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5|撰文者:林侑澂
米開朗基羅,《大衛》(局部),517cm,大理石,1501-1504。圖/取自WIKIMEDIA
米開朗基羅(Michea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1564)的《大衛》(David),做為世界上最知名的雕塑藝術、文藝復興的代表作之一,我們對於他的樣貌習以為常。知道他的比例因為考慮觀賞者的視角,而略為頭重腳輕。也知道大衛曾是另一位雕塑家多納泰羅,生前未完成的委託案(石材閒置了三十餘年)。反而很少深究最簡單的問題:「他的手上拿著什麼?」
(左)多納泰羅,《大衛》,1440。(中)米開朗基羅,《大衛》15014-1504,(右)貝尼尼,《大衛》,1624。圖/取自WIKIMEDIA
大衛在聖經中的故事也廣為人知。根據舊約聖經的記載大衛是一個以色列的少年牧童,當時非利士人的軍隊進攻以色列時,大衛的哥哥們正在從軍抵抗。大衛到前線給軍隊送飯時。敵軍中的巨人哥利亞正主導著戰況,而當以色列人幾乎無法抵擋時,少年大衛出戰擊殺了哥利亞,成為了拯救以色列人民的英雄。也因此從一名牧羊少年,逐漸受到人民的愛戴,並被擁立為以色列的國王。
從畫家到雕塑家,對於這段故事的描寫,出現了各種的版本。大多數的藝術家都將大衛擊殺哥利亞的形象,以拿著長劍或是徒手投擲石塊描寫。不但對於大衛的樣貌刻畫不一(從瘦小的牧童到偉岸的戰士),他當時用的武器也出現了多種樣式(長矛、長劍、投擲石塊甚至徒手)。那麼,米開朗基羅這件鉅作,是以哪種版本表現呢?
米開朗基羅,《大衛》(各角度局部),517cm,大理石,1501-1504。圖/取自WIKIMEDIA
大衛到底是持長劍還是徒手呢?在研究了他在手部的姿態,並且仔細對照文獻之後,我們可以得到結論。「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是忠於舊約聖經的。」據舊約聖經原文的記載中:「大衛走下溪中,拾了五塊光滑的石子,放在袋裏。他向哥利亞跑去,從袋裏拿出一塊石子,安在投石帶上,用盡全力擲出去。石子飛出擊破了哥利亞的頭,他就倒下死了!」
《Fustibal/投石器》。圖/取自Zeno.Org、WIKIMEDIA
謎底揭曉,大衛的神祕武器是被稱為「Fustibal」的投石器。據研究推測,大衛的姿態應該是右手拿著長柄,左手拿著皮革製的投擲石塊的袋子。
當然,藝術品中若是採用長劍或是長矛作為大衛的武器,造型上或許比投石器更有戲劇張力。然而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從來就不是一件能夠妥協的作品,從大衛出征前的表情,到專注而自信的肢體語言,對於人體結構的掌握,將年輕戰士不畏強權的意志毫不含蓄地呈現。再想想米開朗基羅出了名的偏執個性,會忠於聖經記載也就相當符合他的風格了。
REACTIONS
6
25
7
13
15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