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雲書屋《謐境》黃至正x張驊x陳仕航 三人聯展 緩緩探詢物質世界之外的安適
2022-09-12|撰文者:林侑澂
有的時候,這個世界複雜甚至紊亂,要在其中找到一片淨土並不容易,而這個探詢的過程,經常成為藝術家的創作題材。2022年異雲書屋邀請到了黃至正、張驊和陳仕航三位藝術家。透過各自的繪畫創作,呈現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過程。共同發表的《謐境》聯展以不同型態的風景作為敘事主體,在展場中展開一方沉靜而疏闊的感知場域。
異雲書屋《謐境》聯展,展場實紀。圖/異雲書屋提供
在中文的語境上,「謐」所指的不單純是關於無聲、安靜的形容詞,也是一種正在進行中的沉默「狀態」。它所指涉的大多是人心漸漸寧靜的現象,甚至意識之上的超然。《謐境》的策展將此一概念延伸為自身意識與自然風景所交融的境域,並且細膩地與觀眾們分享藝術家們前往其中的過程。
黃至正,《聖傷07》,韓國壯紙、墨、顏料墨水、複合媒材、 銅箔,91x72.5cm,2022。圖/異雲書屋提供
藝術家黃至正近期所創作的《聖傷》系列,展現出充沛的實驗精神與創作能量。將數位運算、自動技法和手繪三者融合,將其統整成為獨有的視覺語彙。從「布幔下的女神」概念出發,將自身對於神性、人性甚或慾望的感知,堆壘進入畫面之中。
黃至正的創作經過多次轉喻,首先在AI程式中輸入了關鍵字「布幔下的女神」,以此功能生成全新的圖像數據,並經由大型的噴墨印表機,將圖像輸出(水性墨水)在貼了銅箔的壯紙上。接著在墨水未乾燥的時間裡以手繪的方式堆疊墨汁、壓克力墨水和膠,一點一點在機械輸出的基礎上,堆累如同遠方山水的壯闊風景。
黃至正,《聖傷08》,韓國壯紙、墨、顏料墨水、複合媒材、 銅箔,91x72.5cm,2022。圖/異雲書屋提供
AI技術與手繪的融合,很直觀地會讓人聯想到科技與人性之間的相互作用。然而AI圖像的形成對於人類來說,隱隱又存在某種不可控制性與隨機性。這樣的特質充滿了未知,又似乎與神祇超越世俗的神性產生連結。於是這個微妙的循環,讓《聖傷》呈現出一種出世與入世之間的氣質,甚至進一步地反襯出了人性的平凡。
一直以來,黃至正的藝術創作關注於人心複雜的多重面向。關鍵字布幔下的女神,啟發自經典雕塑《蒙紗的基督》。這個關鍵字蘊含了神性、軀體、生死等等的意象。在被遮掩的軀體中,人們真實的意志、期望或各種優劣特質似乎也被遮掩在其中。然而黃至正在此系列中並不顯露完整的身形,而是擷取局部,進一步解構重組成為山巒風景。於此同時他善用墨水和銅箔的特性,呈現出在流動與斑駁之間的豐富質感。進而一層一層地,訴說著內在心境之中洶湧或幽微的轉折。
黃至正,《聖傷10》,韓國壯紙、墨、顏料墨水、複合媒材、 銅箔,97x136cm,2022。圖/異雲書屋提供
靜靜感受作品,《聖傷》畫面的細膩層次首先讓觀感受到的是厚實的時間,並隱隱然從中顯露出記憶的痕跡。人性與生俱來的完善與不完善,不斷在完美的神祇與壯闊的山巒之上作用,最終趨於平衡。然而相較於黃至正過去的創作,《聖傷》雖然仍承載人性的轉折起伏,卻幾乎未見肖像、慾望或特定情緒的敘述,反而像是帶有抽離感的自觀。於是作品在無聲的淡漠之中,提供觀眾們一種凝視無垠精神世界的方式。
張驊,《窗內風景》,油彩、畫布,91x72.5cm。圖/異雲書屋提供
藝術家張驊以近年創作主軸之一-《結晶風景》系列參與本次聯展。作品從張驊對於自然界、自然物的體會,連接到「無人為聲響」的感知。擷取多個時間的切面,疊加成為抽象視覺。取材上藉由夏季時充滿朝氣的自然景色,描述多重時空相互切換的流動狀態。
《結晶風景》以自然而然的氣質,跨越繁雜的現實世界。然而張驊在其中所描繪的場景並非完全無聲,而更像是一個沒有人類活動、只存在大自然聲響的時空環境。系列作品描繪著流淌的河水、輕撫的微風、植物的生長甚至不同的溫度與濕度帶給張驊的感受,也描繪著時間與記憶存在自身意識中的幽微作用。隨著細緻的感知不斷延展擴充,張驊在心中開啟一個超現實的宇宙觀。其中意識宛若初生、沉靜的狀態,對於他來說或許是更接近這個世界原貌的一種樣貌。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勇於傾聽與回應的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25正式開館,空間與展覽規劃先行釋出!
關於「新實驗」與藝術狀態的長期實踐,爍樂畫廊(gdm)歷經50周年進駐台北,首檔隆重呈現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
丹麥國家美術館迎來規模最完整的米開朗基羅大展,透過尖端3D列印技術 呈現多件文藝復興大師的經典作品
洛杉磯野火肆虐:多處文化地標付之一炬,藝文場所全面緊急關閉
編輯部直擊!ONE ART Taipei 2025 本地畫廊與國際展商齊聚,激盪當代藝術新視域
「歷史的結舌」托瑪斯.德曼在臺首次大型回顧展,透過雕塑與攝影對現實產生的詰問
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圓滿落幕,家居購藏風潮興起,眾畫廊展銷售佳績!
「串門子——大溪街區找藝術」開展,百年街區老屋與藝術創作的對話,邀您以“串門子”的方式 探索大溪之美
中央政府預算三讀通過,文化部主管預算共刪除11億元、凍結34億元
2024落山風藝術季「在海邊的人」:以國境之南的環境與生活為靈感,交織成從沙灘到老屋的藝術路徑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從繁複中見「眾生」之貌:吳士偉的墨韻筆意
2023-09-18|撰文者:王襦萱6934
郝世明與水墨的無限生機 異雲書屋推出《青山青——郝世明個展》
2023-06-01|撰文者:異雲書屋/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444
異雲書屋《何可無此君》鄭在東個展,引用與跨越並行,形塑獨樹一幟的美學品格
2022-12-21|撰文者:林侑澂6507
【Visit From Home】雲端看展 3:大象奏鳴曲—王雅慧個展、PLAYBOUR 煉身史、黃至正個展:水銀落地
2021-06-1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陳晞整理4678
國美館公布2025年度展覽規劃:睽違27年,再次與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合作
2025-01-23|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6
嘉義市立美術館「ICI 饒加恩個展」透過塗料色票命名系統,探討知識與想像的建構議題
2025-01-21|撰文者:嘉義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