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論
現代藝術「瘋掉、瘋掉、通通瘋掉!!」─ 德國表現主義畫家克希納Ernst Ludwig Kirchner
2019-05-28|撰文者:詔藝
「我必須畫到瘋掉為止。」- 恩斯特•路德維希•克希納
“Ich muss zeichnen bis zur Raserei” - Ernst Ludwig Kirchner
克希納,1919。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克希納,〈藝術家自畫像〉(Kopf des Malers/Selbstbildnis),油彩畫布,1925。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藝術家生平】
恩斯特•路德維希•克希納(Ernst Ludwig Kirchner, 1880 - 1938),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的阿沙芬堡(Aschaffenburg, Bavaria),父母都有著普魯士(約當是當今中、北德地區)的血統,父親曾任職開姆尼茨工業大學(Chemnit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紙質科學的教授。1901年,克希納進入德勒斯登的皇家技術大學(Königli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學習建築,1903年至1904年在慕尼黑學習,1905年再回到德勒斯登完成學位。同年,克希納與Fritz Bleyl、Karl Schmidt-Rottluff和Erich Heckel,共組了現代藝術史上最著名也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團體之一「橋社」 (Die Brücke/The Bridge)。這幾位藝術家的創作力圖避開傳統學術風格,企圖尋求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期許成為過去與現在之間的橋樑 - 即是「橋社」一詞的由來。他們一方面回應了過去的藝術大師,如杜勒(Albrecht Dürer, 1471 – 1528)、格呂內瓦爾德(Matthias Grünewald, 1470 – 1528)和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 the Elder, 1472 - 1553),也試圖和他們當時代的國際前衛運動(Avant-garde),如以孟克為代表的表現主義、後印象派、康丁斯基所代表的藍騎士等有所回應與連結。作為對其德國文化遺產的肯定,橋社這幾位藝術家除了前衛藝術外,同時也致力於舊媒材如木版畫在內容上的重新表現。1913年,這個對藝術史產生無比巨大影響力的社團,因克希納在編纂〈橋派編年史〉(Chronik der Brücke)時,過於突顯自己的豐功偉績,又意有所指其他成員抄襲他的風格,造成其他成員不滿,該團體因而解散。同一年,克希納的作品被帶至當時美國最重要的國際藝術展〈軍械庫展〉(The Armony Show),展示了他最著名的創作系列〈Street Painting Series〉(街景繪畫系列),自此站上西方現代表現主義的重要舞台,並受到市場及學術界全面的肯定。
克希納,〈一群藝術家〉(Eine Künstlergruppe),約1926至1927間。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克希納,〈Erich Heckel and Otto Mueller Playing Chess by Ernst Ludwig Kirchner〉,油彩畫布,1913。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克希納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自願服役,但期間精神狀況一直不穩定,且強烈依賴某些藥物和酒精,使他頻繁進出精神疾病機構接受治療,在終戰前遭除役。不過在此期間他創作出令他在藝術史上成名的最重要畫作〈作為士兵的自畫像〉。1933年,他的作品被納粹稱為「墮落藝術」(Entartete Kunst/Deganerated Art),並於1937年遭強制出售或銷毀了600多件作品。
克希納,〈作為一位士兵的自畫像〉(Selbstbildnis als Soldat),油彩畫布,1915。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克希納在藝術史上的重要性,在於他和夥伴們打破了自1600至1900這300年來,德國在歐陸藝術發展上陳腐的美學觀。在橋社之前,歐洲藝術前進的動力主要以英、法兩國為首,德國依舊停留在學院派傳統鄉間風景或大眾世俗的藝術品味上,克希納和橋社開創了德國式表現主義風格,從此對20世紀現代藝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至今。
REACTIONS
10
5
16
20
15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11日登場,國際策展人齊聚探討亞洲獨立藝術空間的發展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史博館「大家的歷史 歷史的大家」系列特展,從水墨、雕塑、油畫、版畫呈現臺灣藝術的多元樣貌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25
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策展藝術機構2025「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 探索視覺藝術產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互動機制
2025-04-10|撰文者: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