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內藝術節」解/嚴 商業性空間美術館化 策展人林志明專訪
2017-10-16|撰文者:王玉善
展覽主題「解/嚴」具有多層次的意涵,以主題的多譯性而言,其讓觀者感受解嚴精神的意義以及戒嚴產生的影響。以內容的多元性來說,除了對於歷史的回顧以外,更將解嚴的精神延續到了現今人們所關心的各類議題,如社會、生活、內心等眾多面向,讓展覽脈絡由歷史延續至現今,同時也望向未來,並將豐富多元的展示手法及內容帶給觀者。
2017大內藝術節於2017年10月7日在尊彩藝術中心正式開幕,展期由2017年10月7日至11月5日,本次藝術節共可以分為公共藝術展區、藝術特區主題展、文化巴士計畫(詳見記者會報導)。藝術特區主題展的四個主展場分別為尊彩藝術中心、秋刀魚藝術中心、王道銀行藝文空間、大觀藝術空間,每區各有其特定的主題,目的在於表現本次藝術節的核心議題-「藝術的價值」。
大內藝術節全體合作單位合影。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尊彩藝術中心策劃以「解/嚴」為主題的展覽,在台灣的歷史發展脈絡當中,戒嚴與解嚴為重要的事件,其由當時的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於1949年5月19日頒布的戒嚴令,並於同年5月20日在臺灣省全境實施戒嚴,直到1987年才由總統蔣經國宣布解嚴,共持續38年。戒嚴對台灣的影響範圍很廣,特別是在人民的自由與基本人權當中有許多的規範,如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等,同時言論自由也受到限制。
解嚴展場2F入口。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許多人曾經歷過這個過程,這些埋藏於內心的想法與情緒透過當代藝術家們的眼光被發掘出來,抑或者當我們以現今的觀點來回顧該事件時,可以得到更多的想法,並討論多重的議題,如其可以延伸到生活、經濟、逸樂等面向,讓解嚴以更多層次的意義帶給觀者全新的體驗。
姚瑞中,萬萬歲,2013年,彩色單頻道有聲錄像。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本次展覽的媒材與形式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包含了平面、錄像、裝置、行為等,讓觀者可以在多元的媒材下去感知每一件作品之特殊意義,並延續出更多不同的想像空間,甚至我們也可以發現不同世代的藝術家有各自偏好的景緻,讓展覽空間的話題更為深入。舉例來說,策展人指出較為年長的藝術家對於河流的意象較為重視,並表現出受難的本質,如謝春德的《生-淡水河的眼淚》。而更為年輕一些的世代對於天空題材的關注上較多一些,如許哲瑜的《重新破裂》。
左:許哲瑜,重新破裂,影像裝置,2017年;右:謝春德,淡水河的眼淚,無酸噴墨輸出,2010年。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解嚴展場1F。圖 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解嚴展場1F。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展場二樓展示了許多的錄像作品以及裝置,讓我們可以藉由檔案所重建的歷史中去回顧過去未曾被關注的到事件,以及對當時後社會的影響,並從中來檢視現代的思維與過去之間的差異性,如許家維的《高砂》,影射台灣、日本在歷史上斷續的糾葛。
解嚴展場2F。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許家維,高砂,單頻道錄像裝置。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另一方面,藝術家瓦旦塢瑪也透過行為藝術的展演,表現出身體的可能性與界限延伸,達到意識的解放,讓藝術的獨立性更加突顯。
藝術家瓦旦塢瑪行為藝術表演。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林志明教授為「解/嚴」展覽的策展人,其論及本次展覽剛好可以與台灣解嚴三十週年相呼應,同時於展覽中我們也可以見到各時期不同的台灣當代藝術家們,在時空曲度交錯之下,展現每個人對於戒嚴及解嚴有著不同思維與藝術創作模式,同時也將語境延伸至未來,讓解嚴精神以更廣泛的議題讓大眾知悉。
開幕現場參觀人群。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主題「解/嚴」的特殊性
林教授指出,本次的展覽主題在設定上以三個元素將其組成,分別為「解」、「/」、「嚴」,目的在於讓中文上的多譯性與主題搭配,並讓展覽內容呈現多樣性的發展,同時也延伸了解嚴的精神與意義以及戒嚴產生的影響,一方面既可以回顧歷史,另一方面也展望未來。
策展人林志明教授。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策略的擬定
在策展的策略當中,林教授邀請藝術家們提出作品,並共同參與討論及展出,同時也與每位藝術家進行深度的訪談,充分了解其想法與作品深度。現場也有QR Code,提供給民眾參閱訪談的內容。此外,策展人也請藝術家們推薦適合展覽的藝術家以及建議的作品,讓許多不同的觀點呈現於展場之中,不僅僅只是局限於個人的意識。
另一方面,參與的藝術家當中涵蓋了許多不同的世代,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想法以及觀念,更讓展覽當中呈現了許多思維之間的互動,開啟更多的話題。
藝術家現場導覽(由左上至右下,藝術家王俊傑、瓦旦塢瑪、林羿綺、張皓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們共同參與的選件過程
林教授指出,本次展覽中藝術家們與策展人之間是以開放式的討論決定參展的作品,只要是與展覽主題契合即可。而在媒材的表現上,希望呈現給觀者各種不同的樣貌,讓大眾了解當代藝術多元且豐富的樣貌,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現場包含平面到立體及裝置、錄像等。
解嚴展場1F。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商業性空間美術館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的內容具有實驗性、多元性、議題性、延續性等,與傳統商業性空間展出的作品類型、主題、媒材上有很大的不同,並且在展示情境的表現手法上呈現出美術館的氛圍,讓該類作品藝術的本質及深度深植於觀者的內心當中,同時兼具教育、推廣及展示的功能。
張皓甯,街樂園-場景,2016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扮演這類角色的單位,在過去經常是由博物館、美術館來執行,而本次展覽卻是由畫廊來籌備這樣大型的活動,表現出了畫廊的功能逐漸的多元化,並反映了市場性、學術性、藝術性、國際視野等面向間的交流更加得頻繁。
關於商業性空間美術館化的趨勢,林志明教授指出這是一個國際間發展的方向,特別是在鄰近我們周遭的國際藝術展-香港巴塞爾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畫廊展出該類性質的內容,而不再僅是以審美式的展出,錄像也同樣受到重視,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市場價值,反映了世界藝術市場的風潮與品味上的轉變,尤其是在社會、文化等議題之面向發展上,日漸豐盛。此外,該類展示探討社會大眾共同面對到的普世議題之藝術創作,也讓畫廊與大眾之間的連結更為緊密,扮演的角色、價值與公共性更為重要。
策展人林志明教授。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2017大內藝術節」2017 Taipei Art District Festival
2017. 10. 07 – 11. 05
尊彩藝術中心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2017大內藝術節」 實踐藝術的生活化 文化巴士計畫策展人羅健毓專訪
2017-10-28|撰文者:王玉善10546
大內藝術節熱鬧登場,展覽、公共藝術是本屆焦點
2017-10-06|撰文者:陳乃慈10722
林志明接任國美館館長,帶領國美館研究與國際能量再升級
2018-10-24|撰文者:文化部11081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2024-12-20|撰文者:李竺恩1586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2024-12-19|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668
首度由黑人女性出任總策展人,美國古根漢美術館副館長娜歐蜜·貝克維斯(Naomi Beckwith)領軍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
2024-12-19|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