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7|撰文者:詔藝
“To eat is a necessity, but to eat intelligently is an art.” ― François de la Rochefoucauld
「吃東西是必須的,但是聰明地吃東西是一門藝術。」 ― 法國箴言作家 弗朗索瓦•德拉羅什福卡
提到芬蘭我們會聯想到什麼?對於這個人口僅550萬的極地小國,一般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當年」電信產業龍頭「諾基亞」(NOKIA),以及曾經風靡一時的數位遊戲「憤怒鳥」(Angry Birds);如果是古典音樂迷,那肯定就是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 – 1957)莫屬。除了前述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外,正如先前介紹過的其他北歐藝術家,受到讀者熱烈喜愛的挪威畫家索爾柏格外,在芬蘭也有位畫家的作品,也非常值得我們用心去欣賞。他是芬蘭的國寶藝術家─阿克塞利•加倫•卡列拉。
卡列拉,《自畫像》(Self-portrait/ Själporträtt skiss),蝕刻版畫,1897。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卡列拉,拍攝約於1890 – 1895。攝影者不詳。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卡列拉所繪的芬蘭古典音樂作曲家西貝流士。Image provided by A. Wagner scanned from Onni Okkonen: DIE FINNISCHE KUNST, Wilhelm Limpert-Verlag Berlin 1943.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卡列拉,《Suomalainen taidemaalari, taidegraafikko, kuvittaja ja arkkitehti》,油彩畫布,創作年份不詳。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卡列拉,《Coral tree in blossom》,油彩木板,1910。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阿克塞利•加倫•卡列拉(Akseli Gallen-Kallela, 1865 – 1931)出生於芬蘭西部城市波里(Pori)的一個以瑞典為母語的家庭,他的父親曾任職警察局長,也是位律師。年幼時的他在芬蘭一個小城Tyrvää長大,11歲那年,他被送往赫爾辛基(Helsinki)一所法語學校就讀,他的父親反對他成為畫家,因此直到1879年他父親去世後,他才進入芬蘭藝術協會(The Art Society of Finland, 1881-1884;後來經改制成今日的赫爾辛基美術學院)師從阿道夫•馮•貝克爾(Adolf von Becker),開始正式學習繪畫。
Adolf von Becker,《Vanhan miehen puolivartalokuva》,油彩畫布,1863。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1884年,他移居巴黎,就讀於很多當年深受歐洲藝術家崇敬的朱利安學院(Académie Julian)。在那邊他結識了芬蘭畫家阿爾伯特•埃德菲爾特(Albert Edelfelt, 1854 – 1905)和挪威畫家卡爾•登貝格(Carl Dörnberger, 1864 – 1940)等藝文界傑出人士。卡列拉於1890年結婚後的蜜月期間,開始收集有關由芬蘭醫師兼詩人Elias Lönnrot所編著,帶有強烈的民族自決色彩、後來成為強化芬蘭民族意識的史詩文學作品「卡列瓦拉」(Kalevala)的資料。卡列拉二十幾歲時期作品的特徵,在於描繪關於「卡列瓦拉」一書中帶有浪漫主義的繪畫,如Aino神話等。
Albert Edelfelt,《The Parisienne》,油彩畫布,1883。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卡列拉,《Aino Myth, Triptych/Aino-taru, triptyykki》,油彩畫布,1891。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11日登場,國際策展人齊聚探討亞洲獨立藝術空間的發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