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宏藝術 現代性水墨的多種創新與造境 藝術家林章湖專訪

宏藝術林章湖現代性水墨寫心

2017-10-19|撰文者:王玉善

宏藝術現正展出「清風明月-林章湖水墨個展」,展期為2017年10月6日至11月5日。林章湖為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並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所教授、美術史研究所所長、美術學院院長。同時也於眾多的美術館舉辦過多次個展,以及海外參與交流展,獲頒各類國際美術、文藝獎項。

藝術家林章湖。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本次為藝術家首次在宏藝術舉辦的個展,展出的作品包括了林章湖老師在創作生涯中,四十幾年來的藝術作品,從其對於風景、人物、書法、靜物等主題的描繪,皆完整的呈現於觀者面前,讓我們可以去感受現代性水墨多種類型的運用,以及藝術家所呈現的創作心意與意境。

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清風明月的意境

清風明月闡明了藝術家的創作心境以及表達了退休以後嚮往的生活,其源自於古代文人的詩詞:「清風明月不須一分錢買。」指的是當文人雅士過著自我閒適的生活時,對於眼簾所見之物,只要能心領神會,皆能賞心悅目,不用花費任何的金錢。
而這樣的心境也體會在作品的題材當中,如魚、鳥、風景等方面的描繪,用意在於表達出接近大自然的心態,怡情養性,自由自在,不受到局限,讓人類的心境投射在其中。

林章湖老師作品,左自右:喜啼文筆,紙本設色,35x137cm,2017年;庭苑記興,紙本設色,34x102cm,1985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四十幾年來的創作風格與類型
本次個展當中展出藝術家四十幾年來的作品,而這其間涵蓋藝術家在創作生涯當中的主要作品風格與類型,且每種類型有其各自的特色與氣韻,林章湖指出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以呈現筆墨情境為主,並向觀者呈現藝術家的心境,如山水、花鳥畫。

左至右:林章湖,幽居賦閒白鷺影,水墨設色,90x180cm,1983年;逐塵清淨,紙本設色,69x97cm,2000年;阿里雲意,紙本設色,90x93cm,1983年。圖/宏藝術提供。

第二種為新法新境等,是以新的技法去描繪主題,進而帶出全新的視覺感受,如透過礬、膠、鹽巴等特殊顏料的使用來畫水,讓水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使得創作時不再拘泥於自動性技巧的使用(指的是在實驗中追求巧合的出現),如此可以讓藝術家更完善的掌握作品畫意上的安排。
舉例而言,作品《生之禮讚》描繪的是鮭魚洄游的樣貌,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的水流與魚兩者間因碰撞所產生的水花顯得相當的自然,促使這樣的效果產生來自於水與魚之間的重疊處表現了兩者體積的深度與量感,同時也掌握了水滴的方向性與造型,並將光影與整體佈局融入其中,讓觀者在左上至右下(水流)搭配右下至左上(鮭魚)相逆的畫面中產生動感與互動性,帶出作品的暢快及寫意。

林章湖,生之禮讚,紙本設色,248x122cm,2016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第三種是以後現代解構的方式來呈現,如作品《金糊塗》。林章湖指出,其取自於鄭板橋先生的名言:「人生難得糊塗。」同時,糊塗為人生哲學以及抽象狀態,並不容易描繪。因此,其將茶壺拆解、打散後,進而加上金色的顏料(借此呼應台語「真」的發音,ㄐㄧㄣ)來描繪糊塗錯綜混亂的狀態,達到借喻以及中文多譯性的效果-真糊塗。此外,作品中黑色的茶壺是以裱貼的方式呈現於水墨畫當中,獨具新意。

林章湖,金糊塗,水墨設色,180x96cm,2016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林章湖,糊塗無極,水墨設色,180x96cm,2016年。圖/宏藝術提供。

不過林章湖也特別地與我們分享與說明,這三種方式並非是完全分開的,創作當中最重要的還是隨心去感受為第一優先,如筆墨情境中也可以加入新法新境的技法來呈現畫面。

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書法、水墨、篆刻三者間的相輔相成

書法、水墨、篆刻這三種元素善用於藝術家的作品之中,並在構圖與佈局上皆考量到了每個元素之間的配置。但在兼具這些要項的成果之前,其實仍有一定的步驟需要被考量。林章湖指出,練字有助於對線條功能的掌握,如其從接觸筆墨開始至今仍不停在練字及繪畫間交錯,對於各類字型的充分掌握將有助於繪畫的創作,同時也能運用於篆刻之中,如我們在作品中所看到的印章,皆為藝術家本人自己刻劃。

