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藝術產業

藝博會現代藝術

「你.看到它們了嗎?」- 2020《台北當代》佳作搜秘!(七) 傑奧格•巴塞利茲 Georg Baselitz

巴塞利茲詔藝Georg Baselitz台北當代ARTBASEL詔藝

2020-03-18|撰文者:詔藝

今年(2020)台北《超級藝博週》中的指標性藝博會《台北當代》(Taipei Dangdai),於一月16至19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行。延續上一屆被稱為「香港巴塞爾減量版」的口碑,本屆共有來自世界各地99 家畫廊參與,吸引眾多國內外藝術愛好者及收藏家前來參觀,根據主辦單位會後新聞稿,本屆參觀人數超越去年,估計逾四萬人次,熱鬧非凡。
本系列接續甫結束不久《2019台北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 2019)所推出的《「你.看到它們了嗎?」─ 2019 ART TAIPEI漏網搜秘》系列模式,陸續介紹幾位在本次《台北當代》中,值得關注的藝術家:

七、傑奧格•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

傑奧格•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1938 ¬-),原名為Hans-Georg Kern,出生於1938年原東德一個名為“Deutschbaselitz”(現今德國薩克森州(Saxony)的卡門茨(Kamenz)),一個平凡的中產家庭中,他的父親是一名小學老師。少年時期的巴塞利茲,在卡門茨當地學校的禮堂中,受到一幅路易斯•費迪南德•馮•雷斯基(Louis-Ferdinand von Rayski)複製畫《Wermsdorfer Wald(1859)》的啟蒙,觸發他成為一位藝術家的想法。巴塞利茲的創作也和他的興趣和關注對象有關,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受到德國哲學暨神學家雅各布•博姆(Jakob Böhme, 1575 – 1624)思想中有關宗教﹑神學﹑宇宙學或神祕學相關的知識,這些後來都陸續反映在藝術家的作品中。15歲時的他,已經完成了許多作品,所描繪的對象跨域甚廣,包括人物肖像﹑宗教題材﹑靜物和風景等,其中他對於構圖技術和造型上較為繁複的未來主義(Futurism)畫風也已經很熟捻,足見他在少年時期已經顯露出他繪畫方面的天分。
巴塞利茲。©Erling Mandelmann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Louis-Ferdinand von Rayski,《Wermsdorfer Wald》,油彩畫布,約1859。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Louis-Ferdinand von Rayski,《Porträt des Freiherrn Maximilian von Fabrice》,油彩畫布,1860。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未來主義代表人物薄邱尼,《彈性》(Elasticità),油彩畫布,1912。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他於1955年申請進入德勒斯登藝術學院(Kunstakademie in Dresden)但遭拒絕,隔年1956,他進入東柏林的美術與應用藝術大學(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und Angewandte Kunst,現在的柏林-魏森湖藝術學院(Kunsthochschule Berlin - Weißensee)),但不久就因政治思想「不正確」,被冠以「社會政治(思想)上的不成熟」(sociopolitical immaturity)的理由而被開除學籍。1957年,他轉學到西柏林的藝術學院(Hochschule der Künste,今天的柏林藝術大學 (Universität der Künste Berlin))繼續學習,並結識了後來的妻子Johanna Elke Kretzschmar。
從1959年到1960年,巴塞利茲開始以他自己的獨特風格創作稱為《Rayski-Head》(Rayski-Kopf)系列和《G. Head》(G. Kopf)的第一批原創作品。1961年巴塞利茲完成了學業,同一年,他以Georg Baselitz,後者也就是他的家鄉之名,作為他在藝壇中沿用至今的正式名稱。
巴塞利茲的創作有很強烈的自傳性格,這些都很自然地肇因於他所生長的年代。這位藝術家在二戰中戰敗德國的廢墟中成長,那些苦難的回憶和對殘破家園的記憶,在他的生活和創作中影響深遠,叛逆和挑戰權威的基因,也深植於藝術家的性格之中。1963年,巴塞利茲在西柏林舉辦了首次個展,便發生了一件當時震驚德國社會的「醜聞」。在這次展覽中,西德檢察官以猥褻和淫穢為由,沒收了他的兩件作品《流失的深夜》(Die große Nacht im Eimer)(1962-63)和《裸男》(Der Nackte Mann)(1962)。前者的畫面上是一個各部位被拆的四分五裂、看起來像是留著希特勒髮型男孩,以手握住不成比例的生殖器官。試想當時的社會情況,就知道難以見容於一般人的道德標準,但藝術家堅稱該作品在於反省戰後德國,作為一個侵略者卻成為戰敗國所處的尷尬處境和恥辱。
該兩件畫作於1965年被當局歸還,但事後相關資料顯示,所謂的「醜聞」,其實是該畫廊當時所想出的一個行銷手法,藝術家也已預見結果,該案至今依舊是一件質疑藝術家人品的爭議事件。但撇開這場秀,當全球藝術的主要風潮都聚焦於抽象作品的那些年頭,巴塞利茲卻反其道而行,選擇他認為具有表現力的具象繪畫,且堅持了近六十年不變,從而不得不佩服他強韌的性格,是一位對自己創作的方向很有定見的藝術家。
巴塞利茲作品。圖: 詔藝 攝。
1978年起,巴塞利茲開始被卡爾斯魯厄藝術學院(Staatliche 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Karlsruhe)任命為教授在校執教。1980年在威尼斯雙年展上展示了他的第一件雕塑,1983年,他回到母校柏林藝術大學任教。1989年,他被法國藝術部長傑克朗(Jack Lang, 1939 - )授予藝術騎士勳章(Chevalier dans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此後,藝術家在全世界多個重要美術館舉辦過個展,特別是1995年在美國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的回顧展,讓藝術家的才華被美國學術界和收藏界大為驚嘆,而其在藝術市場的地位也從此建立起來。2013年起,巴塞利茲和妻子一直住在奧地利的薩爾茲堡,並於2015年入籍奧地利。
巴塞利茲作品細部。圖: 詔藝 攝。

