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2|撰文者:林侑澂
高雄市立美術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對於藝術家而言,創作往往是一個與自己相處、甚至孤獨的工作過程。若是能獲取獎項,當然象徵著努力得到了認可。然而在瞬息萬變的當代,要支持藝術創作長遠發展,則是需要多方在策略分工上各司其職、相互支援。有鑑於期望為藝術家們提供更多支持,高雄市立美術館在本(第24)屆高雄獎公佈、頒獎之後,特別舉辦《2020高雄獎擴大推廣座談》,為得獎者們邀請台灣藝術產業界的先進分享經驗,期許獲得獎項肯定的同時,進一步地提供藝術家們長期發展的參考。
參與畫廊(依筆畫排列):大象藝術空間、双方藝廊、印象畫廊、加力畫廊、安卓藝術、荷軒藝術空間、就在藝術空間、新浜碼頭藝術空間、新思惟人文空間
《2020高雄獎擴大推廣座談》藝術家簡佑任作品導覽。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高雄獎作為台灣公辦美術獎項的指標之一,歷經多次改制,現以書寫性暨書畫藝術、繪畫性暨版次藝術、空間性藝術、影像暨科技媒體藝術、計畫型暨跨領域藝術共五大類徵件。在提高獎金與擴大辦理等等的努力之下,今年更是收到了數百位的青年藝術家的投件競逐。本屆的得獎作品,現正在高美館的四樓空間展出。並且規劃了超過四個月的展期(2020/01/23-05/31),與社會大眾完整分享樣態豐富的多元化作品。
《2020高雄獎擴大推廣座談》藝術家張伯豪作品導覽。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高美館在昨(21)日的《2020高雄獎擴大推廣座談》中,首先邀請到了本屆獎項得主(優選以上)李亦凡、簡佑任、石孟鑫、吳孟珊、姚紅、張伯豪、潘怡安及李立中,各自以三到五分鐘的時間講解自身的創作脈絡。並且座談會中,由藝術界的資深工作者們就創作本身以及未來發展,為得獎者們提出詢問和建議。會後高美館在館內的餐飲空間-明日圖釘安排了開放式的茶敘,讓青年藝術家們可以各自就更深入的問題,自由地向畫廊方尋求解惑。
《2020高雄獎擴大推廣座談》藝術家潘怡安作品導覽。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大象藝術空間負責人鍾經新女士表示,畫廊協會一直以來致力於銜接藝術產業的各個環節。高雄獎的優秀成果,應該要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延續。双方藝廊負責人胡朝聖先生,在對於高雄獎的突破性與多元性感到驚喜的同時,也鼓勵藝術家們可以在創作上更有自信、並盡可能地發展忠於自我的個人風格。安卓藝術總監李政勇先生則是建議藝術家們在創作的過程中,也可以適當地考量新式媒材的收藏性與保存上的穩定度。讓藝術家們在不同面向的討論之下,獲益良多。
《2020高雄獎擴大推廣座談》藝術家李立中作品導覽。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高美館李玉玲館長致詞時,首先感謝各方對於高雄獎的支持,尤其在疫情衝擊藝文產業的期間,願意為青年藝術家們分享產業界的寶貴經驗。也表達了對於青年創作者們深切的期許,期望在階段性的創作獲得肯定後,藝術家們在未來可以有更優秀的發展。也同時對於今年度高美館的內外空間優化、特展藍圖做了解說及導覽。
《2020高雄獎擴大推廣座談》活動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高美館近期在秉持「防疫不妨藝」原則下,嚴格落實防疫規範並不停歇地推動藝文的發展。期望高雄獎可以在藝文產業中扮演更多、更全面的角色。也讓獎項成為帶動城市美學發展,甚至形象塑造的堅實環節。
在多方產業都在尋找創新可能的此時,高美館首次嘗試主辦了《2020高雄獎擴大推廣座談》。期許高雄獎在藝文發展的進程中,持續地以一種開放的角度,為各方提供了實質交流的機會。也在防疫期間的種種限制之下,再次彰顯美學藝術的價值與力量。
高雄市立美術館《2020高雄獎》展覽主視覺。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2020高雄獎展覽資訊】
展覽時間:109年1月23日至109年5月31日(週一、除夕休館)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401-403展覽室、多目的室
參展藝術家:
高雄獎:李亦凡、簡佑任、石孟鑫
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吳孟珊
書寫性暨書畫藝術/優選獎:柯良志
繪畫性暨版次藝術/優選獎:姚紅
入選獎:曾冠雄、蔡宜儒、鍾嘉駿、黃立穎、陳昱凱、曾琡棻、劉呈祥、陳韻涵
空間性藝術/優選獎:張伯豪
入選獎:陳漢聲、林宜姵、吳芊頤、何彥諺
影像暨科技媒體藝術/優選獎:潘怡安
入選獎:張方禹
計畫型暨跨領域藝術/優選獎:李立中
入選獎:崔綵珊、張辰申
REACTIONS
0
1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美術館徵件高美館《2024高雄獎》徵件啟動!即日起至11/6開放報名,首獎獎金50萬,鼓勵藝術新秀踴躍競獎
2023-10-16|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1689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時事觀點高雄藝術能量持續綻放!高美館《2023高雄獎》頒獎典禮今(25)登場 580件作品中脫穎,洪瑄、翁榛羚、蔡佳宏各獲首獎50萬元
2023-03-25|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