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誕辰250週年,德國各美術館以策展回顧其對風景畫的開創性面貌
2024-04-1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
今年時逢德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誕辰250週年,為紀念他於19世紀將傳統的風景畫有著開創性的面貌,並且在藝術史上佔有獨特地位,德國各地美術館紛紛以不同的策展面向回應此重要的日子。其中包括漢堡美術館(Hamburger Kunsthalle)的「Caspar David Friedrich: Art for a New Age」、柏林舊國家美術館(Berlin’s Alte Nationalgalerie)的「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無盡的風景」(Caspar David Friedrich: Infinite Landscapes),以及藝術家的出生地格賴夫斯瓦爾德(Greifswald),也為此舉辦一系列近160場的活動。
弗里德里希早年生活在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Greifswald)靠近波羅的海的小鎮,他的成長過程與生活環境對爾後的創作面貌產生極大影響,包含七歲時失去母親、兩個姊妹童年患病離世、十三歲時親眼目睹弟弟掉入冰凍湖面而溺亡等,兒時的創傷伴隨他的一生。
格哈德·馮·庫格爾根 (Gerhard von Kügelgen) 為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 (Caspar David Friedrich) 創作的肖像(約 1808 年)© 漢堡美術館 (Hamburger Kunsthalle)
1794年,弗里德里希短暫移居哥本哈根,於當地的美術學院繼續深造。儘管該學院缺乏正式的繪畫課程,但他在此接觸到了豐富的美學理念與技巧,以發展出獨特的風景繪畫手法,並習得自然的精神與形而上學面等的學術理論。經過四年的學習時間和在柏林短暫停留後,弗里德里希回到德國,並於 1798 年永久定居德國東部的德勒斯登(Dresden)。
弗里德里希因其標誌性的背影人物(Rückenfigur)主題聞名於世,畫中人物背對觀眾,面朝廣闊的自然景觀。在弗里德里希的背影人物代表作〈霧海上的旅人〉(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 ,1817年)中,人物站立於山巒疊嶂的邊緣,使觀者能夠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既充滿敬畏又帶有恐懼,以體驗自然環境中的壯麗之景,形構成人與自然之間的經典對立場景。而這正是18世紀哲學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termed )所描述的「崇高」感(the sublime),體現了一種對於超越個體之力的內在油然而生的敬畏感,也是一種超越美的強烈體驗,其引發人們產生的恐懼、敬畏和驚嘆之情,但同時又是一種令人愉悅的感受。
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 (Caspar David Friedrich),〈霧海之上的旅人〉 (1818) 。© 漢堡美術館。
在弗里德里希作品〈山中的十字架〉(Cross in the Mountains,1807-1808年)中,他對於風景畫的宏大抱負得到了明顯的體現。此畫擬以祭壇畫的形式呈現,但與以往聚焦於神聖人物的祭壇畫迥異,其核心圍繞風景本身展開,特別描繪了山巔上常見的雕琢精美、鍍以黃金的十字架,並借助於背後粉橘色天空的光線效果,將十字架巧妙地融入周遭自然景觀之中,形成一道視覺盛宴。陽光的投射使前景沉浸在陰影之中,自然地將觀者的視線引領至高空,從而不僅賦予其中的宗教符號以深邃意涵,同時帶有「崇高特色」的宗教觀。
〈山中的十字架〉(Cross in the Mountains),油彩畫布,1807 – 1808。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弗里德里希描畫許多風景多半為虛構,並非真有此地,但它們都源於他大量的戶外速寫,而〈山中的十字架〉所繪之景,雖為前所未見之境地,卻屬於可能存在的自然景觀之範疇。然而,弗里德里希對祭壇畫的開創性挑戰,卻使他成為令人欽佩,卻也有人因此認為對祭壇畫不敬等,充滿爭議性的人物。他原本計畫將〈山中的十字架〉置於教堂基座之上,並將其框入自己設計的精緻畫框——一個飾有重金屬鍍金、充滿基督教符號的壯麗拱門之中,最終該幅畫作並未按此設想展出,而是僅於他的工作室展示,隨後被懸掛在一位伯爵夫人的臥室中。儘管弗里德里希意在透過對周遭自然細緻的觀察,進行個人層面的探索,他的創作無疑將德國描繪為一片蘊含豐富精神深度的土地。
1830年左右,弗里德里希在他的手稿集《Observations upon Viewing a Collection of Paintings》中提到了一個最近才在美學領域嶄露頭角的詞「mood」(Stimmung),意旨他在思考圖像如何觸發情緒與感官,以及自我的心境如何影響我們看待對象物的方式。這樣的概念開啟了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另一個面向,因為情緒既不僅限於主體,也不僅僅是被感知的客觀屬性。
弗里德里的素描、油畫等系列作品,都能夠捕捉與感受到不同氛圍在自然現象的精確性和細微差別,如光、影、天空中的色彩、雲、霧和其他空氣中為環境帶來的變化等。這就代表著,弗里德希的作品呈現了一個看似與我們的世界相似,但實質上卻是帶有濃厚主觀意識、充滿個人情感的世界,特別是從他畫面中包含的元素,經常給人一種靜止、空曠、寂靜且令人深思的感受,並非全然地捕捉眼前所見的完整自然景觀。
