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撰文者: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由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所共同主辦的「台灣色.感動生肖」展覽於2018年12月27日(四)正式開幕。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自創立以來,推動台灣色彩美感教育將近11年之久,自2008鼠年起至2019豬年進行為期12年的「感動生肖藝術家彩繪」助學活動,每年以「生肖」為題,邀請藝術家洪易(2008-2009年)與莊普(2010-2019年) 創作素胚原型,並邀請台灣與國際當代知名視覺藝術、平面設計、建築設計、工業設計、插畫、舞蹈等藝術家及設計師,創作彩繪生肖藝術作品,並將「感動生肖藝術品」募款所得全數投入基金會在全國各縣市的台灣文化色彩教育課程。
「台灣色.感動生肖」展覽匯聚12年以來極具特色的感動生肖藝術品共220件,結合藝術創作之詮釋,從色彩觀看年節習俗;此外,為迎接農曆豬年的到來,特別邀請知名藝術家霍剛、戚維義、李錫奇、黃文暉、吳炫三、顧重光、莊普、陳郁秀、簡學義、潘鈺、郭博州、陳俊良、席時斌、陳怡潔、糖果鳥等創作「感動豬」彩繪藝術作品。今(27日)開幕茶會由高雄市巴楠花部落小學表演拉開序幕,校長張新榮介紹部落小學的特色,並希望能持續分享感動生肖的故事。小朋友清亮的嗓音與活潑的表演,呈現大自然的原色,象徵與台灣各族群共融。
高美館李玉玲館長肯定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推動色彩教育的付出,以帶動台灣的文化色彩學習、呈現台灣人文地景的重要。李館長提到此次展場設計與動線安排是以兒童出發,期待對小朋友有新的美感體驗,並規劃三原色光學原理互動區,讓大家了解色彩的融合與運用,並指出高美館長期與學學合作推動色彩教育,「學學台灣文化色彩網站」已收錄包括藝術家林玉山、劉啟祥與莊世和等之高美館經典作品,及館內生態攝影作品共755件,高美館期盼將藝術典藏數位化並導入色彩教育學習,作為學校師生及社會大眾所運用的重要台灣文化靈感圖庫,而本周上線的藝術家劉啟祥所繪之《畫室》,更成為該網站中的第一萬件作品,具有特別的意義,此外,館內生態攝影作品,則展現高美館地處山水交接處的獨特性所生成之獨特自然景觀,提出在台灣南方人文地景之色彩美學之外,南台灣自然景觀在人文及環境教育價值的未來色彩教育之想像。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王文翠代理局長一直期待藝術、美學能深入學校教育,認為此次12生肖作品齊聚一堂不僅非常美麗,代表的公益性質更極具意義,同時表示樂見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南下與高美館合作策辦展覽,共同為台灣美學教育盡力,展覽期間跨越了農曆年節,十分適合闔家大小一同前往美術館看展。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吳榕峯局長指出,美感與藝術教育若能愈早扎根愈好,並表示韓國瑜市長強調以縮短城鄉差距為重點,教育局將積極推動高雄市各級學校師生前來高美館進行校外教學美感體驗學習。
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林伯實董事長表示「感動生肖藝術家彩繪」助學,是學學團隊加上愛心藝術家12年來,不間斷的付出,以及有愛心的收藏家一起支持,讓學學啓動了文化色彩教育的工作,幫助了老師的教學,啟發了孩子的文化美感,走遍全台各縣市及偏郷深耕對土地的認同、尋找台灣的特色!藉由將藝術家及小學生的作品在高美館展出,帶動了全家扶老攜幼前來看展,使每年參觀人次可以突破四萬人次,進而發展全民文化美學。正如韓市長強調了人,錢進高雄、文創進高雄,大家都知道:錢是資本,人是資本,但是「文化更是資本」,相信高雄會成為文化資本發展的國際都市!
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張基義副董特別感謝高美館李玉玲館長對學學的支持與幫助,讓更多人透過「學學台灣文化色彩網站」,學習配色運用,了解台灣在地色彩。並指出學學由2006年創立之初,就成立色彩研究部門,從事色彩研究、色彩教材及品牌色彩顧問工作,長期推廣台灣文化色彩的學習及運用。2011年推動建置「學學台灣文化色彩」網站,積極與高雄市立美術館等典藏機構與學者專家合作,是台灣色彩研究的專業資料庫,也是台灣首創的免費色彩教育平台,目前已收錄863名台灣藝術家逾一萬件作品,讓設計師與各級學校師生,由台灣文化元素學習配色,從而了解運用文化色彩的方式。自2013年起與教育部合作「藝起來學學」色彩計畫,已培訓2000位全國藝術師資運用「學學台灣文化色彩」網站與「XueXueColors」APP,帶領670所學校共4.6萬名孩子,將代表家鄉的5個文化色彩彩繪在小生肖上,希望透過色彩教育幫助孩子從色彩認同家鄉,並透過藝術創作得到啟發,獲得鼓勵,找到自信,翻轉生命。
感動生肖素胚創作藝術家莊普老師回顧過去10年,認為這一路以來,進行創作素胚與彩繪像是一場藝術行動,目的是找到台灣的感動色彩。這個計畫透過眾多藝術家與偏鄉學校的參與,看到許多小朋友透過創作產生的成就感與自信心,聽見許多教師分享因為藝術創作而翻轉生命的故事,讓這一切都非常值得。
本展希冀透過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長期投入台灣文化色彩教育之計畫,以及高雄市立美術館對於在地創作及藝術的深耕及延續,一窺文化價值底蘊,帶領觀眾探索在地色彩,認同自然、土地、歷史與人文風貌。展期自12月27日起至2019年4月7日止,於高美館101-103展覽室展出,入館票價規定及更多活動資訊請至本館官網查詢。
REACTIONS
1
1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美術館徵件高美館《2024高雄獎》徵件啟動!即日起至11/6開放報名,首獎獎金50萬,鼓勵藝術新秀踴躍競獎
2023-10-16|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