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焦點人物

古典大師

「先生,你後面的熱氣球飄走了!」- 法國畫家羅傑·德拉· 弗雷斯納 Roger de La Fresnaye

法國立體主義象徵主義印象派現代藝術

2020-06-17|撰文者:詔藝

“Color is a power which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soul.” - Wassily Kandinsky
「色彩是直接影響靈魂的力量。」-  瓦西里·康定斯基

弗雷斯納,《自畫像》Autoportrait,油彩畫布,約1905。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弗雷斯納,《沐浴者》Les Baigneuses,油彩畫布,1912。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羅傑·德拉·弗雷斯納(Roger de La Fresnaye, 1885年 - 1925)
出生在法國舊曼恩(Maine)省的首府勒芒(Le Mans)一個擁有不凡聲譽的的貴族家庭,他父親是一名法國軍官,其祖先為法國知名人道主義詩人Jean Vauquelin de La Fresnaye(1536 - 1608), 家族甚至在法國西北諾曼第的法萊區(Falaise)擁有一個獨立的弗雷斯納堡(Château de La Fresnaye)。他自幼便獲得良好的教育,一路以來的藝術訓練非常紮實:1903至1904年進入巴黎著名的朱利安學院(Académie Julian)受教於法國著名歷史場景畫家Tony Robert-Fleury(1837 - 1911年),1904至1908年又到巴黎藝術學院(École des Beaux-Arts)進修。1908年起,他進入畫家保羅·蘭森(Paul Ranson, 1864 - 1909)所創辦的蘭森藝術學院(Académie Ranson),在著名「那比派」(Les Nabis, 1888 - 1890)幾位開山祖師如莫里斯·德尼(Maurice Denis, 1870 - 1943)和保羅·塞聿西耶(Paul Sérusier, 1864 - 1927)的指導下學習。
Tony Robert-Fleury,《The Last Day of Corinth》,油彩畫布,1870。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蘭森,《Christ and Buddha》,油彩畫布,約1890。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德尼,《德尼自畫像》Autoportrait devant le Prieuré,油彩畫布,1921。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塞聿西耶,《身著那比(派)裝扮的蘭森像》Portrait de Paul Ranson en tenue nabique,油彩畫布,1890。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約莫於1910年左右,弗雷斯納開始在他的作品中加入另一種風格的元素,一種新的,更抽象的風格,稱為「立體主義」(Cubism),該風格的開創者為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 1882 - 1963)和畢加索(Pablo Picasso, 1881 - 1973),起源於1907年左右。立體主義繪畫側重在將「形式」分解為破碎的幾何元素,並同時從多視角顯示出視覺主題。他們的創作側重在形式元素,而非刻畫的主題,並且傾向使用有限的大地色調(earth tones),例如棕色、灰色和綠色來描繪事物。
1912年至1914年間,弗雷斯納成為前衛藝術團體「黃金分割」(Section d’Or/Golden Section,也有稱為'Groupe de Puteaux')的一員。這個團體由數位當今都是大名鼎鼎的藝術家,成員包括斐爾南・雷捷(Fernand Léger, 1881 - 1955)、讓・梅欽格(Jean Metzinger, 1883 - 1956)、赫貝特・德洛內(Robert Delaunay, 1885 - 1941),和瑪麗·羅蘭珊(Marie Laurencin, 1883 -1956)等人所組成,是一個基於立體主義影響下,希望對該風格進一步變革的前衛藝術組織。該團體顧名思義,並非旨在立體派外另起爐灶倡導獨特美學,毋寧說他們除了崇尚和致敬已經在西方文化中被提倡超過兩千四百多年的「黃金比例」的美學觀念外,更像個立體主義的外圍組織,希望能從當時流行一大堆跟風者的立體主義潮流中,另外加入黃金比例這個概念去強化立體主義存在的藝術價值。其中德洛內所發展出使用相對鮮豔的強烈色彩,消除具象拆解成幾何形狀抽象化的風格,對弗雷斯納後來所形成的個人風格,有著關鍵的影響力。1912年,弗雷斯納和以雅克·維永(Jacques Villon, 1875 - 1963)為首所領導的「黃金分割」其他成員一起舉行了大型展覽〈黃金分割沙龍〉(The Salon de la Section d’Or),展出了200多幅立體派作品,成為當時最重要的藝術展覽之一。
雷捷,《Le grand déjeuner》,油彩畫布,1906。©Fernand Léger Courtesy Christie’s
德洛內,《梅欽格肖像》Portrait of Jean Metzinger,油彩畫布,1906。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布拉克,《Maisons et arbre》,油彩畫布,1908。Image by Coldcreation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畢卡索,《拿著曼陀鈴的女子》Girl with a Mandolin,油彩畫布,1910。Image by Coldcreation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羅蘭珊,《Musique》,油彩畫布,1938。©Marie Laurence Courtesy Christie’s
弗雷斯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受徵召入伍,但患了結核病,於戰爭未結束前得以離開戰場。但戰後他的健康狀況迅速惡化,再也沒有再恢復到病前的創作能力。據文獻記載,他晚期的風格因體力不濟,只能放棄立體派的空間分析和陰影安排上的複雜構圖,採取較為簡便、去除畫面深度的「線性風格」(linear style),下圖中作品《La table Louis-Philippe》屬於他末期最後的幾件作品之一,即為是例。他於1925年去世,享年僅40歲。
弗雷斯納,《La table Louis-Philippe》,油彩畫布,1922。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創作風格與特色

