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2020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有鑒於現階段亞洲2021年眾會展的日期更動,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決定將2021年的展期,從原先的1月15至17日,移至2021年7月2日至4日 (貴賓預展於7月1日),展覽地點維持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舉行。
第二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匯聚了99家世界頂尖畫廊,迎來台灣、亞洲與全球各界的踴躍參與,共計超過40,000名參訪者,各家畫廊回報了非常亮眼的銷售成績以及豐富的交流機會。
自上屆博覽會後,台北當代發起諸多活動,奠定成功經驗,例如5月呈獻的「Taipei Connections」。未來數月內,將持續公布多項全新計畫,為畫廊及收藏家提供更多聯繫的機會,計畫包括涵蓋全台北的機構與畫廊間的合作,及將透過線下結合線上的形式,推出全新模式的「思想串流」論壇活動。
2020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台北當代聯合總監岳鴻飛(Robin Peckham)表示:「台北當代的目標,是致力於服務亞洲畫廊社群,使台北成為匯聚全球藝壇交流合作的樞紐城市。新展期的決定,呼應了我們畫廊夥伴明年度的整體營運及展覽計畫。我們保持期待,準備迎接即將回訪台北的各位。」
台北當代聯合創辦人暨聯合總監任天晉(Magnus Renfrew)表示:「這一年以來,台北一直維持在非常安全的狀態,日常生活幾乎不受影響,而修訂後的新展期則讓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能為亞洲參展畫廊、藏家和藝術界成員以最佳狀態建立深刻而重要的連結。」
台北當代聯合總監岳鴻飛。圖/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提供
台北當代聯合總監岳鴻飛補充到:「藝術博覽會的歷史悠久,對地區的貢獻以及激起的可能性,是各式各樣且尚無邊際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關注台灣加上周邊地區與國際間的交流,而持續支持本地藝術生態是我們的使命,近期台北當代協同畫廊共同參與台北藝術書展「草率季」,推廣畫廊珍貴的出版品;美術館方面,我們很高興能為台北雙年展盡一己之力,贊助台北雙年展的After Party;而會展的「思想串流」論壇,這個實現線上/線下與數位技術的新形態論壇,也將在過年後發生。
我們持續探索藝術博覽會作為一個有機體能夠如何拓展觸角,支持畫廊與藝術家。我們在思考博覽會如何在實體空間策動思想的具現與傳遞,例如「思想串流」論壇的延伸產物:Ideas Journal 思想記載,它將圍繞2021台北當代的論壇主題,在論壇前後以文字紀錄作者與講者的思考過程與思想的拋接對話。實體論壇與文字的交錯,將在論壇前後與行銷管道的終端,將知識主題的輻射線條編織收束,尋找不同形式與樣貌的訊息展現。藝博會也是一個工具,用來服務藝術社群的成員,幫助實現區域型探索、人際網絡的連結、知識主題的完型,以及藝術計畫的資源到位與實踐。
疫情與封城,使畫廊與藝術博覽會自然在藝術品線上展售上尋求進步,而線上展售未來仍能恆常地發展運作,在這個點上,無疑地,實體藝博會已不再只是單純藝術品展售的管道,藝博會憑其自身的高度專業、創意、人脈、行銷、動員,能從企劃內容上不斷創造驚喜,並且也是藝術計畫最佳的發布與首演場合,藝博會的體質正在變異,我們期待關於這個方向的更多思考。」
REACTIONS
2
0
0
0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藝博會時事觀點藝術博覽會的競合:亞太區域脈絡下ART TAIPEI的獨特地位 (ART TAIPEI 2023專題報導)
2023-10-03|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編輯整理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