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8|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高美館於15日舉辦《常陵 大玄玄社會─歷史日常》開幕式暨論壇。右起為王焜生策展人、藝術家常陵、高美館李玉玲館長以及南藝大造形藝術研究所陳蕉副教授於論壇現場留下合影。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之《常陵 大玄玄社會─歷史日常》展覽,於6月15日正式開幕。由王焜生策劃,展出當代藝術家常陵的49件創作,其作品以連貫、紀錄式的視角,擷取現代社會生活的某個斷面,逼近觀察台灣社會與自身。本次展覽特別將其中一件作品平躺放置於透光的展間中央,於炎熱的夏季讓人聯想到游泳池。高美館館長李玉玲表示:「希望這樣突破原有空間的呈現方式,能讓大眾能透過不同視角看見藝術。」常陵則表示,「大玄玄」系列作品從2010年開始醞釀,不斷累積、修改、沉澱甚至銷毀,歷經時間的淬鍊才變成今日呈現於大家眼前的展覽。
《大玄玄社會-歷史日常》藝術家常陵將展場一隅布置成自己工作室的樣子。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覽開幕式於下午2時30分舉辦,接續進行「論壇你我他」藝術座談活動,由王焜生策展人主持,邀請藝術家常陵、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黃志偉副教授,以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陳蕉副教授深入討論作品意涵。
本展開幕時藝術圈「悍圖社」及「打狗魚刺客」藝術家雲集相挺,藝術家母親也出席為兒子打氣,高雄市議員康裕成也全程出席,表示政治紛擾時要多參與快樂的藝術心靈活動。策展人王焜生鼓勵民眾在看展覽時,可以拋開平時的目的性,透過作品細細體會常陵眼中的社會。他也提及展間受注目的「游泳池」展示設計,表示他和常陵對話五年,知道他畫畫的過程常常轉來轉去,他跟藝術家提到他的畫可以仰頭看或俯視著看,加上高美館對展間規劃的慷慨支持,因之有了「游泳池」般的展框設計,希望觀眾可以繞著走,感受藝術家創作的多視角。
《大玄玄社會-歷史日常》展覽現場。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陳蕉副教授稱許「游泳池」的作品設置,猶如把繪畫當成雕塑。她也提到常陵將每天不斷重複發生的事件切片,透過他的藝術變成歷史。其作品裡面充滿失序與毀滅,但最特別的是作品把日常劇場化,劇場感又常常湧現神話性,在無名的事件感中,充滿表現性。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黃志偉副教授,則提到從「五花肉」系列時即關注到常陵,並深深被打動。他提醒觀眾常陵創作時的身體性運動,各式油彩質地的呈現,油墨筆觸糾結抑頓處,顏色面積配比,表達陰暗面陳述無能為力的氛圍,卻處處充滿魅力。
《大玄玄社會-歷史日常》於15日開幕,康裕成議員(右2)、高美館李玉玲館長(右3)及王焜生策展人(左4)與貴賓一同欣賞作品。
旅居法國近十年的常陵,在2005年返台後加入了「悍圖社」,接續以「五花肉」、「大玄玄社會」為主要的創作母題;他在「五花肉」系列作品中,投入將近6年時間,長期對人性與現象世界採取不留情面的攻擊,這樣銳利的心眼與力道,對當代藝術創作者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也持續在2011年之後的「大玄玄社會」系列中呈現出來,用連貫、甚至紀錄式的大視野,對台灣社會與自我逼近觀察,同時,在表現手法上,更加入深具個人特質的新意,作品猶如敘事詩劇場,古與今、人與物,各自獨白又串連成一部史詩演劇,透過圖像敘述把握個別情境,最後逐漸組合全劇脈絡與故事情節。
本次高美館創作論壇《常陵 大玄玄社會─歷史日常》展覽,將以高美館四樓展覽室完整的四大空間,作為常陵個展49件作品的劇場舞台,在初夏炎日所輻射的光熱之中,引領觀眾靜心傾聽盛大演出的新劇對白。
常陵|大玄玄社會-page 7|2012|油彩|185x326cm。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常陵|大玄玄社會-page15|2012|油彩|76x91cm。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常陵|大玄玄社會-遊樂園|2012|油彩|186x326cm。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關於藝術家-常陵
藝術家常陵生於花蓮長於淡水,父親即水彩與油畫家楊維中,母親是音樂家陳淑華,家庭環境充滿濃厚美術文學與音樂氛圍。中學完成隨即赴法,2004年取得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 ( l'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de Paris, France )碩士文憑,師事當代觀念藝術家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 )、雕刻家維爾慕(Jean-Luc Vilmouth)及俾斯塔蒙特( Jean-Marc Bustamante )。旅法9年期間,創設藝術報並參與年輕藝術家團體的展覽活動,2002年在47屆紅山沙龍當代藝術展(Salon d’art contemporain de Montrouge) ,獲得最佳攝影及最佳影像兩獎;2004年 應法國步矩市政府邀請,參加「步矩雙年展」(Biennale d’art contemporain de Bourges);2005年返國,加入「悍圖社」,定居淡水專職創作。
關於策展人-王焜生
高美館創作論壇「常陵 大玄玄社會─歷史日常」策展人王焜生,畢業於英國艾賽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 UK)藝術史與藝術理論學系研究所,鑽研歐洲當代藝術與理論,曾與歐洲地區美術館、藝文中心及藝廊合作,執行歐亞藝術交流計畫,其後旅居德國十餘年,擔任臺灣多家藝術專業雜誌海外編輯、特約與專欄撰述作者,同時也為藝術家策劃展覽與撰寫評論。2005至2006年間,應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邀請,擔任首爾國立現代與當代美術館( National Museum for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Seoul, Korea)客座研究員策展人,為韓國策劃年輕藝術家展覽和學術研討會;2015至2017年初,經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之聘,出任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執行長,目前是亞洲藝企有限公司水墨現場INK NOW 藝術總監。
REACTIONS
4
1
0
0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美術館徵件高美館《2024高雄獎》徵件啟動!即日起至11/6開放報名,首獎獎金50萬,鼓勵藝術新秀踴躍競獎
2023-10-16|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1716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