弗雷斯納早期的作品除了帶有很明顯承襲高更、主觀性強的墨綠棕色調的色彩外,也受到那比派老師們「象徵主義」(Symbolism)的影響,風格上比較晦暗而帶有宗教、神秘而警世的意味。但隨著畢卡索和布拉克發展出前所未有的多面向觀察描繪方法,弗雷斯納也很快地受到立體主義這個新思潮的影響。於1911年所繪製的名作《Artillery》中,他將傳統主題與獨特的現代立體主義風格相結合。畫家透過立體派拆解並簡化過的幾何形式和色彩的對比,以強化畫面中軍人和武器的體積感和工業化後的動態力量,並透過單純化的線條和陰影搭配出空間中的動態和質量呈現出的現代主義,恰恰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那個世界中動盪的樣貌。
弗雷斯納,《Deux nus dans un paysage》,油彩畫布,1910。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弗雷斯納,《Artillery》,油彩畫布,1911。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立體派相關的藝術家不算少,大部分立體派作品多著眼於觀看角度結構上的重新編排,但弗雷斯納是極少數除了能保留住立體主義作品中的「結構感」之外,還能在畫面上維持著印象派自然風格特色的少數藝術家之一。令他立足西洋美術史的名作《對空氣的征服》,著實反映出他對於那個時代中各種藝術風潮下,整合各流派風格於單一作品之中傑出的能力。雖然在大師們費心的解構下,許多畫作的品質和呈現出來的效果的確震撼人心,但過於強調複雜結構的重組,往往也使得立體派的畫作看起來比較陰暗晦澀,缺少人情味和敘事效果。弗雷斯納在此作品中展現出他融合不同繪畫表現技法上的功力,受德洛內所啟發「色彩的同時性」(the simultaneous nature of colour)在此作品中被以具象的方式巧妙地呈現出來。拿掉立體派過於僵化的枷鎖,採用大塊面幾何狀和輕快的歡樂色彩,是這件作品最顯著的特徵。
弗雷斯納,《對空氣的征服》La Conquête de l'Air,油彩畫布,1913。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這件現存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尺寸為235.9 x 195.6公分的巨大作品,其背景事實上見證了人類跨入航空領域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畫面中看似主視覺的兩位人物手托著下巴對視而坐,但事實上在藝術家的規劃中,左後方天空中不甚起眼、正向遠方天空飄走的熱氣球才是本件作品的主角。此作品的創作歷程經過數個版本,但直到作為最終版本的本件作品中,藝術家決定添加上一個不知道往哪裡飛去的熱氣球。就這件有如謎團的作品而言,它或許隱喻著該時代的科學與人文精神。本作品清楚描繪出幾個對於藝術家而言重要的元素:佔據大部分畫面的「天空」,畫面右方的石階,以及兩位男人手肘所依靠的木頭桌子。而我們所看不見的「風」,是航空的重要元素,他則用明顯的法國三色國旗,和整件作品中唯一一個沒有被「立體派化」熱氣球來暗示風的存在。
弗雷斯納,《Homme assis》,油彩畫布,1914。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藝術市場

這位在有生之年創作數量極為有限的畫家在今日已經不太被記得,絕大部分作品在當代的交易價格偏低,但在2017年巴黎佳士得的春季拍賣中,弗雷斯納所創作《對空氣的征服》的第一個小型版本意外地創造出驚人的銷售紀錄,該作尺寸為117 x 96.3 公分,最終以2,370,500歐元(合約當時新台幣近8,000萬元)的價格售出。
弗雷斯納,《La conquête de l'air, avec deux personnages》,油彩畫布,1913。©Roger de La Fresnaye Courtesy Christie’s
儘管弗雷斯納將立體主義技術運用到他的畫作中,但他在作品中融合了幾種不同的風格,特別是例外地保留了自然主義風格,沒有完全接受立體主義原創者僅有興趣對物件形式的激進分析。他融合自然主義和表達情感的個人風格,使他在法國立體主義的歷史中,以色彩繽紛的「抒情立體派」獨樹一格。
弗雷斯納在他相對短暫的創作生涯中,從不懼怕嘗試挑戰和主流不同調的道路,且難能可貴地留下數件具有非常個人姿態的優雅作品。當下一次我們再看見畫面中有著法國三色旗的畫作時,可不要忘了也順便去想想,後來那個熱氣球飛到哪裡去了?

法國立體主義象徵主義印象派現代藝術
REACTIONS
喜愛

6

好美

4

0

5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藝廊個展

當代書法的跨界探索:施春茂書藝在巴黎的詩意呈現

2024-10-22|撰文者:大岡藝術空間/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