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撰文者:愛上藝廊(IART GALLERY)
日本當代藝術家野原邦彥,1982年出生於日本北海道,2007年結束在日本廣島市大學(Hiroshima City University)的雕刻專業學習後,隨即踏上了木雕創作之路,2009年開始,在各大國際藝術展會中嶄露頭角,其中2017年在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的個展最為吸引各界目光。
野原邦彥,Nanahoshitento,43x57.5x59cm,Camphor tree,2020。圖/愛上藝廊提供
對於自己的雕塑創作,野原邦彥選擇有機而溫暖的木頭做為媒材,且堅持使用「一本木」的做法:藝術家從一整塊原木中雕鑿出一整件作品,而不將木頭進行接合。野原認為木頭充滿了故事的氣味,在創作中注入對於生活的靈感與體悟,讓作品充滿了「想像」的元素,也形塑出獨到的個人風格。其作品中最常出現的創作語彙屬「雲朵」及「泳鏡」。雲朵是無法觸碰且難以感知的,也因此帶給人許多舒心的想像,野原邦彥藉由雲朵寄託自身心境,亦或對夢想、自我狀態的奇思妙想,因而有「雲之人」的綽號;另一個標誌性符號「泳鏡」,在其人像雕塑作品中也成為獨特的識別元素。「在水裡張開眼睛時會看不清楚,只要戴上泳鏡,一切就變得非常鮮明」,一旦產生距離,便能更加清楚的觀看這個世界和自己的內心。
野原邦彥,Omlete mantle,47x13.5x13.5cm(each),FRP,2020。圖/愛上藝廊提供
本次展覽是野原邦彥睽違四年在愛上藝廊舉辦的第二次個展,延續以往療癒輕鬆的風格,同時訴說關於「宿命」及「循環」的概念。人類生活遵循時序的運行,追求物質生活的便利性,即使物換星移,有些循環仍是不會終止地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生命在變化中不斷延續,歷經週期性的轉換,野原邦彥有感於對於自身存在本質的探求與追尋更為重要,從圓潤曲線聯想發展出圓形、循環等概念。展名《CYCLE》正是做為藝術家蓄積過去積累的能量,開展未來新週期的階段性註解。新作《Kamakura》系列,圓頂外型取材於老家北海道冬季的傳統建築─「冰室」,做為藝術家對故鄉的寄託,並表現在季節更迭中的某刻心情。《CYCLE》除了展出野原邦彥的雕塑創作外,亦帶來藝術家在創作時發想的草圖,觀眾可透過畫稿與雕塑草圖,更加了解一件木雕作品的整體製作過程。
野原邦彥,Chu,30x33x30cm,FRP,2018。圖/愛上藝廊提供
萬物皆有時,無論天上雲朵如何隨風飄移,生命依舊恣意地走向不斷循環的迴圈中,並不為誰停下腳步。而藝術家試圖在面對未知的人生階段時,經由浪漫的想像力與細膩的觀察,透過創作表達對生活的感悟,並邀請觀眾承載著充滿希望的循環,分享世界的美好與善念。歡迎大家走進展場,看藝術家一筆筆刻畫對於人生的熱情,賦予溫潤的木材多元面貌,帶來撫慰人心的創作,一同經歷一場療癒心靈之旅。
展覽主視覺。圖/愛上藝廊提供
展 覽│《CYCLE》野原邦彥個展
展 期│ 2020/11/28 (六) - 2021/01/09 (六)
開 幕│ 2020/11/28 (六) 15:00
電 話│ 03-5735191 *歡迎來電預約車位*
地 址│ 新竹市東區忠孝路80號(由送子鳥門口進入)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gallery.iart
開幕茶會報名│ 2020/11/28(六) 15:00;請點擊連結:https
REACTIONS
2
0
0
2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文跨界愛上藝廊舉行美國玻璃藝術家 Austin Stern 臺灣首檔展覽,詼諧幽默的作品擴充我們對情緒的想像
2023-07-10|撰文者:愛上藝廊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547
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與日本gallery UG合作,愛上藝廊2023年開春首展《Inner Peace》,引領觀者一同進入作品中的奇思幻想!
2023-02-20|撰文者:愛上藝廊(IART GALLERY)/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