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5|撰文者:陳乃慈
黃至正的創作融合貼箔、縫補與手繪,探討時間消逝、記憶與生命片刻的保存,獲文化部遴選為「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2016 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藝術家。Telling Arts|疊藝術畫廊空間於本月初推出開幕展「黃至正Art Taipei 2016延伸展」,展出Art Taipei現場作品與未發表新作,展期將延伸至明年2月12日。
《饗宴54》。圖/疊藝術提供。
黃至正說明:「對我來說,金箔除了貴氣之外還有一種迷人的色彩,它包含永恆不朽的概念。但我的創作常談到生命,其實和媒材互相矛盾,因為生命是會消逝的。」
黃至正在大學時期以水墨膠彩的創作為主,藉由甲苯轉印影像的方式,將手繪與影像融合在一起。近幾年則使用金箔、銀箔及鋁箔進行創作,加上手繪、打磨處理,製造斑駁燦爛的質感。
引用柏拉圖饗宴 人像盼望遠方的另一半
在金箔創作系列「饗宴」裡,他引用柏拉圖的著作《饗宴》:最初的人類身體是圓形的,有兩張一樣的面孔、兩對胳臂和腿,衍伸出男人與女人、男人與男人、女人與女人三種性別,但因懼怕人類的強大,神將人一分為二,期盼他們敬畏神明。沒想到,被劈開的人類不停找尋自己的另一半,反而無暇祭祀神。
此系列中,黃至正將真實人物側臉和解剖書人像融合,頭上的花冠延伸成為人物血脈,他們的眼睛經常是鏤空或閉上的,似乎面向著遠方,在等待、盼望著甚麼。
作品《饗宴54》裡,金箔與黑色墨水互相搭襯,突顯年輕男子優美的輪廓,胸頸的墨水經過刮蝕,形成燃燒、閃爍般的視覺動感。
《屋頂上的植物學家65》。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屋頂上的植物學家45》。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植物與人的共生關係 在縫補中找回祝福
黃至正創作地點在家中屋頂,外側陽台是花園,他將採集到的植物和人體器官融合,畫面時常出現雙手,進行持拿花朵、修補器官的動作,完成後再使用車縫織補作品,形成另一個金箔創作系列「屋頂上的植物學家」。
黃至正說明:「我試著加入一些解剖的符號,把植物跟人體的關係結合起來。植物和人的血管融合在一起,形成修補、嫁接的感覺。」他認為,植物和人類是密不可分的,藉由兩者的融合,能讓人類回歸自然。
關於畫面中忙碌的手部動作,他補充:「原本拿著手術刀的手,正在解剖器官;我將手術刀抽離,置入父親種植的植物,轉化為祝福的意象。」
在生活中,黃至正會採集植物、拍攝影像及掃描解剖書上的動植物圖像,轉化為創作材料。他認為,解剖書和健康教育書籍是種啟蒙。「在小時候,還懵懵懂懂的,也許是在封閉環境的壓抑下,促使我去圖書館找尋解剖的書籍…」最初對人體的認識、性的理解就從書上而來。
《侵蝕的記憶-家2》。圖/疊藝術提供。
《侵蝕的記憶-家6》。圖/疊藝術提供。
兒時溫馨的記憶總是美好的,物是人非的傷感更突顯它的可貴。由於祖父去世,家族成員逐漸失去聯繫,促使他回到屏東老家採集素材,創作「侵蝕的記憶」系列。
他將家族老照片、老家窗花的影像掃描下來,轉印在鋁箔上,使用墨汁暈染,再縫合出磁磚大小的方格,組成家屋的造型,老家的意象顯得斑駁、隱晦,期望探討家的意義與功能。
REACTIONS
0
0
0
0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2
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