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動態影像藝術驚艷德國 於漢諾威百年古蹟展出
2018-09-04|撰文者:滲透媒體藝術節
▲台灣藝術家出席「數位挾制」(iJACKING)-德國漢諾威城市數位藝術展開幕活動,於漢諾威浮士德美術館內合影,由左至右分別為:策展人王文琪、Arthur Clay、Harro Schmidt、沈文強(駐德國漢堡辦事處處長);台灣參展藝術家藝術:徐嘒壎、江淳翰、傅雅雯,以及澳洲藝術家Warren Armstrong。
「數位挾制」(iJACKING)-德國漢諾威城市數位藝術展,今日起於漢諾威浮士德文化中心展出台灣團隊規劃出之「鍋爐房動態影像單元-垂直電影院(Vertical Cinema)」,作品呼應展題,以垂直動態影像介入常民生活和熟悉的百年歷史地景林登鍋爐房(Kesselhaus Linden),開啟影像、空間與感官的三方對話關係,參與展出台灣藝術家包括:徐嘒壎、傅雅雯、江淳翰、柯泓宇,展覽自即日起至9月30日止。
▲台灣動態影像出征德國,4位台灣藝術家作品於漢諾威文化中心(林登鍋爐房)呈現。
德國漢諾威城市數位藝術展題之展題「數位挾制」(iJACKING)所傳達的意義,人工智慧與網路是否在人類歷經數十年數位時代發展後,逐漸地在真實空間中挾持了我們的生活?展覽以探討藝術與擴增實境之間的發展關係、透過人類感知與空間的關係連結,更進一步深究擴增實境之於美學的相對論。另一方面,希望藉由展覽讓觀者在觀看經驗的背後,更深一層地反思人類邁入後數位時代的處境。
台灣參展單元「鍋爐房動態影像單元-垂直電影院(Vertical Cinema)」討論大數據時代語境下電影的所在之處,相較過去,觀眾成為真正驅力於影像的動物。行動裝置與播放介面的大量使用,也使蒙太奇的發生擴延至其他維度之中,同時壓縮著屬於影像的光與場域的黑盒子,兩者在主體的視覺之中生成內化的電影,並且產生關於這個變體的知覺現象。另一方面,鍋爐房位於大家熟知的浮士德文化中心核心地帶,不但是整座城市地標的代表,也是見證了整個城市工業化的繁榮歷史。參展藝術家以動態影像將當地百年歷史地標-林登鍋爐房(Kesselhaus Linden)作為投映裝置,創造出非體制,富含詩意且造型性強烈的影像作品,展現當代影像力。
▲台灣藝術家徐嘒壎作品《無人站》。
藝術家徐嘒壎的《無人站》的影像,運用數位機具將日常生活中人們容易忽視的物件和現象視覺化,數位技術的使用可被視為一種彌補身體感官不足的延伸:數位機具在藝術創作中扮演一種半透明的義肢角色,在被拍攝物拍攝者以及觀者之間形成一個動態關係,並且在拍攝過程中創造一種存於物質性,機械性,知覺性之間的韻律。《對抗》則是藝術家傅雅雯於今年重新製作的新版本作品,改為單頻呈現,將原本的人物影像疊現,藉著身體在不同場域中的行為實驗,試著去詢問,我們的身體是否真有一個界線?而如果真存在一個由文化和社會界定的身體界線,我們有可能超越它嗎?在如此的戰鬥中我們抵抗的究竟是什麼?
▲台灣藝術家江淳翰作品《Ø》。
藝術家江淳翰的《Ø》影像中不含任何元素,同時保持開放與封閉,作品本身就具備獨特性,可以屬於一個集合中的單個和每個可能的子集,指的是一個集合的現象,這個集合被默認的情況下是每個可能集合的一部分。獨特但又具備統一的普遍性,指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是從無到有。《#cine1》是一個關於電影的視覺實驗,藝術家柯泓宇在網路上截取了一段沒有意圖的表演,並將此段客觀表演的內容轉換成光譜形式作為素材,將傳統機械的幀數視覺型變為閃光,而影像中色彩劇烈變動的流質光線,同時指向了最低限的蒙太奇,最後畫面中不斷閃現的黑框,是意象上的影像本體,至為一種自我顯現。並希望這道光,能在園區吸引觀者透過視覺打開某種時延。
▲台灣藝術家傅雅雯作品《對抗》。
「數位挾制」(iJACKING)-德國漢諾威城市數位藝術展,主要由德國漢諾威浮士德美術館(Kunsthalle Hannover)、瑞士虛擬藝術雙年展單位(Virtuale Switzerland)主辦,台灣滲透影像媒體藝術節協辦,展現跨領域與國際單位間的交流活力,也藉由海外展覽創造台灣數位藝術的國際能見度,透過持續關注新興藝術家,致力於新媒體與動態影像發展,期待建立跨越國界語境的交流平台。本展覽將持續展出至9月30日止。
展覽:「數位挾制」(iJACKING)-德國漢諾威城市數位藝術展
展期:2018.09.01-2018.09.30
地點:漢諾威浮士德文化中心(Kulturzentrum Faust)
tamtamART Taiwan
A.S.C. (The ART SHELTER AND CINEMA)/Osmosis 滲透媒體藝術節
聯絡人:洪韵婷、何尉民、王文琪
聯絡電話:0937626246、0916169099、0988598602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誕辰250週年,德國各美術館以策展回顧其對風景畫的開創性面貌
2024-04-1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3805
「一根香蕉」震撼藝術市場!以高達兩億台幣成交,時隔多年再度引起藝術圈熱議
2024-11-22|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108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69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238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2024-11-21|撰文者:王襦萱1050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尾牙聯歡會,於台中李方艾美酒店擴大舉行
2024-11-20|撰文者: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