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12月22日 Jean-Michel Basquiat 生日快樂!

Jean-Michel Basquiat尚米榭‧巴斯奇亞

2016-12-22|撰文者:陳芊宇

「我想要當一顆恆星,而不是畫廊的吉祥物。」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
我們對藝術有什麼既定的印象呢,是神秘的、寧靜而神聖的、還是高貴不可侵犯的?如果能夠跳脫這些刻板印象來看街頭藝術,街頭藝術能不能進入美術館呢?或是說街頭的塗鴉能不能算得上藝術呢?
談到街頭藝術就絕對會提到尚米榭‧巴斯奇亞,他是黑人文化語言的代言,是來自街頭和低下階層的聲音,他以黑人藝術家與塗鴉雙重邊緣身份打入白色主流社會。他也是一個傳奇般的藝術家,年輕時便以街頭塗鴉一舉成名,最後卻因為成名的太快以及摯友安迪沃荷逝世的打擊,承受不了突如其來的壓力,吸食過量的海洛因,在27歲那一年去世了。
巴斯奇亞1960年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他的父親傑拉德‧巴斯奇亞則是海地人,並曾擔任海地的內政部長,他的母親瑪蒂兒是波多黎各人,巴斯奇亞小時候就很有藝術天分,也很喜歡參觀美術館,並在母親的鼓勵下學習作畫、參加美術相關的活動。
1977年,17歲的巴斯奇亞便和塗鴉畫家朋友埃爾‧狄亞茲在曼哈頓的貧民窟塗鴉,並且留下他的簽名「SAMO」。1978年《Village Voice》雜誌報導了紐約街頭的SAMO塗鴉,轟動藝壇。不久後,他們倆卻因意見不合而分道揚鑣,蘇活區的牆上出現「SAMO IS DEAD」的塗鴉,宣告SAMO的結束。
1980年巴斯奇亞和4位畫家辦了聯展,同年,在一家餐廳遇見了安迪‧沃荷(Andy Warhol),得到了沃荷的賞識。他和安迪‧沃荷合作,一舉成名,事業越來越順利。1982年,他在紐約辦了第一次個展,1983年參加紐約惠特尼美術館舉辦的雙年展。
以前他常常睡在公園的長椅上,沒什麼錢,靠著在路上、餐廳兜售自己畫的明信片維生;一瞬間,金錢、名聲什麼都有了,一切來得太快讓他措手不及,反而開始過度依賴毒品,生活變得混亂。他的健康每況愈下,1987年,安迪沃荷去世,使他更消沉。隔年因為吸食過多的海洛因,在自己紐約住所去世了。
「我不是一個黑人藝術家,我是一個藝術家。」
巴斯奇亞的藝術,在那個極簡與概念藝術為主流的80年代,展現出新的風格,卻因為黑人身分遭受歧視與誤解。
同名自傳電影《光之子: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The Radiant Child)1996年播出,內容講述巴斯奇亞的藝術人生。導演勞勃馬歇爾(Rob Marshall)曾經這樣形容他:「他因藝術而成名、因成名而聲名大噪、因聲名大噪成眾矢之的」。
巴斯奇亞突破傳統藝術的框架,讓街頭藝術能夠走進美術館,重新定義藝術,也改變了當時對藝術的刻板印象。不僅如此,他的作品生前就在市場上表現良好,過世之後價格依舊穩定的上升,其作品《癮君子》(Dustheads)在2013年以1.43億台幣高價拍出,奪下個人最高價。
巴斯奇亞的作品、作風現持續影響後世,熱度不減。像是歌手威肯(The Weeknd)的髮型就是受巴斯奇亞的影響。巴斯奇亞同時也是知名演員李奧納多(Leonardo Wilhelm DiCaprio)崇拜的藝術家,他第一件收藏的就是他的作品。在2015年時,國際藝術新聞網《artnet》公布1月全球藝術家關鍵字搜尋排行榜三百大之中,巴斯奇亞在排名第十名,可見其影響力。
Jean-Michel Basquiat (b)1960.12.22~(d)1988.8.12

Jean-Michel Basquiat尚米榭‧巴斯奇亞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1

厲害

4

猜你喜歡

view all

國際新聞

巴斯奇亞 當代最暢銷藝術家

2013-10-22|撰文者:王士源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