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磅礡‧靈韻生動」-羅芳以現代水墨勾勒時代精神
2019-08-21|撰文者:王玉善
羅芳於1937年時,出生於湖南長沙,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並於師大任教四十餘年,作育英才,提攜後進。曾撰寫《中國的繪畫》及《中國山水畫法及演變》等藝術專論及書籍,同時也參與策劃國際美術教育學術研討會,更受邀擔任各大美展國畫評審,為藝術界的影響與貢獻甚深。作品風格以融合西方構圖及東方水墨的哲學精神著稱,引領觀者在氣象萬千的視覺當中,體會藝術家在歷經仿古、在古、現古之後,進而創古的時代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在1981年,羅芳曾受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和台灣的水墨名家們,如黃君璧、張大千、張穀年、胡克敏、李奇茂、范伯洪、羅芳、蘇峰男、羅振賢、蔡友等十位跨年帶的資深水墨畫家,共同繪製《寶島長春圖卷》,為當時唯一參與的女性藝術家。
羅芳,層層雪影,紙本,95x41cm,2019年。圖/藤藝廊提供
藝術家羅芳。圖/藤藝廊提供
中西合璧的深厚美學底蘊
而這種渾然天成,大氣渾厚的境界,與其創作歷程有關。羅芳自幼出生於書香世家,培養了他對於文學的深厚底蘊,國畫方面受到吳詠香(溥心畲寒玉堂門下出色弟子)的啟蒙,學習北宗線條的力度,以及溥心畲的教導。之後,羅芳也被黃君璧所教導,對於水墨的韻染有獨特的見解,以及媒材上的創新,逐漸走出自己的風格。而在西畫方面,在其就讀師大期間,受教於許多當今知名的藝術家,如馬白水、李石樵、李澤藩、孫多慈、廖繼春等人,因此也奠定了她對於西方繪畫的用色、筆觸上的基礎及概念。
羅芳,銀妝,紙本,85x60cm,2019年。圖/藤藝廊提供
羅芳,青山如黛,紙本,78x50cm,2018年。圖/藤藝廊提供
以西方色彩詮釋主體意識
羅芳在其任教於師大期間,前往美國留學,吸納了許多當代藝術思潮及觀念,並將其結構性及色彩的運用,納入自我的創作之中,色彩以多元的方式來詮釋自我的意念,而非僅是作為景物再現之用,如果更直白一點來說,她是將思想做為創作的核心價值,體現個人感受到的萬物氣息。特別是我們可以在作品當中,看到其擅長將水墨運用在不同媒材的紙質上,並表現出獨特的肌理,讓畫面的張力更為鮮明,同時,其也運用虛實相映,陰陽之間的對比,以及實驗性的留白、留黑,打破傳統的線性抑或散點透視,讓雲霧、水氣的動態感更為鮮明。至此,氣韻及時代精神,在羅芳下筆自由,不受拘束的墨色層次當中,被表述而出。
羅芳,白雲故鄉,紙本,94.5x48.5cm,2019年。圖/藤藝廊提供
羅芳,冰山,紙本,15x14cm,2019年。圖/藤藝廊提供
突破傳統藩籬的繪畫概念
水墨在東方世界的發展,已有千年以來的歷程。最初它在人類意識廣泛的被使用時,主要作為一種文字記錄的媒介與功能,並隨著與墨相互搭配的媒材轉變,如由木牘轉變為紙張,墨的可能性也逐漸拓展出不同的局面,而在這個伴隨著時間推演的過程裏,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時代的藝術家們不停地在技法、構圖上有所轉變,如五代時期描繪北方山水渾厚雄健的藝術家荊浩與關仝,以及展現江南山水靜謐悠遠的董源、巨然;抑或宋代時期,范寬的雨點皴與李唐的斧劈皴及青綠山水,皆為一種時代精神的體現。
羅芳,迎春花,紙本,57x47cm,2018年。圖/藤藝廊提供
但在這悠悠歷史長河之中,古人對於技法的專研及構圖上的表現,已達到一定程度上的梳理。因此,水墨在今日多樣化的藝術派別以及國際宏觀的意識之下,應該要如何去表現與創新,便是相當重要的議題。我們可以從羅芳的創作當中發現她對於這個問題的回應。尤其是在她五十多年來的創作脈絡裏,除了可以看到她對於過去名家的認真臨摹以外,更可以發現她對於形、色、意之間的轉換,達到熟稔的狀態,並在視角上面的安排,有別於過去我們對於國畫視角上慣用的近遠、中遠、深遠的手法。她的作品不拘泥於過去我們對於特定物象描繪的用色,也不限定於線條勾勒上的精細,她將形色合一後,進而加入自我哲學及人文思維,描繪於畫面之中,並在主題上回應國際藝術脈動之中的宏觀變化。誠如其先生沈以正所述:「羅芳的繪畫從看山是山,到了看山不是山,到最後是山也不是山。」
羅芳,嶺上白雲飄,紙本,94.5x48.5cm,2019年。圖/藤藝廊提供
【展覽資訊】
展期:2019年8月16日至9月15日
展出地點:300新竹市食品路250號1-2樓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第19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 】《Better Life?》2020桃園鐵玫瑰藝術節 | 陳成婷、羅芳芸
2021-04-30|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許祐綸2476
「石非石‧木非木」:李文謙創作中的多重符碼性與人文感知
2020-10-02|撰文者:王玉善4387
「形色合一.詮釋意境」-黃耀華以水溶性顏料描繪自然百態
2019-12-03|撰文者:王玉善4579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2024-12-20|撰文者:李竺恩1568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2024-12-19|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642
首度由黑人女性出任總策展人,美國古根漢美術館副館長娜歐蜜·貝克維斯(Naomi Beckwith)領軍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
2024-12-19|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