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工也能出細活」-法國畫家保羅.席涅克 Paul Signac
2020-07-13|撰文者:詔藝
“Some say they see poetry in my paintings; I see only science.”- Georges Seurat
「有人說他們在我的畫中看見了詩意。但我只看到科學。」 ─ 喬治•秀拉
秀拉所繪之席涅克肖像,《Portrait of Paul Signac》,石墨(孔戴)筆與蠟筆於紙上,1890。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席涅克,《Capo di Noli》,油彩畫布,1898。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保羅.席涅克(Paul Signac, 1863 - 1935)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富裕的家庭,家裡從事馬鞍銷售。於少年時期,母親原本想培養他接受建築相關專業訓練,但在他16歲(1879)那年,他去參觀了印象派的第四次展覽,在那裡看到了卡耶伯特(Gustave Caillebotte, 1848 - 1894)、竇加( Edgar Degas, 1834 - 1917)、莫內(Claude Monet, 1840 - 1926)和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1830 - 1903)等的作品,甚受啟發。1880年席涅克的父親去世,他也在同一年高中畢業,決定成為一位職業畫家,他母親支持他的決定。1884年,他遇到了喬治•秀拉(Georges Seurat, 1859 - 1891),從此大大改變了他的繪畫方向和藝術生涯。
卡耶伯特,〈刨地板的工人〉Les raboteurs de parquet,油彩畫布,1875。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竇加,《Drei Tänzerinnen in einem Übungssaal》,油彩畫布,1873。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畢沙羅,《La Récolte des Foins, Éragny》,油彩畫布,1887。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秀拉是位對繪畫非常有天賦的畫家,且對「點描主義」(Pointillism,亦有稱「點彩主義」)的推動和發展有重大貢獻。雖然他的素描能力受到許多藝術史學者和繪畫愛好者認為是炭筆和鉛筆等紙上作品中的神作,但受到色彩理論的吸引,他後來採用了極為理性的系統分析方法來繪製作品。由於點描主義的出現稍晚於印象主義,後世學者也將這種帶有高度科學理論基礎「點描法」的藝術創作方式,稱為「新印象主義」(neo-impressionism)。
REACTION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臺博館「偶・多元文化之身」特展,發表偶戲叢書揭偶戲文化面貌
2025-01-07|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9
2025全球藝術展覽看些什麼?從大型個展、藝術祭到地方雙年展,推介十檔精選好展
2025-01-07|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竺恩、李亦涵編輯整理97
框內到框外的自我博弈
2025-01-07|撰文者: 楊北辰(四川美術學院專任副教授、雕塑系第四教學研究室主任)136
2025 ART FUTURE藝術未來:跨地域與媒材界限,領航「超當代」藝術潮流
2025-01-06|撰文者:大苑藝術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35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迎接2025,聚焦「語言」探索文化,首推「眾聲喧嘩—講述表演集」及「焱山之城」
2025-01-02|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4647
2024年『世安美學獎』評審結果揭曉!
2024-12-31|撰文者:世安文教基金會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