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臺北美術獎首獎今揭曉─楊登棋《父親的錄影帶》榮獲首獎,王耀億、徐瑞謙、森人、蔡宗勳、龔寶稜各獲優選
2019-12-06|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2019臺北美術獎」於12月6日(五)舉行頒獎典禮,12組作品於280件徵件作品中脫穎而出,並由藝術家楊登棋以作品《父親的錄影帶》榮獲本屆首獎,獲得獎金新臺幣55萬元並得於北美館舉辦個展;五組優選獎得主包括王耀億、徐瑞謙、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蔡宗勳、龔寶稜;六組入選獎為王怡婷、施昀佑、倪瑞宏、陳米靖、陳郁文、蕭其珩。
2019臺北美術獎首獎:
首獎楊登棋透過父親過往的影像紀錄與物件,察覺其性向並反思「父親」的定義及當代同志境遇,解構、拼貼出非常態的父子關係,並試圖讓跨世代的片段與物件彼此對話。
首獎藝術家楊登棋(登曼波)作品《父親的錄影帶》。收藏級藝術微噴, 212 x 145cm,2019。圖/藝術家楊登棋(登曼波)提供
2019臺北美術獎優選獎作品:
王耀億《兩隻老虎》以錄像審視個體的國族記憶,揉合長鏡頭攝影語言、訪談紀錄及蒐集的歷史畫面,讓觀者與影片主角一同回望過去,試圖在歷史瓦礫中重塑自我的身份認同。
優選獎得主王耀億作品《兩隻老虎》。單頻錄像,36分,2019。圖/藝術家王耀億提供
徐瑞謙《浴室》則以私人空間為主題,紀錄個人身體與日常物質接觸的過程,在物件與動作之間的相互牽繞、脫離與再塑,探討生活中、動作間的感性片段。
優選獎得主徐瑞謙作品《浴室》。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2019。圖/藝術家徐瑞謙提供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的團隊成員包含策展團隊與駐山研究員,在高山原住民社群與當代藝術社群相逢、交叉實踐的過程中,試圖探尋藝術在國家公園傳統領域裡的存在意義,進而思考並構築人與自然交往關係的藝術想像。
優選獎得主《森人─太魯閣藝駐計畫》余曉冰〈反過來〉。水墨紙本拼貼,105 x 75cm,2019。圖/藝術家余曉冰提供
蔡宗勳《第二個地方》運用鏡面、投影、影像輸出等方式,試圖共地異時的想像兩個地方(柏林與臺灣),當中,感知在確認空間與物件的過程裡,變得雖近猶遠,又或是雖遠猶近。
優選獎得主蔡宗勳作品《第二個地方》。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2019。圖/藝術家蔡宗勳提供
龔寶稜《我們的容器:提起,攤開,於是成篇.zip》是以多件系列作品組成的繪畫裝置,創作者將繪畫視為物件,並同時雜揉不同領域對於空間的認知,例如文學、建築等,進而作為另一種理解繪畫的路徑。
優選獎得主龔寶稜作品《我們的容器:提起,攤開,於是成篇.zip》〈妥善收納的方法:魔術大空間〉。複合媒材,25 x 45 cm,2019。圖/藝術家龔寶稜提供
2019臺北美術獎入選作品:
王怡婷作品《不存在的姿態》〈標記〉 。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2018。圖/藝術家王怡婷提供
蕭其珩《五指山降臨》系列〈五指山所在〉。油彩、畫布,194 x 260 cm,2019。圖/藝術家蕭其珩提供
施昀佑作品《築牆練習》。水泥、不鏽鋼,尺寸依場地而定,2019。圖/藝術家施昀佑提供
陳米靖作品《神秘河流:碎片與詩》。多頻彩色錄像,尺寸依場地而定,2018。圖/藝術家陳米靖提供
陳郁文作品《洞穴凝視》,錄像裝置展演計畫,25分,2019。圖/藝術家陳郁文提供
倪瑞宏作品《我以為我很特別》,泡芙包裝盒、廣告顏料、鉛筆,30 x 25 cm,2018。圖/藝術家倪瑞宏提供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指出:「為提升『臺北美術獎』更多的國際能見度,今年首次引入國際觀察員的角色,特別邀請國際級策展與機構營運專家參與本次評審團進行深度交流,期待藉以注入新的觀念與能動,強化國內藝術獎項的對外廣度。」國際觀察員也將針對本屆決審的作品提出看法,並提供國際徵件型競賽展覽的經驗以及目前展覽趨勢觀點,以作為「臺北美術獎」未來徵選機制運作的參考。
本屆臺北美術獎參賽作品平面類佔總數18.9 %、立體類佔總數7.2 %、影音複合媒體類佔15%,其他類別佔58.9%。評審團針對本屆臺北美術獎指出:「總體而言,本屆獲獎與入選作品展現年輕創作者在不同媒介的深入省思、表現技藝的創意構思,及田調上的長期深耕。首獎《父親的錄影帶》結合歷史性與動情力,透過類比與數位影音組配父親的同志身世與身分政治,私密卻不失宏大史事的幽微。五件優選作品則分別藉由:精準與成熟的電影語言調度想像的國族史(《兩隻老虎》);顏料色塊與異質材質解構繪畫(《我們的容器:提起,攤開,於是成篇.zip》);創造擴延空間辯證存在與缺席(《第二個地方》);冷冽質地打造濕度誘發嗅覺美學(《浴室》);深入尚未供電部落探勘山川以重建藝術與大自然的關係(《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六件作品,六個故事,六種思想,匯聚為臺灣藝術新潮的當代脈衝。」
此外,北美館為鼓勵觀眾多元思辨及多方參與,自2016年起持續舉辦「臺北美術獎 - 觀眾票選獎」活動,2019臺北美術獎觀眾票選活動即日起至2020年1月31日止,凡參加者有機會獲得「2019臺北美術獎」出版品及北美館精美贈禮詢。
「2019臺北美術獎」觀眾票選獎 主視覺。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2019臺北美術獎」初審通過名單公佈!
2019-09-09|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563
「居家娛樂―楊登棋(登曼波)個展」 當代酷兒群像,凝視性別越界的關係顯影
2022-11-18|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016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2022-06-24|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馮馨4253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23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202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2024-11-21|撰文者:王襦萱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