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5|撰文者:王士源
文化的信心指數,和經濟的信心指數一樣重要。蔚龍藝術公司總經理王玉齡,在文化國是論壇裡建議龍應台,文化部雖然經費短少,但若能想辦法提升民眾對文化的信心指數,也能讓視覺藝術從困境中走出一條生路。
「如果部長覺得哪個展覽很棒,可以寫幾句話,鼓勵這個展覽」王玉齡表示,部長只要推薦幾個好展覽,民眾就會想去看,這就是一種不用花費經費,卻也能鼓勵民眾參與文化活動的辦法。
王玉齡補充說明,公部門常認為不能特別施惠於特定藝術家,也不可以說出哪個展覽辦得好,但她認為文化部可以就展覽與藝術家的藝術本質來評估,「台灣若有很好的藝術家,很棒的展覽,文化部就要推薦給大家。」。
文化部要想辦法 提升文化信心指數
人民懂文化、懂藝術,擁有文化涵養,這是台灣的優勢。但王玉齡認為,台灣民眾與藝術工作者這幾年,對藝術的熱情卻開始疲乏了。她表示,每天上班、教書、寫文章、辦展覽,每個人忙著處理自己的既定工作,都累翻了。王玉齡表示,在這個處境下,文化部得在政策上花更多的力氣,提升民眾對文化的信心指數,讓每個人重新找回熱情。
王玉齡解釋道,當民眾對經濟狀況信心滿滿時,消費力開始增加,經濟也會熱絡起來。對文化的信心指數也是一樣,只要民眾對文化充滿信心,在論及文化時,也會想去參與文化活動,去看個好展覽、聽場音樂會、看部電影。
要讓文化產業熱絡起來,關鍵正是民眾的積極參與。王玉齡建議,文化部不一定需要實質的經費,行政官員可以身體力行參加、推薦文化活動,政策上努力思考鼓勵民眾參與文化活動的方法,慢慢地提升民眾對文化的信心指數,刺激市場與民眾的交流活動。
REFERENCE
文化部:視覺藝術 預算4億7千萬
王俊傑:靠口號 無法有文化軟實力
王秀雄:助新銳 澳洲藝銀辦獎學金
張學孔:讓台灣成為亞太藝術中心
王玉齡:部長一句話 抵過預算百萬
黃光男:用鼓勵政策 刺激藝術產業
胡朝聖:做人口普查 了解藝術生態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40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