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人物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

記2020 Pulima藝術獎-表演創作徵件競賽:多元經驗的身體,與群我之間的訴求轉向

Pulima藝術獎表演高聖庭潘巴奈林源祥

2020-11-20|撰文者:陳晞

「Pulima這個字,就是告訴我們不管是甚麼樣的風格,創作都還是取自於對祖靈智慧的攝取,這是Pulima獎的重要核心思維。 」—Pulima藝術獎表演創作徵件競賽評審團主席 達卡鬧

2012年起每兩年一屆的Pulima藝術獎,因應日漸多元化的原住民當代藝術創作環境,自2016年提供國內原住民表演藝術人才創作發表機會,創辦表演藝術新秀,2018年起在Pulima藝術獎增設「表演創作徵件競賽」。上週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於台北國際藝術村舉辦的決選發表會上,在16件首次發表的表演創作中,由布農族高聖庭 Niahu Takiludun的《Dan 路》、阿美族卓家安的《神話與笑話》、卑南族林源祥Ansyang Makakazuwan的《Karawakan-鋤穢.譜新》、布農族邱瑋耀的《padan-找尋布農族當代肢體現象》與阿美族潘巴奈的《絲線Calay》等五件創作獲得「2020Pulima藝術獎」表演創作徵件競賽優選獎。
優選獎創作者與評審、與會貴賓合影。圖/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
在競賽當天上,並不似於一般藝術類頒獎典禮那般拘謹。現場齊聚關心原住民當代藝術創作的創作者、策展人與學者,暢聊創作心聲。此次決選發表會作為原住民當代藝術表演創作的一種現象的映射,評審團主席達卡鬧表示,此次的決選作品特別讓人看見在技術和精神上「不同於以往的訴求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在主觀、客觀的層次之間,建構認同的自我主體。」
「這些作品似乎非常渴望從傳統的經驗來告訴現代的人們,如何跟這個世界共處,這不單是對原住民說話,也是對全人類訴說這樣的心聲。」達卡鬧說,令他感到欣慰的是,雖然是一個當代表演創作的比賽,卻不影響這16件作品呈現的風格。「每一個作品都強烈表達它對於『表演藝術』的呈現想像,這等於是提供未來的原住民表演藝術可以往前走的方向。」「這些創作都告訴未來的創作者,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創作。」
原文會董事長瑪拉歐斯。圖/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
原文會執行長 Magaitan‧Lhkatafatu。圖/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
年輕世代與傳統的距離,也顯現在表演創作之中。在主觀上的心理作用與客觀上的歷史事實之間,現在的年輕人很想要知道傳統的生活狀態。認同依然是重要的命題,但創作不單只是堆砌或是建構認同,透過創作認識傳統,藉此思考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過去的傳統經驗提供創作者們在世界中取得平衡的方式。
達卡鬧注意到,年輕世代在創作的迷惘、衝突與掙扎當中,會希望有長輩或是同輩的陪伴。「這16個作品中一直有這種呼求,也希冀原住民的長輩與同輩,能一起陪伴這些創作者,一起走下去。讓他們不孤單,保持創作的勇氣與堅持。」
Pulima藝術獎表演創作徵件競賽評審團主席達卡鬧。圖/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

優選作品│高聖庭 Niahu Takiludun《Dan 路》

《Dan 路》是以一條白色長布作為鋪陳與象徵,以四個章節的肢體表演,藉由舞者與布和舞者之間的互動呈現個體生命的出生到成長、進入群體之後的彼此之間成為群我,在乘載著這些生命經驗的同時,邁向開放的未來,是整部作品充滿積極面的結尾。
年僅17歲、最年輕的獲獎者高聖庭 Niahu Takiludun,自國中開始便在佛朗明哥表演藝術家賀連華的精靈幻舞舞團獲得舞蹈與肢體訓練的經驗,並且在就讀北藝大舞蹈系期間,於多次獲得台新獎肯定的布拉瑞揚舞團擔任實習舞者。對他而言,「路」是一條乘載著過去、部落、生命,並連接未知的路。「路」(Dan)的布農族語音似臺語的「等」。這個作品的另一個層面是一種等待。
「當我在創作這個作品時,最支持我跳舞的母親過世了。」高聖庭 Niahu Takiludun希冀藉著《Dan 路》,傳達對母親的思念。這條路是一條臍帶,一條和部落的期待,也是與母親的臍帶。「此作品,獻給我的母親。」評審團認為,《Dan 路》訴說的不但是現代原住民的困境與掙扎衝突,也訴說的每一個人必須走的路。
高聖庭 Niahu Takiludun表演創作作品《Dan 路》。圖/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

優選作品│林源祥 Ansyang Makakazuwan《Karawakan-鋤穢.譜新》

來自臺東卑南族下賓朗部落的林源祥 Ansyang Makakazuwan,將下賓朗部落每年7月以Karawakan為名的收穫節之除舊佈新、或除穢佈新的象徵,作為表演的引題,從收穫─農作物─耕作─農人─農用器具─鋤頭..等,思考「鋤」的字義,並連結Karawakan一詞作為鋤穢的概念。同時,以「譜」來呈現新的音樂面貌,也嘗試各類型的農具、石頭相互敲擊。
評審團認為,《Karawakan-鋤穢.譜新》是原民現代處境之餘傳統生活領域的聲響對照,概念清晰,執行準確,對比性與當代意涵完整貼合映照,以原民表演藝術而言,開啟了令人期待的嶄新氣象。
林源祥 Ansyang Makakazuwan的表演作品《Karawakan-鋤穢.譜新》。圖/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