創作風格與特色

關於巴塞利茲繪畫的屬性,說法甚多不一而足,有人將他歸類於「現代主義」(Modernism),但普遍上多將他歸類於「新表現主義」(Neo expressionism)的藝術家。他的繪畫以獨特大膽的色彩﹑結合民俗(folkloric)和原創(archetypal)的主題﹑不受拘束且具爆發力的筆觸著稱。就藝術家自己的講法,他主要在探索二戰後,身為一位德國藝術家的意義。他曾不只一次強調:「我是德國藝術家:我的所作所為都植根於德國傳統。這些傳統是醜陋而富有表現力的。」(“I'm a German artist: what I do is rooted in the German tradition. It's ugly and expressive.”)他曾經說道:「(繪畫時)我從一個想法開始,但是當我開始工作起,圖像本身就接管了(創作繪畫這件事情)”(“I begin with an idea, but as I work, the picture takes over.”)。
巴塞利茲作品。圖: 詔藝 攝。
關於繪畫過程,他說:「然後,我得掙扎在『先入為主的想法』和『圖像為它自己的生命而奮鬥』這兩件事之中。” 」(“Then there is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idea I preconceived and the picture that fights for its own life.”) 綜合藝術史學家和一些藝評家的說法,可能影響巴塞利茲的藝術家,包括美國的抽象表現巨匠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銜接抽象表現、波普藝術和後表現主義的重要藝術家菲利普 •古斯頓(Philip Guston)、北歐的表現主義大師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法國原生藝術(art brut)重要藝術家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頂尖畫家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影響力深遠的觀念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以及最重要的表現主義團體〈橋社〉(Die Brücke)的克希納
1969年起,他開始將畫作上的人物倒掛,即讓他立足藝術界且揚名立萬的「顛倒繪畫」。顛倒繪畫中多數都在描繪人體,該人體的結構和型態多少受到包含蘇聯時代政治插圖藝術中人物造型的啟發,同時融合古典矯飾主義和現代非洲雕塑藝術等各時代、地區在內的多種特點,成就了他獨特的作品型態。透過翻轉畫作,巴塞利茲強調畫面上色彩和形式在構圖上的組織能力,他希望觀者觀看的對象是圖像表象的整體而非圖像內容本身是在畫什麼,從觀念上來說,一位以具象繪畫為創作主軸的藝術家會有這樣的思考角度,是個有趣也相當前衛的想法。
孟克,《藤椅旁的模特兒》(Model by the Wicker Chair),1919 - 1921。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橋社〉中克希納的作品,《瑪麗威格曼的死亡之舞》(Totentanz der Mary Wigman),1926。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藝術市場

