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蒙特梭利和超編碼:重新發明製圖方法
2021-05-15|撰文者:陳晞
我們可以在許多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脈絡中,看見他們透過製圖學式的方法論,進一步型塑自己的藝術世界觀。此次的《超編碼—地理圖/誌的當代藝術測量術》,讓我在展場中不禁注意到這些藝術家與研究團隊,在自己的行動與實踐中的製圖方法。另一部分,也是因為策展團隊試圖從解疆域、超編碼等觀念中抽取出的策展意識,使觀看聚焦在藝術家個人的方法論建構、跨學科領域,或是跨地域的製圖部署。
《超編碼—地理圖/誌的當代藝術測量術》展場。圖/空總C-LAB提供
模型
若從當代藝術創作來看,方法論緊扣於個人生命經驗、學習歷程以及對話的對象或場域。也許具有參照的範式,但方法論並沒有任何使創作保證有效的方法。《超編碼》指涉的製圖有三層意義。第一層是在本展策展人之一、同時也具有藝術家身分的邱杰森,將作品時常具有製圖的身體性意涵,透過現象學式的角度以創作測繪生活世界。《超編碼》以此作為策展意識,擴延到對於其他藝術家的創作組構之中,他也將這種測繪成為自身的藝術方法與策展意識,從城市規劃或地域性的製圖學切入,質問現代性如何部署經驗。
邱杰森與具備法國比較哲學背景的策展人蔡士瑋,以德勒茲與瓜達里在千高臺中的超編碼一詞,意在抽取該字詞中解疆域的觀看與思考方式,並透過另一種非現代主義的製圖方法論之可能,以藝術創作作為核心,輻射出藝術創作的製圖方法對不同學科領域在當前的觀照。這在主展場中、藝術家與iSynReal宇騫數位科技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的共同展示當中,可以看見策展人對於此次展覽的解疆域企圖。
《超編碼—地理圖/誌的當代藝術測量術》展場。圖/空總C-LAB提供
蒙特梭利
首先,以藝術行動團體超限游擊的《SPOT1》的點出發,試圖以紅點在不同藝術機構的游擊部署,讓藝術場所(site)因為游擊式的展呈得以被衛星記錄下來,成為永恆一瞬的檔案紀錄。巨型沙盒與即時偵測沙盒內等高線的技術、NSPO的實體衛星模型,就如同博物館展成中的教具模型,在互動與遊戲的過程中引導觀者以這種俯瞰地理式的製圖思維觀看《超編碼》的策展內容。
莊立豪表現星星的概念化與符碼化模型的作品《觀星》、Armelle CARON將世界各國的地理領土整齊劃一排列的《世界排列》、吳瑋庭以理髮使用到的現成物組合成指涉都市中被修剪的草坪的作品《重疊廊道,轉場填塞》,乃至二樓空間中展出的蔡國傑作品《空總大亨》,整個展場中蒙特梭利式(註1)的教具、模型與遊戲性,或許是意在提示我們對於概念化的知識生產過程的一種思考。不同的是,藝術家以類教具的現成物展呈,是對地理、環境中的現代性部署的提問。
這與藝術家踏查作為在《超編碼》中的第二層製圖意義具有連結。在聯合餐廳2樓、Margot Guillemot的《途境-桃園》與Leonor Scavino的《奧倫達 》的作品彼此相望,前者將漫畫描繪的城市場景包含在桃園市都市規劃的地理界線之中,藝術家將架上繪畫的裝裱形制進一步陳列為像素化的地圖。視覺化的結合,對比Leonor如旅行日誌式的描繪北美地平線風景與場景變化,在以理性出發的地圖繪製與感性轉化的繪畫表現當中,具有殊途同歸的奏鳴。
Margot Guillemot的《途境-桃園》(左)與Leonor Scavino的《奧倫達》(右)的作品於《超編碼》展場。圖/空總C-LAB提供
石玩玩的《桃花源計畫》於《超編碼》展場。圖/空總C-LAB提供
法國藝術家Dorian Bauer則是以香水擴香包裹裝置以及移動式餐車,概念化為自己在旅行與異地的經驗交換場。石玩玩的《桃花樹計畫》透過城市中的桃花樹作為經驗關照的引題,試圖以工作坊參與成員「賣畫種樹」產生藝術、經濟與環境的轉換。吳育霈與朱淇宏的作品,則是將陶創作中的釉藥進行實驗、轉換為陶創作的基底材,藉此重新發現媒材的物質性表現,另外也折射出臺灣在使用藝術媒材時面臨到的有限性(註2)。
在此的重新發現,則是重新發明方法的那道打在樹枝上的閃電,所留下的火苗。新加坡籍藝術家陳燕平以自己遊歷中興新村所感受到的既視感(Déjà Vu),將自己小時候的照片與網路上的照片並排,思考地緣記憶的數據化、檔案化在當代的狀態。這或與洪聖雄現地製作的《地景接縫》在空總選擇了一個角落,以兩個禮拜的時間,持續將免燒土與白水泥堆起的結構體,創造一種抽離的空間經驗。與前者在場所精神的面相中,呈現了不同的對話方式。
