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0|撰文者:林鈺芸
創作可以是雅俗共賞?藝術能夠放任通俗嗎?THE 201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邀請三位當代藝術家蘇孟鴻、黃舜廷、倪瑞宏,以《窮極華麗》為題,在少見的通俗美學議題中另闢蹊徑,邀請民眾對藝術進行再想像。
藝術家蘇孟鴻(右起)、黃舜廷、倪瑞宏出席9日聯展《窮極華麗》開幕。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窮極華麗》展出黃舜廷作品《有錢圖-龍、五橘》(左)、《有錢圖-鯨鯨鯨鯨鯨…、五橘》。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窮極華麗》展出倪瑞宏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窮極華麗》展出蘇孟鴻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蘇孟鴻:跨越雅俗之間
蘇孟鴻目前於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擔任教職,2002年曾獲「台北美術獎」殊榮。2003年系列作品「開到荼靡」,以郎世寧花鳥畫元素為底進行一系列探討貴族與平民品味的創作。
談及「通俗」,蘇孟鴻認為,通俗是一個相對抽象的假議題。誰來界定什麼是俗,什麼是雅?俗意味著某種特定階層的品味,其定義是否會隨時空環境而有所不同?值得思考。
蘇孟鴻《金碧孔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蘇孟鴻《開屏孔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蘇孟鴻《金碧山石》。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牆上作品《開屏孔雀》、《金碧孔雀》、《金碧山石》以高貴的孔雀為題材,遠看是一張貴到使人不敢觸摸的藝術品,實則是以平實的拼接馬賽克與價格低廉的壓克力鑽製作而成,試探「雅」、「俗」之間的界線。
蘇孟鴻《開屏孔雀》細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蘇孟鴻《金碧山石》細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蘇孟鴻《穹頂之上:以花器為名》。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蘇孟鴻《穹頂之上:以花器為名》中的花朵。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作品《穹頂之上:以花器為名》,蘇孟鴻把蒐集而來的漂流木、現成物與標本做成一個鑽石的架構,再到展覽現場找尋植物擺在裡面,每一次展示的樣貌都不一樣,就像是真實花器般,暗示花(生命)與藝術之間一個連結。
「我們看到的藝術是我們花錢去買的一個花器,真正有生命的東西卻是附加在上面的;你買的是藝術品,但欣賞的是你看不到、但屬於藝術家生命的東西」,蘇孟鴻說,「我們以為看到的是活的東西,其實我們看的到的藝術品都是一個標本,真正活的東西是在創作過程產生的,你最後看到的只是結果。」
REACTIONS
1
0
0
1
0
熱門新聞
1
【專題企劃】浪漫主義「光之畫家」透納冥誕 250 週年:從傳統風景畫到抽象化表現的演進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藝術與日常的模糊邊際 收藏延伸的生活品味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臺南市美術館迎來新氣象!由策展人龔卓軍任館長,游文玫接棒董事長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