。」隨著時間軌跡創作的理念,不僅是他欣賞的藝術家和其作品中的脈絡,也展現在陳傳根自己的創作中。

從生命的檢視與探索開始

陳傳根大二時舉辦了個展,展覽中的作品《針曖昧》,運用黃色的色調代表喜悅,人物的脖子上有一個被打開的藍色枷鎖,藉此表達自己從病痛中打開心結。然而,一位老師看到作品後問道:「你表達的是快樂,但是你的內心是真的快樂嗎?」這句話,也讓陳傳根重新去思考自己生命軌跡和創作脈絡的關係。

比起初期剛開始學藝術時,單純表達自己的想法,畫下自己和疾病的互動及自己與自己的對話;現在陳傳根的作品脈絡開始往兩個新的方向發展,但也都不脫與自己生命經驗的連結。

熊貓胖根的出現,就是陳傳根創作其中一個方向的開始,最初他用幽默的記錄方式去呈現胖根的生活。胖根的角色塑造就像是寵物般被看待,主人做什麼,寵物就有樣學樣,做著和主人一樣的事情。

由於自己身為游泳選手及教練,陳傳根開始用畫筆訓練胖根游泳,就像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一般。《夢游》系列是陳傳根透過游泳教學過程中對孩子的觀察,同時也是陳傳根關注的主題之一。「現在的小孩很怕受傷,家長也擔心小孩辛苦。在家人照顧太好的環境下,小孩就像媽寶。」胖根就像這些怕受傷的孩子,在陌生的人造游泳池環境裡,面對著內心的恐懼而下意識去尋求游泳圈給牠的安全感。但是當游泳圈越多時,相對的沒有了自由,就如同陳傳根說的:「從小被保護太好的孩子,其實是沒有自由的,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樣貌,也是從小到大的生長環境。」

當問到大部分的人看到胖根都覺得牠可愛時,陳傳根說:「可愛的背後也許並不單純。」對於觀者對胖根的看法,陳傳根任由他們去想像,就算只覺得可愛也沒關係。這就是他作為創作者覺得有趣的地方。

時間的堆疊,和生命的對話與對自己的反思

另一個創作的脈絡,則是和自身疾病相關,「這系列的創作,對我來說它本身就是在檢討自己。」像寫日記一般,陳傳根用五年的時間,收集自己使用過的注射針頭。透過這些針頭排列成一個穩定的狀態,這件作品取名為《死亡喚重生》。「面對死亡的自己,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其實就是一種重生。」在今年四月,陳傳根的個展也將在實驗空間中展出這件作品。

「一件作品的背後承載的東西很重要,而它承載的是自己的生命價值。」

陳傳根面對自己的創作就如同面對自己的人生一般真誠。疾病讓他陽光、樂觀正向,即便心裡也有悲觀那一面,也能夠較為坦然的去面對。在訪談完的最後,陳傳根在四目交接的一刻,給了我們真摯的微笑,而這也展現了他自己對於人、生命和創作的態度。

REFERENCE

藝術家專訪

陳傳根TODAAY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