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8|撰文者:林侑澂
[承先啟後 原來藝術離我們好近]
威廉.德.庫寧, 訪問, 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 The Visit, 1966–7, © Willem de Kooning Revocable Trust/ARS, NY and DACS, London 2018。圖/取自泰德美術館官方網站
翻開歷史,台灣的前輩藝術家們,為了接軌國際藝術,將不同時空的美學帶回台灣,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辛勤的足跡。老師們總是為了與學生分享一本畫冊,放棄了行李箱中的衣物。這些傳承的累積,對於台灣的藝壇影響淵遠流長。例如美國藝術家,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他的抽象表現主義畫作影響台灣的東方及五月畫會甚鉅,卻直至今日才有機會在台灣展出。看見他的原作,除了專注於作品本身,我們甚至可以一窺當年前輩們作品的脈絡。
本次《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展出的百餘件作品中,有過半是首次來台展出的藝術家,且每件作品都是一時之選的代表作。作為法人化的第一檔售票特展,高美館記下了漂亮的起手式。而李館長也在訪談中透漏了高美館正在執行的國際交流計畫。明年與東京森美術館(Mori Art Museum)合作的《Sunshower》特展將會呼應高美館持續關注的「土地」及「大南方史觀」議題,探討東南亞當代美學的思維及發展。緊接著將會引進巴黎布朗利碼頭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 )的《Tattoo》特展,以更當代更前衛的方式討論身體和藝術的關係。
[美術館的浪漫 我們共享的浪漫]
高雄市立美術館《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實記。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雖然藝術在台灣尚未是一個具有大量產值的產業,仍然需要各界支持,但是沒有人會否定它的必須性。而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無論角色和職位,最需要也最難堅持的往往是熱情與純真。每個為藝術而努力的人,或許都能同意藝術的價值之一是多元的可能性,透過各種的形式、內容和理想,讓我們看見生命的可能,甚至感受共鳴。
無論是理想化的《賽姬出浴》、浪漫動人的《吻》或是真實到無可迴避的《我最後對你說的是別把我留在這裡-II》,都讓我們不僅僅看見身體,也看見了人和人心不同的本質樣貌。《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很適切地提供了一個思考點,思考「怎麼和自己的身體相處?」,也思考「怎麼和自己相處?」
如同李館長在訪談開場時所說的「Finally we made it.」,《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的成功,是讓人興奮且豐收的。相信未來無論是展覽的呈現或是新型態美術館的成形,高美館的發展都會是相當令人期待的。高雄之於台灣,台灣之於全世界,或許有點太遠或太大,但是我們知道只要願意一步一步去做,理想就不僅僅是理想。
關於高雄市立美術館更多訊息請點這裡。
關於《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更多訊息請點這裡。
REACTIONS
2
1
1
1
0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餘物與殘響─寫《拾人牙穢—王若冰×陳賽華灌駐地成果展》( 2024年度絕對放送「李俊賢Hornsun獎」)
城市中的駭客路徑──談顏珮珊的「此路有通」(2024年度絕對放送「放送特別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美術館穿越時空的彩色四季:抽象繪畫大師陳正雄90大展 《一位抽象畫家與他的收藏》高美館璀璨登場
2025-02-14|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