在當代藝術市場中,歐洲在世藝術家的市場交易價格最高者,往往是美國籍藝術家,但巴塞利茲是少數歐洲藝術家中,一直以來都十分受到收藏家的青睞、價格穩定成長的所謂「藍籌股」藝術家。他作品最近一次的紀錄,是在2017年春季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夜間拍賣中,以7,471,250萬英鎊(約合當時新台幣3億元)成交的作品《帶著紅旗》(Mit Roter Fahne/With Red Flag)。這是一件於1965年所創作,創作初衷據說在於正視在二戰過後,德國人民普遍不願意面對納粹歷史惡夢的反思之作。這件作品曾經在許多當代藝術的相關書籍中被引用,也是他在那個時代所創作的《英雄》(Heroes)系列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

巴塞利茲,《帶著紅旗》(MIT ROTER FAHNE /WITH RED FLAG),油彩畫布,1965。©Georg Baselitz Image courtesy of Sotheby’s
本次出現在《台北當代》中巴塞利茲作品的價格,尺寸都在高度都在兩米二以上,售價約介於150萬美元至250萬美元之間。據畫廊業者表示,其中一件在第一天貴賓預覽期間的不到兩小時內便順利成交,其他在展場內的幾件作品的詢問度和議價者也很多。特別是近年來的大型倒立人物的作品,因為辨識度極高,筆觸間流露出雄渾力道,看起來陽剛味十足,非常受到亞洲收藏家的歡迎。他的作品雖然不至於有到所謂「市場搶手貨」的程度,但也算是長銷型作品,近年來市場小幅穩定成長,波動不大。只是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如果觀察他近年來的創作和展覽,不知是否因為藝術家年紀漸長的緣故,他作品上的倒立人物,各別觀看的話雖依舊驚艷,但若羅列一起欣賞,有部分系列,作品和作品之間相似度相當高,越來越像是超大尺幅版數作品,畫作中的人物姿態大同小異,有如複製貼上,收藏時可能要更審慎挑選。
於2019年台北當代展出的巴塞利茲作品。圖: 詔藝 攝。
巴塞利茲在其一生的創作生涯中,從未停止提出挑釁性的題材,以及對(德國)文化和政治上的批判。雖然也因此產生爭議和批評,但他至今未曾因他人的指摘而停止自己的信念和想法。英國著名策展人暨藝術史學者,Norman Rosenthal曾表示,他認為巴塞利茲勇於在被許多人厭惡的心理狀態下,提出具有歷史殷鑑的作品內容,並用帶有宏大史詩意味的方式表達出來,是最偉大的當代藝術家之一。
如果這次漏掉沒看到他的作品,那下次可不要再錯過了!
於2019年台北當代展出的巴塞利茲作品。圖: 詔藝 攝。

巴塞利茲詔藝Georg Baselitz台北當代ARTBASEL詔藝
REACTIONS
喜愛

5

好美

0

1

10

厲害

4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