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20-10-14|撰文者:鍾承恩

《家的想像》為藝術家邱昭財為「藝居-家的進行式」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其中南港東明社宅一樓穿廊的公共空間所做的永久設置。裝置概念以木、石、金屬為材料,從原本規格化的廊柱身上,長出形似積木的鮮豔幾何造型。邱昭財過往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對遊戲性的關注,本次的作品雖然不同以往具有明顯可辨識的互動裝置,但是依然縈繞在遊戲的母題上。
根據邱昭財的創作自述「關於『家』的概念,我試從組成的最小單位作為思考起點。」,在思考所謂「家」的構成時,邱昭財將「積木的組構過程」視為家的隱喻,也就是說,以空間的結構方式去理解家的關係構成,但此處必須先釐清一點,邱昭財雖然將每一塊積木視為對等的基本單位,但是當這些積木要結構為一個整體時,他該如何處裡那基於物理(物質)限制的,必然的區分?
要解決這個提問,我想回到邱昭財一直以來的核心關注,也就是遊戲性。因此,先得對「積木」這個符號做更深刻的思考,在觀看這件作品時,我清楚地意識到,積木所構築出來並非「建築」,而是「想像的建築」。兩者的差異在於,積木作為一種遊戲,它建立的目的就在於拆毀,相對的,建築的目的只有建立;也就是說,對於遊戲而言,並沒有一個「完成」的終結狀態,遊戲是不斷流動的狀態,遊戲的結束僅僅是為了下一次的開始。
用遊戲的架構去了解這個作品時,《家的想像》的重點顯然就不會是:以基本單位隱喻啟蒙以來對主體性的信仰,或者是以結構隱喻先賦的物質條件所形成的排序,等等將「想像」二字解讀為完成狀態的詮釋,而是關注到「想像」本身作為動詞的遊戲性。也因此,雖然這個作品並沒有可見的互動裝置,但是它依然具有遊戲性,只不過是一種「想像力的遊戲」。
《家的想像》示意圖(作品底部可提供民眾休憩)/邱昭財提供
在物質層面上,作品是增添材料使空間更趨穩定,同時「想像力的遊戲」也開啟了人對於「家」的多元觀點。因此,《家的想像》作為社會住宅的公共藝術計畫時,整體開放的遊戲結構至少具有三個可能性:第一、公共空間的流動性。第二、針對社宅機制的特殊性做出回應。第三、據此衍伸出一個更廣的命題—「家」,重新思考不同關係構成的可能。
總體而言,<家的想像>維持著邱昭財作品一貫對於遊戲性的關注,展示了所謂互動性並不侷限於可辨識的裝置,仍可能介入公共場域之中,並開啟出不同的可能性;同時,作品也呼應社宅公共藝術的議題,勾勒出家、住宅與公共的多重面向。
藝術互動遊戲「EG撞到外星人」:https://lin.ee/4vIUuIOAW
「藝居─家的進行式」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 https://eg.deoa.org.tw/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策劃執行: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https://www.deoa.org.tw/
FB粉絲團:藝居living humanity  https://www.facebook.com/livingxhumanity/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隱晦的遊戲性邱昭財《家的想像》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藝居─家的進行式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美術館時事觀點

桃園市立美術館榮獲文化部「藝文場館營運升級」視覺藝術類計畫優異

2024-12-25|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