法國藝術家Dorian Bauer的裝置作品於《超編碼》展場。圖/空總C-LAB提供
吳育霈與朱淇宏的作品於《超編碼》展場。圖/空總C-LAB提供
洪聖雄現地製作的《地景接縫》於《超編碼》展場。圖/空總C-LAB提供
重新發現與重新發明
在通信分隊大樓的作品,在感官的感受上都與空無、消逝等氛圍有關,但不同的是各自對於一個被隱沒或是被消失的系譜進行再編碼。像是Duncan Mountford作品《道格蘭大使館》,便以模型作品指涉了原本位在歐洲北海南方、曾連結歐陸與英國的一片消逝的土地「道格蘭」(Doggerland)的虛構現代化建築模型,並結合自然史與博物館展示文化等議題。他的作品保留著空與墟,以精心陳列的照明塑造模型的氣氛,保留作品的開放性解讀(註3)。
Duncan Mountford作品《道格蘭大使館》於《超編碼》展場。圖/空總C-LAB提供
陳建泯作品《家園》,則以鋁箔將馬來西亞清代時期墓碑的祖籍與堂號橫款拓印、收集,並散落在展場範圍中。鋁箔搖搖欲墜的輕薄質量,與墓碑拓印的形象之間,指涉了死亡與族裔離散等不可承受之輕。梁廷毓的《顱落之地》、《眾靈之域》與《閻王崎-食人之地》將其對多重意義上的邊界研究部署進行視覺化的展呈。藝術家營造了負片般的異視空間,將泰雅與客家族群邊界、人鬼邊界與國家機器劃分的地理界線以及宇宙觀的重疊相互對照,從零體觀測的方式切入,從多重邊界集合出的那被遺漏的灰色地帶,找尋一種跨學科的關照方法。
從聯合大樓一樓、二樓,到通信分隊大樓的這個看展路線,終點停在梁廷毓的作品,引起我聯想到「超編碼」對於製圖的第三層意義─藝術家各自對圖製方法論的探索。在現代主義之後的藝術創作,不管是繪畫、雕塑、裝置、行為、觀念...等,都有不同的方法形塑過程,藉此生成每位藝術家對於藝術的思想,以此回應藝術領域中的不同表現與形式之脈絡。
在歷史的威權性質因為遇到當代藝術浪潮,於80年代逐漸瓦解之後,藝術方法中的製圖就出現了如今被稱為跨領域的一種轉變。從這個角度來看,「超編碼」是讓我們進一步環視藝術家的製圖方法之切片的策展。
陳建泯作品《家園》於《超編碼》展場。圖/空總C-LAB提供
梁廷毓作品於《超編碼》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註1:蒙特梭利教育法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是「一個結構主義的或「發現」的模型。在這個模型下,學生從使用教具中學習概念,而不是從直接的指導中學到概念。」這種模型作為真實世界的概念的一種發現,與藝術家從生活世界中進一步概念化、抽象化的創作與表現方法是一種異曲同工。
註2:不管是繪畫的顏料或是陶藝的釉料,臺灣都多是以進口國外原料為主,並非是這些媒材的原產地。因此臺灣藝術創作所面臨到的有限性,往往是受限於美術社或貿易商等貿易進口過程中的取捨。
註3:詳見2014年12月4日鄧肯.蒙特佛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專題演講的譯稿〈多元自然史: 鄧肯‧蒙特佛的裝置藝術〉。
《超編碼—地理圖/誌的當代藝術測量術》主視覺圖。圖 / C-LAB提供。
《超編碼—地理圖/誌的藝術測量術》
策展人:邱杰森、蔡士瑋
藝術家:Armelle Caron、Dorian Bauer、Duncan Mountford、Leonor Scavino、Margot Guillemot、莊立豪、吳瑋庭、陳燕平、超限游擊、石玩玩、蔡國傑、陳建泯、梁廷毓、洪聖雄、吳育霈+朱淇宏、iSynReal宇騫數位科技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
講者:陳志誠、彭保羅、龔卓軍、洪廣冀、超限游擊成員、蔡幸芝、耿一偉、鄧肯、梁廷毓、姚瑞中、陳貺怡、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
表演者:曾昭惠、陳玟琪、連佳宣、李名恩與超限游擊成員(陳薇、沈佳燕、蔡孟慈)
展覽日期:2021.04.24(六)-2021.06.06(日)
展覽時間:每週二至週日11:00-18:00
