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特展聯展

從「We are Family」到《共生之所》首屆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得獎公佈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共生之所

2019-11-27|撰文者:林侑澂


林盈秀,《萬物居所》,墨,90 X 180 cm,2019。圖/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提供
藝術家林盈秀,將自身現階段的藝術行為定位為「間性創生」。在《萬物居所》中,藝術家以細緻的筆墨,安置了對於家鄉的感懷、台灣土地所養成的多重文化以及群類(人類與非人類)共存實況。關注於在大自然規律下、二元對照之間的種種關聯,透過經驗轉譯,呈現出對於時空堆疊的感觸。藝術家所指的二元對照,是指動力與生成、有形與無形、具象與抽象、點與線與體等等關係的對話,藉此感受萬物中的邏輯法則與結構,進而運用多視點縫合的繪畫手法,引領觀者鳥瞰著大千世界,建立了「有體的抽象—也就是有(微)立體感的抽象繪畫」的個人化視覺經驗。
黃昱昊,《這裡太陽比較大》,墨、宣紙,78X86CM、40X40CM*4,2018。圖/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提供
藝術家黃昱昊,在構圖結構上運用了從小熟悉的電玩經驗,而取材上則是以生活周遭的片段鋪陳,以虛擬與現實的重合,再現如同山水畫中遊歷的身體感。在電玩的體驗過程中,有著操作者/虛擬人物/系統空間的三個視角,這樣的鏡頭切換,和東方繪畫的構圖慣性有著相似的精神。《這裡太陽比較大》畫面的組織,是源於藝術家在臺南HOYO-SPACE展覽期間的小故事,當時有一位年長的婦人,總是規律地到藝術家住處前曬衣服,聊天之後瞭解到周圍居民都是有血緣關係,所以婦人認為,在社區周遭找陽光最好的地方曬衣服是件很自然的事情。藝術家將他當時的生活經驗,轉換為一個小型世界的屬性資料庫,並且藉由繪畫將轉換過程視覺化,與觀者分享他認知這個世界的思考方式。
呂玫慧,《記憶標本:養植計畫》,保利膠、植物、泥土、石頭,單件作品尺寸:19.7 X 9 X 6.5 cm /總尺寸:172 X 125 X 57cm,2019。圖/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提供
藝術家呂玫慧,創作的複合媒材雕塑《記憶標本:養植計畫》概念來自於藝術家求學時期的登山經驗及對故鄉的念想。運用苔癬、樹皮、石頭等自然物,將生命/家鄉/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做了階段性的情感紀錄。以保麗膠將在山林間所採集的多種物件封存起來,藉由「養植」一件件作品,形塑出類似盆栽的、充滿溫度的凝結體。對於藝術家而言,「山」的概念並非特指某座山峰,而是更接近記憶中綿綿的山脈,形塑與家鄉的一種對話與想像。保麗膠凝固的過程會發熱甚至崩裂,和不同物件的結合也需要反覆實驗。這樣子未知的創作過程,和藝術家自身的生命狀態高度重合,而作品最終的呈現,也是一個類似自畫像的紀錄與寫照。
《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主視覺。圖/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提供
首屆中國信託新銳美術展,將展出共16件作品。其中80%是由1990後出生的青年藝術家所創作,確立了中信新銳美術獎的定位。五位得獎者在受訪過程中,提到本次參加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的感想,皆不約而同地對於首次辦理的徵件活動有著高度好奇,也對於主辦方「不限媒材」和「主題設定」表示了認同肯定。在當代藝術的發展中,許多公私立藝術活動,都陸續跨越媒材的藩籬。藝術家也越來越難在創作過程中界定自身作品的分類,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順應潮流發展,以開放性態度支持當代藝術,讓無論是繪畫、雕塑或是錄像裝置都能夠相互對話。
從過往到當代,組成台灣的文化元素一直都處於非常複雜的堆疊狀態。「共生之所」所關懷的取向,在台灣文化界並不少見,很大程度地體現了台灣社會,關於既稀薄又龐雜的「自我/族群/社會認同」的摸索。近年來各式各樣藝文活動,也正持續用不同視點梳理著台灣自身文史。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提供了剛畢業/剛退伍的青年藝術家們肯定和希望,也藉由活動體現台灣青年對於自身/環境的認同與認知。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共生之所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1

0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

守望「共生之所」,中國信託首屆新銳美術獎,尋找臺灣新世代靈魂共振點

2019-07-05|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