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8|撰文者:新北市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新北市美術館於今年規劃啟動「移地行動NTCAM On the Move」系列計畫,與新北博物館群中的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及板橋435藝文特區串連合作,共同推出「XOXO我們與自然的距離」展覽。展期即日至2022年12月6日止,於淡水古蹟博物館海關碼頭及板橋435藝文特區兩地同時展出,透過探尋新北境內的淡水河流域,用藝術回溯河流和城市相伴的歷史。
生態循環 X 環境永續 X 記憶地景
本次展覽理念上以「我們可以製造自然嗎?」為提問,藉以喚起大眾對於自然環境變遷的重視及關切,並透過生態循環、環境永續、記憶地景、城市記憶及社群媒體等子題進行探討,其中邀請4位藝術家於位處出海口的淡水古蹟博物館海關碼頭進行現地創作:邱承宏以淡水河岸邊撿拾而來的紅磚石雕琢成鳥,將紅磚石作為一種在地的想像,連結歷史、建築與河流生態間的蔓延想像;陳淑燕透過河流串連山與海的空間線性關係,從廣闊出海口回望淡水河系的水源山脈,提醒我們對源頭土地環境的關照,她運用竹編及草木染布,展現竹帆與魚群迎風航行之姿;陳聖文則以紅樹林擴張與水鳥棲地消失為題,並拆解、轉化前作之媒材,衍伸為新的觀看角度及可能;另外長期深耕坪林區的陳科廷,與坪林國小、實驗國中學生及居民進行共創,呈現不同世代與北勢溪的共生經驗及記憶。
邱承宏作品-〈站在樹梢上的光〉。圖 / 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陳聖文《瓦憂瓦憂島-水鳥與紅樹林》。圖 / 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陳淑燕《帶著山的記憶,我們在此匯流交織,迎風航行》。圖 / 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陳淑燕《帶著山的記憶,我們在此匯流交織,迎風航行》草木染布海邊曬布。圖 / 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陳科廷《記憶合流—北勢溪的共生故事》。圖 / 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陳科廷《記憶合流—北勢溪的共生故事》陳科廷帶學生探索北勢溪。圖 / 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城市記憶 X 社群媒體 X 身體感知
此外,於板橋435藝文特區展區的莊志維,則以其多年在板橋435的創作經驗為回應,並邀請民眾於展期間畫下對河的記憶與想像,同時讓「眾人的河」於夜晚時分繼續發亮;國際網紅法咪咪因疫情停留臺灣,影像作品《法咪咪的咪滴仔FAMEME’s ME-dia》為他至永平高中與新埔國中校園巡迴演出紀錄,也邀請學生製作迷因梗圖,為他下一首主打歌進行腦力激盪。
莊志維《一起散步In the Progress/畫河》民眾參與成果。圖 / 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莊志維《一起散步In the Progress/畫河》民眾參與成果。圖 / 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法咪咪《法咪咪的咪滴仔FAMEME’s ME-dia》新埔國中工作坊。圖 / 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法咪咪《法咪咪的咪滴仔FAMEME’s ME-dia》。圖 / 新北市美術館提供。
「435聚落藝術家年度特展」聯合共展
「435藝術聚落」為新北市文化局推動「藝術進駐計畫」的基地之一,本次也特別邀請Empty Art Collective、十一百造設計、大橋頭藝術工作室–周學涵、不廢跨村實驗室、王怡婷、盂施甫、近藤悟、廖昭豪、謝懷賢、騆瑜等共10組駐村藝術家,將其身處城市中所經歷的各種生活況味,透過多樣化的媒材為展現,如紙製馬賽克磚、包裝設計、聲音裝置等等,為民眾揭開屬於新北在地的獨特視野。
新北市美術館主體建築正在興建中,期許透過本次「移地行動」的空間串連,為民眾開啟多重的藝術體驗管道,呼應本市各區特有的空間及地域精神。展覽即日起至12月6日止,期間亦將舉辦多場藝術家工作坊活動,更多展覽資訊及活動報名方式請至新北市美術館官網(https://ntcart.museum)及臉書粉專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ntcart.museum/)。
展覽資訊
參展藝術家
新北市美術館移地行動|邱承宏、法咪咪、莊志維、陳科廷、陳淑燕、陳聖文
435聚落藝術家年度展覽|Empty Art Collective、十一百造設計、大橋頭藝術工作室– 周學涵、不廢跨村實驗室、王怡婷、盂施甫、近藤悟、廖昭豪、謝懷賢、騆瑜
板橋435藝文特區
室內場館|週一至週五09:00 – 17:00/週六、週日及國定假日09:00 – 18:00
戶外園區|06:00 – 22:00
休館日|11.7(一)、12.5(一)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海關碼頭
B棟倉庫|週一至週日09:30 – 19:30
戶外園區|全天開放
休館日|11.7(一)、12.5(一)
作品導覽手冊 https://reurl.cc/pM7DRd
新北市美術館
官方網站|https://www.ntcart.museum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tcart.museum/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新北市美術館官網或臉書查詢。
REACTIONS
0
0
1
0
0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11日登場,國際策展人齊聚探討亞洲獨立藝術空間的發展
史博館「大家的歷史 歷史的大家」系列特展,從水墨、雕塑、油畫、版畫呈現臺灣藝術的多元樣貌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