優選作品│卓家安《神話與笑話》

《神話與笑話》是以「女性都市原住民」為主題的舞台劇,以一對同樣在台北工作生活、偶爾見面聊天的泰雅族與阿美族摯友的聊天對白作為架構,從豐年祭,聊到彼此族群、部落的神話。隨著神話故事的接力敘述而展開,她們或彼此扮演、或彼此爭論,過程中逐漸揭露彼此對於「身為女生」、「身為原住民」的經驗,重疊、複寫、矛盾。「離開部落之後,進入都市工作、定居,那些形塑了原住民身份認同的神話,能如何安放在『都市原住民』心中?」
評審團認為,卓家安的《神話與笑話》以破格的後設敘事,以文本語言成為主要武器,將自身的身分透過創造虛幻的他人式觀點,用在場的身體探討不在場的靈魂。藉由反身性的語言敘事,成為了不同價值觀相互了解共鳴的橋樑,期待長篇內容的發展架構,也期待以語言開創破格的風景。
卓家安的表演作品《神話與笑話》。圖/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

優選作品│邱瑋耀《padan-找尋布農族當代肢體現象》

邱瑋耀的作品《padan-找尋布農族當代肢體現象》以布農族常用的祭祀性植物「padan」(芒草)為主體,在肢體發展上透過觀察padan被動式變化,與布農族文化特色低沉不狂放的個性做為發展,音樂選擇除了使用布農古調之餘加入當代實驗聲響拆解重組,如同自身肢體下的當代與傳統的碰撞與磨合。邱瑋耀表示,在部落長輩的述說中,唯有透過padan 才可以將一切傳達至上天,「意表葉子如同家的一條路,透過搖動傳達才能走回屬於文化的家。」
在作品中的舞者,以人體彩繪顏料將全身塗黑,舞者隨著動作的力度與時間流下汗水,但即使汗如雨下,身上的黑色顏料仍無法輕易被淡化。就好似出生就無法選擇自己的國家、種族、文化等。過程中的掙扎與排斥,終究是無法丟棄。同時,黑色除了是布農族郡群的主體色,創作者同時也藉此顏色,影射出種族議題的社會現象。評審團認為,該作品中的身體充滿當代感,藉此呈現出發展傳統文化與創新傳承的肢體語彙與舞蹈的新可能。
邱瑋耀的表演作品《padan-找尋布農族當代肢體現象》。圖/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

優選作品│潘巴奈《絲線Calay》

潘巴奈的作品《絲線Calay》傳達人和人之間,人和自然萬物之間,肉身和靈魂之間,似乎有條隱形看不見的連結。那是一條路徑,當通道開啟時,線的彼端會與內在靈魂相遇;如同sikawasay(阿美族祭司)在儀式裡從空中取下神靈的calay(絲線),於是就上路了!
「兩個獨立的生命體該如何彼此『傾聽』?」對潘巴奈而言,「二」的象徵,除了是身份上的,也可能是人和自然之間、肉身和靈魂之間、兩個世代之間等的關係。對她來說,「二」不是二元對立,而是更多的觀看和參照,並且折射出每個獨特生命中,都不斷地與自身共處與平衡。
評審團認為,聖與俗的通道連結著觀者與創作者,成功將俗與聖拉回了俗,其中的通道與橋梁成功的分享給在場的觀眾,讓全場觀眾成為聖俗轉換的見證者。創作者嫻熟的表演風格,游刃有餘的穿梭在戲、舞、樂三位一體的表演中,作品清晰了解舞台形式與語言形式的交互使用。對議題掌握溫潤且不失力量,每一步都是踩踏的生命之詩。
潘巴奈的表演作品《絲線Calay》。圖/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

表演藝術獎項的新想像

在此次決審作品中,我們特別可以發現主辦單位對於投件作品風格接受度的高彈性。也因為投件獎項以現場首演為最後的評審審查,此次16組創作者中,不乏跨越劇場、歌唱、lip sync(對嘴歌唱)、走秀、行為甚至新媒體裝置的聲光互動等形式呈現他們心中的「表演創作」。
誠如達卡鬧所言,Pulima藝術獎難得之處在於,相對於其他大型獎項來說,創作者形式風格與表演流派,並不太是Pulima藝術獎表演創作徵件競賽在入圍與否的考量。此屆評審團結構屬性的多元,或多或少與投件創作的多元性有相互關聯。與其他視覺藝術類別獎項偏重於特定品味的狀態大不相同,在目前的獎項機制的運作中,這個獎項提供了一種表演藝術獎項更寬廣的新想像與新視野。
16組表演團隊、評審和與會貴賓合影。圖/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

Pulima藝術獎表演高聖庭潘巴奈林源祥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2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

2023 Pulima藝術獎暨表演創作徵件12月開跑,總獎金290萬元!

2022-10-27|撰文者: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757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徵件

2020 Pulima藝術獎 徵件開跑 總獎金250萬元

2020-11-23|撰文者: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7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