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9|撰文者:石浩吉、劉家蓉
傅抱石(1904-1965)少年學畫時認識了明末清初石濤的繪畫與其理論,因此自號抱石齋主人,後來乾脆改名叫傅抱石。傅抱石在1926 年畢業於江西省第一師範學校藝術科,又曾得到徐悲鴻的幫助赴日留學,回國後也在南京中央藝術大學擔任教授。在日本留學期間,傅抱石研究了日本浮世繪的表現手法,同時也研究了西方的水彩藝術,融會貫通後才把西方的美術技法和東方的傳統藝術相結合,漸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圖/ 傅抱石|Heaven and Earth Glow Red, 1964
圖/ 傅抱石|Gotwaldov, Czechoslovakia, 1957
傅抱石後入四川積極寫生,受蜀中山水氣象磅礴的啟發而創獨“散鋒亂筆”皴法-「抱石皴」,尤其又擅長泉瀑雨霧與雪景,畫中的光線與色彩感應該是受到日本與西方繪畫的啟發,加上傅抱石做畫時喜歡飲酒助興為眾人所知,這一切都讓傅抱石的水墨畫呈現出一種有別於傳統國畫的空靈與現代感。而傅抱石的人物畫受顧愷之與陳洪綬的影響,但其畫中的人物更是刻意以表情與眼神展現人物的內在氣質,加上人物的背景常充滿生動又具現代感的意境,整體畫面堪稱一絕。
圖/ 傅抱石|湘夫人 84x39cm、雪景 110.5×34.5cm、竹亭脩憩 40×23.5cm
除了傅抱石之外,另一位更大膽地以現代特色的光影與色彩將中國水墨畫繼續推進的畫家就是李可染。(下回待續)
REACTIONS
1
1
0
1
1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餘物與殘響─寫《拾人牙穢—王若冰×陳賽華灌駐地成果展》( 2024年度絕對放送「李俊賢Hornsun獎」)
城市中的駭客路徑──談顏珮珊的「此路有通」(2024年度絕對放送「放送特別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藝博會時事觀點ART TAIPEI 2021的過去與現在 - 臺灣近現代藝術史的發展【2021 ART TAIPEI 專題】
2021-10-18|撰文者:劉錡豫(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