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視覺真實的心火-藝術家楊勛台灣首個展
2018-06-14|撰文者:譚竣鴻
非:花卉唯美與光束呈現之下,您所想從這樣表象背後的意義是?
勛:光束的出現是觀者認為我在創作脈絡中的識別標誌,也認為是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我認為這項光束的呈現,不管是園林系列或是花卉系列延伸元素上,在幾十年的創作歷程中都相繼產生了變化。在描繪園林廢墟系列時,需要運用光束這項媒介去探索與追尋,從中引介著追憶傳統歷史所遺留下的似水年華,也主觀意識的引領觀者穿越到那段歷史氛圍的結構中。
楊勛《京夢1879 NO.1》,2008。圖/藝術家楊勛提供。
反之光束媒介的呈現體現到花卉主題上,是比喻成一個生命感知的靈魂再現。而花卉唯美的物象它更像個旺盛生命體的提示,有了光指引它就像心火綻放一樣;漸進有了生命的誕生起緣,與綻放盛開的狀態。所以光束的介入是在花卉最大放異彩的綻放狀態下,定格在這永恆的瞬間。如果沒有抽離光束的存在,也就隱喻著生命體的衰敗。這也是為什麼我從園林到花卉系列都有這樣光束出現在作品裡,但光束卻在兩者系列中訂定了不一樣的生命感悟。
楊勛《露華濃》,2018。圖/藝術家楊勛提供。
非:有別於先前的創作單色調「園林系列」,到至今「花卉系列」,從中的轉變與異同可以與我們分享嗎?
勛:園林源自我的啟示,此系列並不是就此中斷。在我的創作型態裡有相關題材並茂延伸,園林與花卉可以算是同期元素,在2006年就與花卉系列產生關聯。但現今的園林系列與先前較早園林系列發生不同的變異,光暈的呈現也不是採用像西方流派運用焦點透視,反之更是各種光暈瀰漫的想法衍生。在園林廢墟作品裡蘊藏著新的生命與花朵;而唯美燦爛的花朵之下也隱示著衰弱之感。整體來說算是個生命綜合體的演變,運用這樣的演變幻化,呈現所有作品系列性的完整樣貌。
楊勛《素娥亭亭》,2018。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從中的變異來自生命感知的轉變,內心反映出的變化,在這樣轉變當中,我參與到了整個中國當代藝術的起承轉合,從2005年出道就與畫廊有合作關係,在這十幾年的變化中也觀察到中國當代藝術劇變之下,當代藝術產生了什麼樣的化學效應?這樣突如其來的影響發生在自身則是有感悟的。當時因年輕的藝術家們不是太了解應該要如何持續創作下去,或是如何面對當今這個當代的藝術世界?最終當代藝術仍是需要以漸進式的與外界有所對話,年輕藝術家才能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世界觀。
從川美畢業的主流大多以卡漫文化為主,但我自始自今對這種自然抒情或是傳統語彙更有感,所以更應該堅定的把中國傳統美學往前帶進一步,更以成熟的方式呈現作品。其實幾年前也遭遇到自己內心的瓶頸,似乎認為作品不是那麼主流,與當代藝術接不上軌。在反思這樣的過程之後,回想近幾年的創作視野,認為還是要回歸最開始與中國傳統對話的初心,才是我創作養分的最大能量。
楊勛《玉翠凝紅》,2018。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感知與感覺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極其重要,我就是借著以上兩者而生的藝術家,當第一感覺或是面對不同物象觀察的時候,都有特殊的洞察力與感受,之所以生命的瞬間也讓我在感知的方向相對精準,這種瞬間的停滯也呼應在我作品的不同系列當中,也因此將構成我創作脈絡的完整時間體。
非:您希望觀者面對您的作品時,希望以什麼樣的心境來感知與感悟?
勛:心境的體現都是自由意識的解讀,因每個人的生命體驗都有所不同,感知的體悟是跟隨著生命經驗的累積與試驗。
但就像是梵谷所說的:「每個人心裡都有團火,但大多數的人可能只看到煙,看不到這團火,而看到這團火的人肯定會陪著你一起。」作品的深度感受是生命與藝術的連接與體驗,因此我希望觀者能體會到作品中物象描繪精緻細膩以及花卉最旺盛的景色同時,背後卻是預示著生命演變的起始狀態,生命中衰敗的凋零;更是新生命孕育的誕生。
楊勛《灼灼其華》,2018。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非:回歸到這次展覽的花卉系列,是如何在技巧上呈現您的作品?
勛:面對繪畫創作的過程,攝影與繪畫都是我在創作上密不可分的媒材,依然透過攝影後的圖像素材進行創作;而圖像素材上的光束是通過特殊手法的重現,重新賦予新的意義在圖像素材上,而攝影與繪畫這兩者間的曖昧互相關係,也就是說攝影也代替不了繪畫,繪畫也代替不了攝影。
楊勛《冰清玉粹》,2018。圖/藝術家楊勛提供。
作品透過圖片或是照片傳遞給觀者當下,直覺式的認為是件攝影作品,這是觀者記憶下的影像留存,當觀者帶著這樣既往的意識回到原畫作前,潛意識的再次認定是繪畫作品。而面對這樣意識交錯的呈現,更想再進一步的往原作中觀察時,強烈的筆觸線條與我賦予手感的展現,隨之顯現出來。
楊勛《盛世芬芳》,2018。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非: 接下來的創作中,您有什麼新的想法嗎?
勛:對於自然裡其他物象的觀察,更不拘泥於框架自己的描繪主題,貫穿主軸創作想法仍想從更宏觀、寓意式的方式呈現作品。近期身受大海的空間氛圍所吸引,面對大海的微觀與景象讚嘆不已,藉此描繪時間停滯下的狀態,透過人為特殊觀看視角,希冀呈現海中真實中的非真實再現。海浪間幽微緊密的關係,使其在畫面力量產生抽象元素的展現與具象觀念的延伸,大海無限交疊後的畫面構成,引領觀者在自然對象物的能量中體現感受。
藝術家楊勛。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後記:
非:首次在台灣開個展,與奔放藝術的合作的緣分是如何呢?
勛:此系列作品整整籌備了8至9個月的時間,也是首次全部作品都以花卉系列作為主題,之前主要都是以相關系列梳理展出,也希望這次的展覽能在台北開出另一個不一樣的心火。
與奔放藝術結緣可以回溯到去年,透過我一位藝術家學弟引薦,才有機會介紹奔放藝術與我相識。之後奔放藝術也親自到北京拜訪我,我們相互聊得開心,而我也想藉由這次合作機緣與台灣藝術有很好的文化交流。
奔放藝術開幕當天人潮。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楊勛於奔放藝術展出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奔放藝術:【一粒心火 A spark of heart】楊勛個展
奔放藝術粉絲專頁
【一粒心火楊勛個展】圖輯報導
展期:2018-06-09 ~ 2018-08-08
地點:奔放藝術(台北市中山區明水路692號)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當人腦與機器有了「接口」激發出無限可能的藝術新型態
2019-07-31|撰文者:奔放藝術2805
以輕盈姿態「滑過鹹苦的深海」- 閆占城談創作實踐的似重若輕
2019-05-22|撰文者:歐洛3141
當蘋果只是蘋果 俸正泉的有序圖形
2018-11-20|撰文者:譚竣鴻7011
感覺和幻覺的互生:楊勛的“花卉”系列
2018-06-01|撰文者:魏祥奇17891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2024-11-22|撰文者:富貴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55
「一根香蕉」震撼藝術市場!以高達兩億台幣成交,時隔多年再度引起藝術圈熱議
2024-11-22|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