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3|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Booom room爆炸容器》示意圖, 超限游擊X真實構築提供。
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1年第8屆「X-site計畫」經兩階段評選,由「超限游擊X真實構築」以作品《Booom room爆炸容器》在31件提案中脫穎而出,獲得首獎。本屆徵件計畫提出「多重真實(X-Reality)」之命題概念,為第二年同一命題,企圖開啟隔屆的呼應對話;「多重真實(X-Reality)」指向探索真實的過程中持續產生的交互參照(X-Reference),個體/群體、虛體/實體、內部空間/外部環境,乃至靜止/運動、清晰/模糊、暫時/永恆等相互關係不斷被重新定義、交織而成的連動生態系統,試圖展開新的空間感知、材料應用與公共性議題之討論。
獲獎團隊「超限游擊X真實構築」由1980以後出生的藝術家、藝術評論、策展人等當代藝術專業組合的「超限游擊」,與以成大建築系為聚集背景的建築團隊「真實構築」所組成。預計將在美術館的戶外廣場,由「藝術家創造力反思後工業建築的末日感,以建築容器作為一個可視化的能量體,並以聲音的穿越產生不同氛圍的疆域佈建。」在這個能量聚集場中,將以模擬各式爆炸的光波、噪音、聲響與共振,以及活動事件的堆聚,建立起一個滿載能量的臨界空間,將物理性的能量轉化成具遊戲性動態關係的氛圍場,觀眾也將以觸覺、視覺和聽覺等多面向的感知來「觀看」建築。
《Booom room爆炸容器》日夜圖與聲音示意圖,超限游擊X真實構築提供。
針對此次首獎作品評選團指出:「以臺北市立美術館的On Site聲音採集,轉譯為空間構築性的邏輯,喚醒身體在場和不在場的多重經驗的交織。團隊之聲響製作呼應建築體猶如能量聚集場的形體意象,並以聲音作為活體建築材料,提出另一種回應『多重真實』命題之面向。音場能量不斷蓄積使場域成為『爆炸容器』,構思鮮明強烈,塔式構築設計洗鍊精準。以聲場作為多重感官知覺的聯覺界面,精準合目的性的空間和構築規劃,具有身體臨場感、環境、與時代的多向度訊息,形塑成某種荒涼末世般的知覺警語。」
北美館從2014年啟動「X-site計畫」,以戶外廣場為基地公開徵選空間提案,致力將中介於城市與美術館之間的廣場視為一座實驗性場域,鼓勵多元性、跨領域的創作型態或創意方法論提案參與,串聯建築、裝置、藝術、事件與環境,讓未知的廣場激發人們對於基地精神或環境的提問與想像。「X-site計畫」歷年來已支持許多優秀實驗創作的落實展現,並成為培育中青世代的重要發表舞臺。
Booom room爆炸容器》夜間示意圖,超限游擊X真實構築提供。
2021年第8屆X-site計畫:多重真實(X-Reality)
▍首獎作品 《Booom room爆炸容器》
預定展出日期:2021/05/29(六)-2021/08/08(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首獎團隊簡介
超限游擊(OGA, Overrun guerrilla act)
作為一個藝術行動團體,主要由1980以後的年輕藝術家/藝術評論/策展人等當代藝術專業組合而成的團體。以「超」(trans-)作為行動代號,超譯、超鏈結、超域展演映成為發展核軸,並以極具機動力的動態形式,讓藝術活動成為文化源震,藝術家成為擾動因子形成的波動與漣漪,重新以「原初的人」追求藝術本真,企盼藝術可以重回文化本源,以藝術團體的主觀能動性改變當前的世界意識場。
真實構築(A4R, Arch4Real)
由成大建築系背景的林彥甫、黃于珊、謝秉澔共同組成的建築專業團隊。不斷嘗試新概念之同時,著力於建築體的實踐;使藝術、文化的能量自無形的思想領域脫離,落實於現實中成為可觸及、可感知的空間體驗,以此構築「真實」。在構築上,除了專注於轉化抽象至有形,更試圖透過材料、結構與空間本身回應現今時代下的社會脈絡;並嘗試以不同的切入點,結合建築外的元素,更多元的表現「真實構築」的可能。期盼在一種凝聚、一種更多元的集合下,能打開與人互動間更深層的連結層次。
團隊成員
主持人:邱杰森。團隊成員:沈弘軒;超限游擊: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洪聖雄、丘智偉、吳承澤;真實構築:林彥甫、黃于珊、謝秉澔;聲音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徐嘉駿。
▍本屆評審團
評審團代表
林靜娟/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
評審團委員:
林 平 / 前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
王德瑜 / 藝術家,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專任講師
姚仲涵 / 藝術家,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曾令理 /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凌天 /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高子衿 / 臺北市立美術館行銷推廣組組長
REACTIONS
0
0
0
0
1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2021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以黑暗之光照亮希望
知名迷因「Nyan Cat」以 1500萬元競標成交 ! 加密藝術 (Crypto Art) 與 NFT 是數位藝術市場的新藍海還是新泡沫?
《奈良美智特展》加開高雄、臺南場 ! 7 月起移師高美館、南美館
超越《黑豹》的漫畫崛起!淺談黑人藝術運動與「非洲未來主義」
創意越界、工藝上線,2020跨域線上特展「半熟新工藝」展現台灣當代新工藝
金屬:工藝 X 工業 —— 用自在的心境,錘鍊自由之花
走出斜坡的未來潮!臺澳合作推出「亞太三年展—臺灣原民當代藝術特展」 伊誕與徐文瑞擔任首屆雙策展人
文化部「2021 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公開徵選藝術新秀
看萬華世界 WAN der LAND:為臺北的「起家厝」而設計
台灣藝術史的刻鑿 : 憶起-百歲誕辰藝術家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美術館藝文跨界時事觀點首本集結歷屆獲獎作品,喚醒未知的感官新可能 北美館《走入.走出:X-site 2014-2020》專書問世
2021-01-1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