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1|撰文者:陳晞
聰明的藝文機構能因應時局改變,而有智慧的藝文機構不僅能因時制宜,還能為了藝術生態與不同的人遞出橄欖枝,在新的嘗試中進一步帶動生態轉變。最近除了由英國藝術家馬修・伯羅斯(Matthew Burrows)在Instagram發起的藝術互助運動「#artistsupportpledge 」和台灣藝術家王建揚發起的台灣版活動「#藝起加油」之外,底特律當代藝術館(MOCAD)以及大衛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都開始發起了不同的平台計劃,讓本地藝術家與畫廊能透過他們各自建立起的線上平台進行展售,藉此減緩因疫情影響。
美國底特律當代藝術博物館(MOCAD)創建了一個線上銷售平台,底特律地區的藝術家可以通過該市場出售他們的作品。博物館的緊急紓困募捐活動(Emergency Rapid Response Fundraiser)是與底特律「藝術,文化和創業城市辦公室」(the City Office of Arts, Culture and Entrepreneurship)作為合作夥伴開發的線上平台,旨在滿足因疫情而影響生計的藝術家之需求。
底特律當代藝術博物館(MOCAD)的緊急紓困募捐活動(Emergency Rapid Response Fundraiser)主視覺。圖/取自MOCAD網站
MOCAD首席策展人兼執行董事鮑羅里·里德(Elysia Borowy—Reeder)在接受藝術媒體ARTnews採訪時表示,該計劃是在最近幾周達成的,當時博物館工作人員正在為取消展覽,演講和其他收入手段的藝術家集思廣益。鮑羅里·里德說:「藝術工作者類似租金到期(rent is due)的問題在MOCAD員工會議中經常被各部門反覆提出,他們認為如果藝術家無法維持自己的工作室或生存的基本開銷,那麼藝術社群就會失去活力。」
透過申請與平台的篩選機制,藝術家可以在平台上出售一件藝術品,並與博物館平均分配出售利潤,買家將負責安排發貨。這個新的銷售平台於3月27日啟動,將在4月展示本地藝術家的作品。目前包括Nadia Alexis,Sofia Henriquez,Lucas Foglia,Jim Chatelain等24位本地藝術家的作品目前都可於該平台中選擇購藏。鮑羅里·里德表示,在美國其他地區生活和工作的藝術家之作品將於5月陸續上市。
MOCAD線上展售平台展出的作品。圖/取自MOCAD網站
無獨有偶,近年來時常為藝術生態發聲的大衛卓納畫廊,邀請了包括了47 Canal、Bridget Donahue、Bureau、Company、David Lewis、Elijah Wheat Showroom、Essex Street、James Fuentes、JTT、Magenta Plains、Ramiken與Queer Thoughts等十二間具有潛力的畫廊在他們的線上空間計劃「平台:紐約」(Platform: New York),展出各自的精選藝術家作品。
「平台:紐約」計劃由畫廊二代魯卡斯(Lucas)和瑪琳(Marlene)以及年輕的畫廊從業人員Alec Smyth,Cristina Vere Nicoll和Shannon五人所完成。一位畫廊的發言人表示,自上個月其實體畫廊關閉以來,到大衛卓納線上瀏覽平台的訪問量增長了500%以上。在這樣的流量成長之下建立了對線上瀏覽的信心,平台透過讓畫廊各自處理作品在網站上的後台工作。每一間畫廊都將挑選一位藝術家的兩件作品,同時將價格直接標記於作品資訊上。作品不管是否售出,卓納畫廊方都不會收取任何費用。同時,與卓納畫廊自己的平台在使用者管理的辦法不同,「平台:紐約」不會需要線上訪客登入會員或是輸入任何資訊。除此之外,接下來更會進一步實驗其他版本的平台計畫。
大衛卓納畫廊的「平台:紐約」(Platform: New York)計劃將於4/3日開放線上瀏覽。圖/截自大衛卓納畫廊網站
「藝術世界不是零和遊戲,」工作人員之一的Shannon表示,透過與這些具有潛力、發展中的畫廊合作,不同規模的藝術組織可以透過善意的社群結合,創造更多可能性。「當我們的藝術社群集體成功時,我們都會有所受益。」
從底特律MOCAD線上平台的架設與大衛卓納畫廊的「平台:紐約」計劃,在這波線上平台運動中我們能發現到,儘管我們可能尚無法得知這樣的平台能造成什麼幫助,但是看到民間互助的態度與意願,總能讓人對藝術生態感到欣慰而樂觀。在另外一個層面上,藝術世界中的組織與機構如何在網路上進行交流與合作,也將會是疫情影響期間與之後值得我們去思考的轉變。
REACTIONS
2
0
1
0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展開工藝生活領域:「慢點」—2023寶藏巖慢生活節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一年一度的CREATORS開放工作室首次轉戰線上平台 推出復古科幻風格的CREATORS太空站
2021-08-20|撰文者: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