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9|撰文者: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王艾莉《回憶專門店》活動報名專頁https://www.alicewangdesign.com。圖/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提供
《回憶專門店》創作計畫,向大眾徵集「記憶所繫之物」,將之轉化,成為一幅幅可欣賞、能敘事的插畫;同時也設計成可品嚐、能交流共享的食物。
外形失去魅力,新鮮感褪去,但總是還對它們帶著幾分的留戀。
丟不掉的,不是老舊的物品,而是那些溫暖的回憶片段。(王艾莉)
那一瞬間,「記憶所繫之物」將你帶至昨日的當下。過去、現在和未來,忽然之間並存了。安德里亞斯.胡伊森(2010):「『追憶』塑造了人與過去的關聯,而我們記憶的方式則定義了現在的我們」。也許,我們對某件無法捨棄的物件有著依戀的原因,正是它開啟通往有自己的現場,召喚稍縱即逝的片刻。
或許你還記得是在哪間店買的,也可能是某個人送給你的禮物,但他早已消失在你的生活圈。(王艾莉)
《回憶專門店》活動報名專頁內容。圖/取自《回憶專門店》活動報名專頁
究竟是什麼樣的情狀,人無法割捨「記憶所繫之物」? 「物」可以被複製、被買賣。然而,「物」的絕對個殊性,對布希亞(1997)而言,卻來自於在人際關係中無法投注的心理能量,一種欲望的投射。他說:「我們所收藏的,永遠是我們自己。」。當記憶所繫之物喚起過往甚至生起懷舊之情,對生活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呢? 心理學家提姆.威舒特等人(2006)研究發現,人在追憶的時候,大多都是以自己為中心(主角)展開,其內容除了「我」,也常圍繞著「重要他人」。有趣的是,在記憶裡重塑自己的生命故事;梳理生活的根源和連續性,卻有助於人際互動和社會連結。
與其讓它們放在角落生灰,不如交給《回憶專門店》吧! 讓我們將您的老物轉換成一幅能敘事的插畫,讓那些有著你頻率的物品,繼續感動下一個人!(王艾莉)
記憶透過不同的媒材,跨越時間與空間而傳遞。有人稱由味覺或嗅覺而觸發,鮮明記憶的一瞬間為「普魯斯特瞬間」(proustian moment)。再次描繪已成過去式的老物,再以食物設計於社區「展示」,轉譯成為另一種留存的文化形式。「描寫」愛、悲傷、憎恨與恐懼的情感;「品嚐」酸、甜、苦、鹹的人生況味。王艾莉再現物人之間、人際之間,片段而多重的敘事,讓《回憶專門店》成為今日台北人探索日常生活修辭、經驗與記憶的對話空間。
《回憶專門店》活動報名專頁內容。圖/取自《回憶專門店》活動報名專頁
參考文獻
尚.布希亞(Baudrillard, Jean)著,林志明譯,《物體系》,臺北市:時報文化,1997。
安德里亞斯.胡伊森(Huyssen, Andreas)著,王曉玨、宋偉杰譯《大分裂之後:現代主義大眾文化與後現代主義》,臺北市:麥田出版,2010。
Wildschut, T., Sedikides, C., Arndt, J. &Routledge, C. (2006). Nostalgia: Content, trigger, func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5), 975-993.
《回憶專門店》活動資訊: www.alicewangdesign.com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策劃執行: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REACTIONS
6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