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7|撰文者:陳乃慈
繪畫與攝影經常是人們接觸藝術的開端,藉由紙筆與相機,把簡單的構想化為圖像。隨著接觸的領域越來越廣,藝術家也選擇更多變的形式,如雕塑、裝置、錄像…等來表達自己的構想,平面作品反而退居到草圖的地位了。
日動畫廊是日本首間專注引進西洋繪畫的畫廊,今年適逢設立90週年。1990年,日動畫廊推出「現代美國藝術家展」,與知名畫商Leo Castelli合作,將美國普普藝術介紹給日本民眾。台北日動畫廊特展「線性漫遊」回溯「現代美國藝術家展」,展出一部分當時的展品,並以18位國際知名藝術家的平面作品,呈現創作的豐富面向。
安迪 ‧ 沃荷 《雛菊》。圖/台北日動畫廊提供。
尚-路克.莫耶曼《無題》。圖/台北日動畫廊提供。
美國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晚年經典絹印版畫作品《雛菊》,與比利時當代藝術家尚.路易.摩耶曼(Jean-Luc Moerman)的《無題》並置於展場入口處。摩耶曼在1990年代開始創作刺青題材的繪畫,在政商名流的相片上描繪標誌性的刺青圖騰,以自己的符號重新詮釋名人軼事。《無題》將安迪.沃荷的雙眼挖空,下方墊上紙鈔,回應他與商業的緊密連結。摩耶曼也在沃荷的臉上描繪刺青圖騰,以紅色顏料凸顯沃荷的傳奇性。
蘇珊‧德格斯,左/ 《滿月(黃-洋紅)》;右/ 《白芷(灰)》。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蘇珊‧德格斯(Susan Derges)為1955年生於英國的攝影藝術家。德格斯曾在日本居住八年,期間開始發展「無相機顯影術」,她將感光相紙帶到戶外,以夜晚的自然光、探照燈等光源顯影,整個大自然彷彿是她的暗房。長幅相紙塗上特製感光劑並置於河流中,水波、漣漪與樹影都顯像在畫面上,隱含東方山水畫韻味,是一種介於畫作與相紙、遊走於虛實之間的創作。
賈奈娜‧查普《藍色的思緒 #3 》 。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賈奈娜‧查普(Janaina Tschäpe)則是巴西裔德國藝術家,她的名字「賈奈娜」源自巴西水之女神,創作也和自然環境、河流息息相關,花朵、星星等意象常出現在作品當中。查普以錄像創作出名,本次展出的繪畫系列「藍色的思緒」則是貼近內心感受的紙上作品,以水藍色的色塊為底,搭配形似花蕊、燭火的蠟筆線條,直抒內心的童趣。
羅妮.霍恩《無題 #6》。圖/台北日動畫廊提供。
羅伯特 ‧ 羅森柏格《摩洛哥》。圖/台北日動畫廊提供。
美國藝術家羅妮‧霍恩(Roni Horn)鍾愛冰島景致,經常到此地找尋創作題材。《無題#6》紀錄貓咪的臉部特寫,在洗出照片後,才發現貓的眼角有白色穢物、瞳孔映照出拍攝者的形象。透過當下的拍攝,以及事後的細節書寫,引起人們對細微差別的注意。
除了上述幾位藝術家,現場也展出以前衛藝術家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為首的美國藝術家作品,媒材跨足水彩、凹版印刷、拼貼、鉛筆素描等形式。展覽已進入尾聲,想多了解作品的讀者,不妨利用網路瀏覽資訊:
官網展訊/ 線性漫遊 作品資訊/ 台北日動畫廊作品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特展藝文跨界C-LAB「2023玩聚場藝術節——SHOW ME A PLATE!」表演盛宴打造新「台味」,邀觀眾以多重感官吃 buffet
2023-12-05|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