展覽地點: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 講座暨演出資訊
4/24(六) 13:30-14:40
媒體導覽場
場地:灰盒子(由聯合餐廳一樓進入)
4/24(六) 15:00-17:00
開幕講座:超編碼—陳志誠x彭保羅
場地:CREATORS共享吧
*藝術家Dorian Bauer 餐車藝術食譜活動(13:00-15:00 於風雨走廊)
5/9(日) 14:00-17:00
描繪與觀看:地圖與地理圖誌中的藝術—龔卓軍x洪廣冀
場地:西服務中心二樓
討論著重在地圖的繪製與地理圖誌的撰寫中的藝術性與當代性,並以研究觀看與描繪的角度審查藝術在其中的角色及其作用。
5/15(六) 14:00-17:00
超限游擊跨與演出+座談會:《+1》—耿一偉x蔡幸芝x陳薇、沈佳燕、蔡孟慈(超限游擊成員)x 陳玟琪、連佳宣、李名恩、曾昭惠(表演者)
場地:灰盒子(由聯合餐廳一樓進入)
《+1》運用場域光線明暗、聲響節律的調度進行視域切換,通過感官的訊息切換以表演者的轉譯觸及觀眾,追問訊息如何透過加密的形式呈現,又如何能被理解。
(以下活動因防疫政策取消)
5/23 (日) 14:00-17:00
認同與界限:生命政治的邊界技術—鄧肯x梁廷毓x姚瑞中
場地:CREATORS共享吧
以通信分隊展出的界限與認同問題為主要出發點,討論藝術在此中的中介角色,並追問藝術-政治化及政治-藝術化之間的特殊性關係。同時,此展區著重在生命與死亡之間的辯證追尋,藝術如何在這樣的根本問題中提出解答及其可能性
5/30 (日) 14:00-17:00
當代藝術中的資料檔案—陳貺怡X劉小菁、張莉雪(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
場地:CREATORS共享吧
衛星影像資料與檔案在當代藝術中的位置和其運作如何是主要的討論點,尤其是在展覽及策展上如何使用並定義檔案及其內涵,檔案又如何被展示以及如何藝術化,相信這是當代藝術面臨的根本問題之一。特別邀請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分享我國太空科技發展與衛星遙測影像之相關應用。
※ 策展人特別導覽時間:邱杰森X蔡士瑋
集合地點:聯合餐廳一樓展場入口
首週場:5/8(六) 15:30-17:00
滑壘場:6/6(日) 15:30-17:00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詮釋宜蘭獨特的藝術脈絡,宜蘭美術館推出展覽「繁星璀璨—跨.時空的宜美對話」
尋一壺月光 ── 李蕓朵 詩・書・畫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2023臺灣文博會開幕在即,展館數歷屆最多!十大展覽亮點一次整理
2023-09-19|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133
打造全新感官體驗! DOME穹頂展演實驗場 將於2023臺灣文博會展期登陸空總
2023-09-13|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836
C-LAB 「玩聚場夏日藝術節-人情百百搭」,人人皆可玩、到處皆可看的表演藝術樂園!
2022-08-26|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85
2020 C-LAB年度策展計畫「超編碼」翻轉地理疆界
2021-04-26|撰文者: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590
2020 C-LAB年度策展計畫結果揭曉 聚焦「公共性、跨領域、實驗性」的非典型策展實踐
2020-04-16|撰文者: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非池中藝術網編輯 陳晞 整理3964
數位時代下資訊與文化的相互堆疊,當代藝術家如何轉譯此現象?專訪第八屆烏蘭巴托國際媒體藝術節策展人邱杰森
2023-05-24|撰文者:張家馨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