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0|撰文者: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台北市當代藝術館 MOCA。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台北當代藝術館 潘小雪館長因生涯規劃,自國立東華大學退休,並向本會申請卸任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一職。新任館長經公開招募遴選,最後定案由世新大學 駱麗真助理教授出任,盼能借重其本身具備藝術家、策展人、藝術行政及學院教師等跨域經歷,帶領台北當代藝術館邁向開館20年後的發展。駱麗真女士並已向世新大學辦理借調,專心投入當代館館長乙職。
台北市當代藝術館 MOCA館長 潘小雪。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駱麗真女士為美國紐約大學藝術創作碩士、國立交通大學新媒體藝術博士,專長在當代藝術、新媒體藝術研究與創作、藝術創作與評論、數位行銷與趨勢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藝術教育與幼兒發展等,現服務於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駱麗真女士曾在2000年參與【第二美術館之營運管理委託研究案】,而本研究案也就是「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前期研究。駱麗真女士過去也曾擔任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執行長、全國文化會議諮詢委員會委員、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視盟)理事長等職務,長期投身公共領域服務,關注藝術家權益維護、藝術介入社會議題、文化藝術領域服務、新銳藝術家及策展人培育等議題,同時也是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催生的發起人之一,對於當代藝術相當嫻熟,將在專業上持續推動館務運作,並拓展與國際合作的多樣性。
台北市當代藝術館 MOCA新任館長 駱麗真。圖/攝影師:陳明聰、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台北當代藝術館自2001年開館後,在各階段的館長與工作人員的努力下,透過展覽內容與教育推廣,成為國內具備創新前衛的藝術場域,反映台灣與國際連結的藝術活力,同時也致力把創意帶進台北、把藝術帶進社區。2020年的當代館邁入設立的第19個年頭,即將進入20年之際(2001-2021年),新任駱麗真館長期許除了延續過往計畫的努力外,在這20年即將到來的重要時刻,當代館除了原有的教育推廣、藝術展演、文化研究、國際交流、藝術近用與平權的目標工作之外,更希望當代館未來成為亞洲當代的重要據點,國際當代藝術的能量交換站,故邀請各界共同匯聚力量,媒合多元文化和跨界創意,協助當代館邁向下一個輝煌的二十年。
REACTIONS
0
1
3
3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杉本博司迄今最大規模回顧展「時光機」,梳理作品中不同的時間維度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馬克實驗館 Marck’s Playground」:將創作場域化為生活的遊樂場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美術館MoCA 「神救援:楊茂林的內在英雄之旅」展覽 那些年藝術家楊茂林以藝術召喚的諸神軌跡
2023-11-03|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791
焦點新聞
美術館特展藝文跨界MoCA Studio攜手韓國國立亞洲文化殿堂「偶然的運轉」 探詢人類中心主義與感知真實性
2023-10-2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71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城市密碼‧台北賦格」,9位攝影師帶你發掘赤峰街區白日到夜晚的巷弄風情
2023-09-26|撰文者:MoCA TAIPEI 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