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0|撰文者:譚竣鴻
詢問到選擇題材上蘋果以及花卉系列的作品呈現,俸正泉說道:「蘋果,是我們在剛開始學習繪畫的基礎過程中最常見的訓練物品,因其較為複雜的造型,常常被老師叮囑要想畫好畫必須先畫好蘋果,這種經歷給我形成很深的印象,如今我再畫蘋果,卻已不是訓練,而是很認真的把蘋果當作了我非常嚴肅的創作對象,蘋果不再是練習的工具了。」
俸正泉,《紅蘋果一》,布面油畫,100x100 cm,2016。圖/奔放藝術提供。
「對藝術品的過度解釋,實際上就是讓作品庸俗化。」俸正泉再度強調此項中心思想。對於藝術的理解或多或少是不具象的,但如果對於藝術進行過多的解釋,會使繪畫的承載更為沉重,繪畫的本質也會顯得越來越蒼白,圖像如果依附太多的文字來解釋,那就不是圖像了,而是文學作品了,那還需要繪畫存在的意義嗎?那麼俸正泉乾脆什麼都不要,乾淨俐落只呈現物件本身的存在,藝術不應該具有過多的目的性,重拾繪畫的單純。
《蜀錦》作品中,也能完全體現意義拆解的意味,「花」則為中國傳統繪畫中輕易可見的描繪主體,包括傳統水墨、工筆花卉的呈現。而各項花種的不同,也隱喻不同的意義,俸正泉運用花卉與葉之間的解構,相繼拆散隨機排列,回到「花純粹是花,葉純粹是葉」的概念,意義的拆解只剩純粹的對象物於觀者視覺上。
俸正泉,《蜀錦》,布面油畫,93x73 cm,2018。圖/奔放藝術提供。
「我希望讓繪畫變得純粹、簡單,藝術門類有文學、小說,電影,詩歌等等,而這些藝術門類敘述故事的功能遠遠超過繪畫,我是個拿畫筆的人,我想呈現繪畫這門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
在賦予意義與去除意義之間討論,嚴格來說對俸正泉還是具有意義,只不過這樣的意義,不是指傳統繪畫上對物象賦予的寓意,而是針對繪畫內在的本身,希望藉由去除既定印象的刻板投射,讓繪畫的自主性鬆綁開來。
奔放藝術「有序的圖形」展覽現場一隅。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從此系列的創作開始,就是一種悖論,因要讓繪畫裡的任何物件完全沒有意義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如果藝術創作沒有意義,藝術家們大概也不需要創作了。」
在賦予意義與去除意義之間,嚴格來說對俸正泉還是具有意義,只不過這樣的意義,不是指傳統繪畫上對物象賦予的寓意,而是針對繪畫內在的本身,希望藉由去除既定印象的刻板投射,讓繪畫的自主性鬆綁開來。
藝術家俸正泉於奔放藝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今天的世界是由各種碎片組成,生活也變的瑣碎,個體差異進化的不同使得人類的神經末梢分支越來越細化,二元對立的崇高宏大意義不是俸正泉所追求,而是藉由思考回應繪畫與藝術之間的平衡點。俸正泉回到了他所喜爱的繪畫自身,“藝術家的一生像是在蓋房子,建立自己的方法論體系,用盡一生來構築,並且找回創作的純粹本質”。藝術家對藝術作品的思考,不再是創作了一張多麼驚世駭俗的代表作,而應以縱觀藝術家一生的創作脈絡、運用什麼樣的呈現手法與辯證思考,這些才是藝術家俸正泉所關乎的。
奔放藝術:【有序的圖形-俸正泉個展 】
展期:2018-11-10 ~ 2019-01-09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明水路692號
參展藝術家:俸正泉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公布首批藝術家名單與策展子題
桃美館首任館長劉俊蘭借調期滿,8/1歸建臺藝大 關鍵四年擘劃桃美館館群發展架構 奠定城市美術館「桃園─國際」地基
新竹市美術館、241藝術空間雙館聯展《疫年紀事》 邀集國內外共16位藝術家,將疫情期間的遭遇轉化為藝術創作
2022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全展場NFT元宇宙體驗 進入藝術多重宇宙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官方公佈重開計畫及預算運用,從這個重建案我們可以學習些什麼?
2022「金車繪畫獎」徵件開跑,於8月1日起開放線上報名!
2022世安美學獎徵件9月1日起跑,總獎金新台幣74萬元!
水上的藝術展場:月之美術館「2023 月津港燈節」公18-2展區徵選計畫開跑!
文化部打造國家隊前進「愛知三年展」 黃心健、許家維、余政達首次獲邀參展
盧昉《異教徒的詩歌》個展:探詢人文精神在當代的多元性,入古出今系列最終章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臺灣美術基金會X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攜手合作「Nature Matters」臺灣當代藝術展 回應全球環境議題
2022-08-12|撰文者:藝術銀行/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