可以看到其代表作〈海邊修士〉(Monk by the Sea,1808-1810),也有人將其視為他的巔峰之作。畫中的修士站在淺處的沙丘上,周圍翱翔的海鷗似乎並未打擾到他,天空則在畫面中佔了絕大部分,空曠、冷冽、幽靜,令人聯想到北歐地區一帶;而海本身幾乎呈黑色,深色的波浪鑲嵌著白色泡沫的碎片,在茫茫一片大海中顯得格外熱情和吵雜。弗里德里希最初在中景處繪有三艘帆船,但在最終版本中他選擇將其遮蓋,形成了一幅極簡的構圖,並且經常被與馬克·羅斯科的抽象作品相提並論。
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 (Caspar David Friedrich),《海邊修士》(1808-1810),© 漢堡美術館。
不過,儘管弗里德希出身美術學院、直到1807年才開始使用油畫顏料,但他曾說過自己在創作油畫時並不會事先製作草圖;對此,也有熟悉弗里德希的人描述,待內在感受到某些視覺形象的雛型後,才會促使他動筆,只有在那時他才會以底稿開始著手創作。另外可以關注到,弗里德希的畫作之所以如此有魅力,部分原因在於作品中幾乎看不到製作的痕跡,他經常以極其薄的色層添加顏色,很少堆疊任何質地或厚塗的區域;然而,這些輕薄的顏料層卻容易剝落,近年來他的作品已成為重點保護修復的對象。
客觀觀察自然的可能與不可能,既是科學上的難題,也是藝術上的挑戰,這是弗里德里希時代,其跨學科的知識分子積極探討的議題。弗里德里希後期在德勒斯登,即他一生大部分時間的活動基地,匯集了地質學家、自然學家、作家和哲學家,他們一同探索自然哲學(Naturphilosophie),探索包括自然界和人的相互關係、人造自然和原生自然的關係、自然界的最基本規律等,自然哲學既具有形而上學的特質,同時亦嚴格遵循科學方法,涉足新的研究,其包含探究磁力、電力等無形力量,尋找精神與物質融合的交界點。而這一概念與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威廉·約瑟夫·馮·謝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密切相關,他聲稱:「自然應該是心靈可見的,心靈是不可見的自然。」探索自然就是探索自我,反之亦然。
如果自我與自然能夠為一體,那麼一棵橡樹就可以像修士、旅人甚至於牧羊人產生共鳴。在弗里德里希 1822 年的作品〈孤獨的樹〉(The Solitary Tree),畫中將樹置於構圖的中心,從遠處的山峰上升起,影像被垂直一分為二。樹的年齡由其體積及頂部枯萎的枝條所暗示,顯示它正接近漫長壽命的終點;橡樹樹幹的傾斜和樹枝的豐富舞動的姿態,賦予了它比依偎在其樹幹根部的牧羊人更為豐富的性格。而這個照看著附近羊群的牧羊人,主要是為了突出橡樹巍峨的存在,在遠處幾乎難以發現樹下躲藏的細節。有別於過去傳統的風景畫,弗里德里希在此幅畫作中將樹為主體,以樹枝的姿態、樹葉的分佈等細節喻作為它的個性,以凸顯出它獨特的存在。
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 (Caspar David Friedrich),〈孤獨的樹〉(The Solitary Tree),1822 年。©柏林舊國家美術館
弗里德里希的藝術實踐關鍵在於,將外在世界轉化為自我內在的視覺。他經常被引用的一句話:「畫家不僅應該畫在他面前看到的東西,還應該畫他在自己身上看到的東西」,其強調了生活經驗不可避免地,將會影響到個人對外在事物的感知。透過這個視角來解讀弗里德里希的生活與作品,或許又將有更為不同的觀看視角。例如,在他13歲時,他的兄弟在結冰的湖面上掉入冰層中身亡,這段背景使得他的作品〈冰海〉(Sea of Ice,1823-1824年),在寒冷的雪地中,散發出更為深層的絕望感。
該幅畫作雖為委託作品,描繪了弗里德里希未曾親見的北極景象,但冰塊彼此堆疊的張力,完全出自他對冰面的觀察與想像。巨大冰塊的震撼效果讓人乍看之下幾乎忽略了畫中央翻覆的船隻,引人深思人類在極端自然條件下的探索所付出的代價。
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 (Caspar David Friedrich),〈冰海〉 (1823-1824) 。© 漢堡美術館
然而,有趣的是在弗里德里希誕辰250周年之際,漢堡美術館推出的展覽「Caspar David Friedrich: Art for a New Age」,除了聚焦在藝術家本人的作品,包括60多幅繪畫作品外,另展出他的藝術家朋友,以及來自德國和國外約 20 名藝術家,跨越不同流派和媒介的作品,共同回應弗里德里希中心主題-人們如何應對環境的不同面向,以其氣候議題在當代藝術中,如何被藝術家所呈現。
REFERENCE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背對著我的你在看哪裡?」─ 德國畫家弗里德里希 Caspar David Friedrich
2019-08-09|撰文者:詔藝31454
「他『六字回應』印象派!」─ 德國畫家阿道夫•馮•門澤爾 Adolph von Menzel
2020-05-26|撰文者:詔藝7449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175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151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2024-11-21|撰文者:王襦萱218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尾牙聯歡會,於台中李方艾美酒店擴大舉行
2024-11-20|撰文者: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