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6|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玩聚場夏日藝術節 Play Arts」以「遊戲」與「聚集」為核心,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自2018年開始舉辦,於每年夏季尾聲盛大展開。今年即將邁入第五屆的玩聚場,將於9月3日至9月4日舉行。
本屆玩聚場夏日藝術節以「人情百百搭」為題,延續往年親切活潑的熱鬧氛圍,尤其是大眾在疫情後正從人際疏離的狀態逐漸恢復日常人情往來,玩聚場以互動為主的表演藝術節目,重新探索並體現人與人之間各種形式的往來關係,活動類型囊括互動展演、馬戲、舞蹈、音樂、民眾共創、遊戲裝置、行動平台作品、藝術市集等,眾多企劃同時展開,在活動期間將C-LAB園區打造成人人皆可玩、到處皆可看的表演藝術樂園。
精彩回顧 |「2021 玩聚場藝術節-愉悅煉金術」12/11-12 線上現場熱鬧共演 ! 以愉悅的聚集與遊戲 迎接今年的尾聲
2022玩聚場夏日藝術節團隊大合照 。圖 / C-LAB提供。
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執行長謝翠玉致詞。圖 / C-LAB提供。
今年的玩聚場邀請了擅長策劃民眾參與藝術計畫的貢幼穎與楊志雅,聯手建國玉市攤主與表演藝術團隊「複象公場」、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董佳琳及譚天,共創「鄰居下訂單」演出計畫,挑戰如何打造素人攤主們心目中理想的藝術節樣貌;擁有豐富馬戲策展經驗的星合有限公司,帶來熱血奔騰的「釘孤枝熱血大亂鬥」與一系列精彩馬戲演出,讓表演者相互較勁、跨域成長,更讓觀眾驚喜享受;活潑互動的親子演出單元則將由夾腳拖劇團的母語寶寶聽故事系列與C-LAB的CREATORS「囝仔人」劇團的物件劇場呈現,他們並以工作坊的方式與照顧者、親子組合,一起分享在家也可以創造演出的撇步。而即興舞蹈編舞者余彥芳所帶領的「任選三樣》計畫,找來三位極具潛力的創作者,以肢體與空間歷史對話,產生獨到見解。
玩聚場團隊和「鄰居下訂單」策劃小組聯手空總隔壁鄰居-建國假日玉市攤商鄰居共同呈現演出。(圖片提供/貢幼穎、楊志雅)
玩聚場團隊和「鄰居下訂單」策劃小組聯手空總隔壁鄰居-建國假日玉市攤商鄰居共同呈現演出。(圖片提供/貢幼穎、楊志雅)
馬戲battle比賽「釘孤枝熱血大亂鬥」。(圖片提供/星合有限公司)
母語故事親子演出「暗mi-moo」。(圖片提供/夾腳拖劇團)
此外,由野鵝快跑策劃的音樂演出,更將牽起來自四面八方樂迷的心:1976、百合花、Finn黃士勛、余佩真、緩緩、Blueburn接連帶來的樂聲與歌,在夏末之際的草地上,素不相識的人們將一起分享共同熟悉的旋律。
獨自前來的觀眾朋友也不用擔心,本劇場以趣淘APP將C-LAB園區的建築物擬人化,只要透過手機裝置便能解鎖角色們前世今生的愛恨情仇精彩故事;更有由裝置藝術家李文政現地打造的「四界飛 sì-kè-pue紙飛機太空站」,大小朋友可以嘗試動手做不同造型的紙飛機,挑戰拋擲飛行到最遠的距離;「小孩看出去2.0」直播計畫由小小孩掌鏡,帶觀眾從第一視角直擊他們眼中的藝術節現場;「多重主修藝術市集」找來斜槓技能點滿的表演藝術工作者,與觀眾分享他們揮灑不盡的多樣才華。
僻室帶來的演出節目《玲瓏姊妹愛眠夢:美人魚外傳 》(圖片提供/星合有限公司)
多重主修藝術市集_拍拍手工作室。(圖片提供/拍拍手工作室)
表演藝術能為我們帶來多少種創造人際關係的可能呢?在重新拿捏人際距離的現在,期待玩聚場夏日藝術節滿滿的展演活動,不僅拉近藝術與生活的距離,更能創造人與人之間不同層次、各式氛圍、多種樣貌的互動連結。相關活動訊息及展演場次表,請見「玩聚場Play Arts」官方網站及Facebook專頁。
「2022玩聚場夏日藝術節——人情百百搭」
活動日期:111年9月3日至9月4日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2022玩聚場夏日藝術節——人情百百搭」主視覺。圖 / C-LAB提供。
REACTIONS
0
0
0
1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策展「2023 C-LAB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奇響視聽新感官,跨域交織新體驗
2023-10-06|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