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

藉由科幻場景與生命經驗的拼貼 體現出強烈的視覺震撼 黃士綸於人文遠雄博物館展出《大事件》個展

黃士綸大事件人文遠雄博物館2019MIT新人獎

2019-12-14|撰文者:方筠爾

走進藝術家黃士綸在人文遠雄博物館舉辦的個展《大事件》,即能感受到展場瀰漫著一股神秘的氛圍,以夢幻色調繪製的災難場景搭配深藍基底的牆面,為觀者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觀看的過程彷彿一同進入了科幻電影的情節中。

藝術家黃士綸於人文遠雄博物館展出創作個展《大事件》。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今年獲得2019MIT新人獎的黃士綸,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創作研究所,現於台北工作。展覽將於 11月29日延續至明年1月12日。主題命名出自於黃士綸四年前著手的一項計劃,以其生命經驗出發,關心探討人與自然、與環境、與土地為主題,題材經常取自於世界上發生的大事或擷取科幻電影的場景,將之改造後重新詮釋於創作中。

藝術家黃士綸作品《大事件-十一》,259 x 162 cm,oil on canvas,2019。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黃士綸的創作擅用點描、負片等形式構出其長期關注的議題亦或歷史文本。舉例而言,作品《大事件-十一》所描繪的即是二戰末期的歷史照片,講述當時美軍在比基尼島引發核爆並隱瞞放射性物質產生的事實,使得眾多島民因此罹患許多疾病。核爆的無預期發生也激發了黃士綸的靈感,在畫面創造出隨時會變形、降落的方塊,象徵突如其來、不可預期的事件,同時也在訴說面對這些未知,或許有著恐懼、或許是期待,人生不就是如此嗎?

藝術家黃士綸《大事件》系列作,53 x 40.5 cm,oil on canvas,2019。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早期作品多以繪製龍捲風或颱風眼為主,描繪的起源來自黃士綸幼年對家庭的記憶。當時研究所有堂課為「心靈回溯」,主要在探討創作者的創作意圖,黃士綸才發現其一直以來都在描繪潛意識裡的記憶與經驗。有回他看了電影《龍捲風》,龍捲風內部異常平靜與外部紛亂場景形成強烈對比,令他想起童年曾看著家人為爭產鬧得四分五裂,當時如肥皂劇卻發生在自身的不真實感、使他就像處在平靜的暴風圈觀看著外圍風雨,身在其中,又不像在其中。自身的感知與電影情節巧妙連結,對此深有感觸,便開始藉由創作抒發自我、治癒童年記憶。

藝術家黃士綸作品《大事件-二十三》,202.5 x 91 cm,oil on canvas,2019。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作品亦長期受科幻電影影響,尤其賽博格文學、科幻漠視、人機合體皆對他產生很大的啟發。《大事件-二十三》以點描技法結合金箔點綴,繪製出細膩的科幻場景,光束的灑落揉合粉色調的鋪陳,緩和了看似剛結束的自然災害所帶來的不安感。畫面右側刻意安排若隱若現的太陽緩緩升起,彷彿在訴說災害過後即將有嶄新的開始,這也正是黃士綸在大事件系列中不斷想傳遞給觀者的訊息:「唯有度過黑夜,才能看見黎明的到來。」此畫亦呼應了藝術家自身的創作歷程,他提及前兩年是他人生的低潮,今年是人生的轉捩點,創作過程時常想著這條路究竟該不該繼續走下去,經歷無數個黑夜、等待,黃士綸終於在今年見到其人生中的亮光。

藝術家黃士綸作品《大事件-二十三》以特殊筆法繪出方塊肌理。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黃士綸作品《大事件-十一》以特殊筆法繪出方塊肌理。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對油彩情有獨鍾的黃士綸從題材的構思、技法的運用到色彩的轉換都十分擅長,其精準的掌握油畫具備雕塑性的特點,在創作過程中不斷開發特殊筆刷、試驗不同的技法體現於畫布之上。《大事件》系列常出現的「方塊」以細膩、特殊的筆觸帶出物體與畫面的對應關係,藝術家在繪畫堆疊的過程中特別營造一個厚度來製造波浪般的肌理,乍看似為拼貼的造型紙片,實際是層層堆砌而成的油畫顏料,也因為氣候及厚度的關係,風乾需耗費半年之久,其也透露出此技法將會延伸至下個創作系列中。

藝術家黃士綸作品《大事件-十》,150 x 91 cm,oil on canvas,2018。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大事件-十》是此次展覽主作,金箔鋪置而成的三道光束伴隨著像是DNA的螺旋分子從天而降,如同生命誕生之初的場景。黃士綸表示此題材深受電影《迷霧驚魂》影響,除了在畫面中營造迷霧、鋪陳未知的氛圍,也留給觀眾很大的空間去深思探討,當面對如迷霧般未知的人生該用何種態度迎接。此系列別於以往首度將金箔加入創作媒材中,靈感來自聖像畫,技法取自膠彩中的慣用技法─灑箔,灑箔的效果不僅與原先灰暗的風格產生強烈對比,更透出暗夜中希望降臨的意味,金箔的點綴意外成為新系列作不可或缺的部份。

人文遠雄博物館展出藝術家黃士綸創作個展《大事件》展覽現場。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人文遠雄博物館展出藝術家黃士綸創作個展《大事件》展覽現場。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本次展場人文遠雄博物館與藝術家特別運用系列作品中所使用的類似色彩作為牆面基底,作品順序由大事件系列倒敘至初期創作,依照色系、題材的相似度來安排,作品間距也刻意拉大,目的是避免觀者感受到壓迫。許多人第一眼見到黃士綸的作品都會有既定刻板印象,總覺得題材圍繞在灰暗系列或是災難場景,細看畫面卻隱約可見其埋下許多伏筆留給觀者去發掘。黃士綸將歷史文本結合自己人生經歷,構築出戲劇性畫面引起人們對題材的關注,走出獨樹一格的繪畫風格,其透露在創作《大事件》的過程中已有一批新的想法在發酵,讓我們一同期待。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19年11月29日 ~ 2020年01月12日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10:00am~18:00pm (週一公休)
展覽地址|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一段99號4樓
更多展覽資訊|https://fgmuseum.org.tw/web/exhibition_1_mid.aspx?id=2256

黃士綸大事件人文遠雄博物館2019MIT新人獎
REACTIONS
喜愛

2

好美

0

0

0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美術館

TFAM↔REUSE北美館循環計畫首度公開,將展覽廢棄材料轉化為創意衍生品!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71

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策展

社會設計凝聚力,再探萬華茶室與紅包場風華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