林章湖風調雨順局部,水墨設色,136x35cm,2017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林章湖,風調雨順,水墨設色,136x35cm,2017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另一方面,篆刻如何填補於作品留白之處,讓整體氣韻及構圖完整性提高,也會是重點。對於藝術家來說,篆刻不僅僅只是為了在畫面中留下文字陳述與記錄,同時也為自己獨特的藝術繪畫方法之一,並讓中國的色彩運用發揮其中,鮮明且大方,如墨色為黑、印章為紅,兩者之間如何的配合、畫龍點睛為一們學問。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的詩詞皆為林章湖自己所寫,用來表達自我的心境,同時也增加作品的內涵與深度,並有助於讀者進入作品的情境。如作品《舞冠》所提:「瓊林自是書香第,十世功名載青史,浯島地靈多進士,戴勝舞冠喻人知。吾曾兵役於金門小徑,鄰近瓊林進士村也,時見戴勝然只知其名。今夏復往寫生之,始知其又稱功名鳥也,感此因緣故作舞冠,台語音有官也,意頗佳耳。乙未仲夏,掃心齋林章湖。」

林章湖,五世其昌,水墨設色,75x35cm,2010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作品心境與造境
林章湖指出,融合當代藝術思想的筆墨、美感、情境之結合,才能讓作品呈現藝術家自有的特質(藝術語彙的精確度),而非僅是透過裝飾性來表現。此外,這個面向也是許多人一直在乎的問題(寫心),針對這一點,林章湖特別指出幾個要項與我們分享。首先是自我繪畫上的基本功仍然需要有一定的成熟度,接著是個人多年的人生經驗,以及當代的生活體驗與藝術思想,如此在思維上才能夠變通以及與人溝通,不拘泥於過去,也不孤芳自賞。換句話說,個人的作品美感擁有自我特色,且如何與觀者溝通,並引起共鳴,便為重要的方向之一。
如同林章湖所述:「歷代名家的作品之所以會引起共鳴,是因為他們具備了這些條件,且同樣是山水畫,溥心畬、黃君璧、張大千三者之間表現出來的個人風格與情境是不一樣的。

林章湖,舞冠,紙本設色,69x68 cm,2015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擺脫物象的現代性水墨繪畫

這邊所談的並非是指寫實與具象或者抽象間的差異,而是更進一步的說明如何進入寫心的創作,如前所述,個人經驗會影響到作品風格的呈現以及特質,那麼其具體的轉換過程為何,便是很多人所在意的。

在這個重要的面向當中,林章湖特別與我們分享:「書法的功力,文學的涵養,意境的鍛鍊,有助於我們眼睛不被物象牽著走,並且在用筆之間會有個人的當代體悟加入,持續一陣子之後,會形成自我的風格,表達出內心的審美經驗。

林章湖,天心月圓,紙本設色,74x39 cm,2016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當們想要表達作品主題韻味的重點時,就會隨心之嚮往,加入自己想的新意與風格,讓作品呈現獨一無二的自我特色。
水墨與時代性精神
水墨在中國繪畫史的發展當中已有千年的歷史,不管是在哪一類題材當中,每個時代有其特定的人物與代表作品,如五代時期描繪北方山水渾厚雄健的藝術家荊浩與關仝,以及展現江南山水靜謐悠遠的董源、巨然。到了宋代,藝術家們在形式上又有所創新,如范寬的雨點皴與李唐的斧劈皴及青綠山水。
這些藝術家們的作品除了有技法、構圖上的新意以外,更融入了當時代的精神,讓觀者可以身歷其境,感受作品帶給觀者的心意。這些看似多種風格的創作,之所以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光輝,原因是在於作品具有足夠的美感與藝術深度,並能觸動觀者的內心,不僅僅只是形式上的轉變,畫面中每一個筆的細膩之處,皆表達了藝術家獨具巧思的一面。

同樣的,當我們觀看林章湖老師的作品時,我們也會從其構圖、線條、墨色層次等方面,看見藝術家對於技法上的創新與熟稔,同時觀察到畫作中的每一個題材與我們現今所處社會之間的聯繫,並讓我們對作品產生更多的思考與想法。整體而言,藝術家細膩的透過對作品各方面的藝術性描繪,將作品的時代精神詮釋給觀者,並引起共鳴。
「清風明月-林章湖水墨個展」
2017. 10. 06 – 11. 05
宏藝術
連結至展覽訊息

宏藝術林章湖現代性水墨寫心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0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宏藝術/ 陳朝寶個展「我思故我畫」

2017-07-03|撰文者:陳乃慈10118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現代藝術時事觀點

傳統美學的現代轉化-《氣韻生動與現代性》書介

2024-11-04|撰文者:廖新田 《氣韻生動與現代性》作者,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