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4|撰文者: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左起策展人王鼎曄、文化部次長丁曉菁、C-LAB執行長賴香伶與策展人黃偉倫©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今年首次參與臺灣文博會,從首都文化雙軸線的地理位置,響應一年一屆的產業盛會。有別於華山、松菸與花博等展區,以「文化大學堂」的概念,結合「混水釣蝦場」主題,帶領民眾重溫曾風靡全臺的釣蝦場文化,與跨領域創意工作者共同展開饒富思辨討論,探索出臺灣文化的下一個匯流之處。
「混水釣蝦場」示意圖。圖/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混水釣蝦場」展場一景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此外,C-LAB同時解構中正堂嚴肅的氛圍,同步推出「今日痛快」特展,集結本土多元風格與類型之舞蹈與律動團體,及臺日藝術家當代錄像作品,熱情邀請社會大眾於4月24日至5月5日,進場感受多重文化體驗的衝擊。
「今日痛快」展覽現場一景。圖/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今日痛快」展覽現場一景。圖/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C-LAB繼2018年度大展「再基地」翻轉原空總場域之後,再次挑戰各界對軍事基地的各種觀點。空總於本屆臺灣文博會被賦予「文化大學堂」的角色,策展人草字頭創辦人黃偉倫,運用「邊界與時代記憶的再詮釋」概念策劃「混水釣蝦場」特展,將原空總羽球館轉變成兼具講座及演出舞台的開放式場域,推出多元活動與當代藝術展覽。另也與文化總會副秘書長張鐵志共同邀請橫跨科學、社會、經濟、人類、藝術、設計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展開無邊際的當代文化對談。
(左)文化大學堂思想總監張鐵志,(右)文化大學堂策展人黃偉倫。圖/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另「靜態展覽」則邀請歐美臺之設計師與生物藝術家,其中有首次來臺的北歐古法回收廢棄魚皮所製成的「RE-SEA ME椅凳」、運用歐洲廢棄牛肚轉化成時尚產業皮革原料的荷蘭Ventri計畫,與法國「蠶繭」結合蜂膠的系列傢俱等,實際呈現國際間循環經濟的創新技術與實驗。同時,混水釣蝦場連續十天共準備7500尾泰國蝦,每天開放民眾領號碼牌預約重溫釣蝦烤蝦,及了解當前蝦殼幾丁質回收之生態環境議題。
策展人黃偉倫(右)為文化部次長丁曉菁解說流程。圖/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混水釣蝦場」展場一景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每一個營區都有一個中正堂,藝術家王鼎曄解構空總中正堂既有空間,重新打造成集結身體、運動、影像、聲光的公眾感官練習場。展場入口「今日錄像」前區部分,呈現平川祐樹、吳宜曄、袁廣鳴及陳萬仁四位當代錄像作品,帶領民眾從視覺感官開始暖身,伸展被工作生活禁錮的肢體。另外民眾更可以首次近距離,史無前例直擊現代馬戲代表圓劇團、星合合作社,及年輕新銳舞團小事製作等現場排練,一窺專業表演團體舞台下的排練身影。同時也開放部分場次,供外界律動社團申請,或是邀請民眾入場一起舞動。
「今日痛快」展場一景,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正在排練。圖/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C-LAB團隊於臺灣文博會期間,共邀海內外藝術與文化工作者,企圖顛覆各種想像與突破框架,透過釣蝦、講座、律動、錄像、裝置等多重參觀體驗的動作,在空總場域內發動文化實驗的倡議,號召各界捲起衣袖前進空總,一起文化動動動。
REACTIONS
2
0
1
2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