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2|撰文者:陳乃慈
照片中人物,左:洪通;右:陳達。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已故畫家洪通和民謠樂手陳達的照片被並置在一起。莊靈回憶,洪通的照片是與《藝術家》雜誌的編輯一同到台南拜訪他時拍攝的:「我們到他家時,敲了半天門也不開,原來他在裡頭唱詩。後來他走出來、點個頭笑笑,然後就坐在板凳上,掏出香菸與火柴開始抽起來,不管大家。我覺得這個人非常有意思,很有個性,就拍下了這張照片。」
有時在按下快門的瞬間,還不認識被拍攝者;拍攝完成後,才意識到自己捕捉到了珍貴的一幕,「我拍照的時候,還不知道他是陳達。當時他隨1973年『阿公阿婆遊台北』活動北上,我在採訪時途經圓山,看到草地上有三三兩兩的人在休息。裡頭有一位老先生在彈月琴,自得其樂,別人也沒有很認真地聽他唱…拍完後我沒再想這件事。過一陣子『民歌採集運動』的訪談照片被刊出來,發現對這個人有印象,才知道他是陳達。」
莊靈談他的攝影觀點。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莊靈《赤子》。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作品《延》和《赤子》則是為《劇場》雜誌的實驗電影放映會所創作,「延」意為生命的延續,拍攝父母與妻子的生活片段;《赤子》則以一歲多的女兒為主角,由她的視角看台灣社會的一景一物。莊靈以瑞士產的16mm Bolex攝影機拍攝,選取中山北路、龍山寺、動物園等場景,妻女和行人穿梭在城市裡,社會還是剛開始發展、逐漸興盛的階段。
「逆旅行色」展區一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莊靈《看山》。圖/關渡美術館提供。
美術館一樓展出莊靈近兩年的彩色攝影作品《看山》,是「逆旅行色」系列的延續,以純粹、不加上後製的方式,拍攝台灣、紐約與中國等地的景色。莊靈表示,「我的創作方法,和攝影剛發明到現在幾乎沒有不同,還是光圈、快門…」
在攝影的路上,也許會走過不同的階段,對形形色色的創作方式或思潮產生興趣與實踐,到最後仍要回歸到攝影的本質,依然「看山還是山」。
REACTIONS
0
0
0
1
1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首都藝術中心領軍台灣藝術家 進軍2025 BAMA釜山國際藝術博覽會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小說為骨、藝術為肉,有章藝術博物館「陳美玲」重現1960至1990年代台灣女性的韌性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