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館二十週年雙首展【歷史・當代】+【憑證入場】 再現經典展覽與門票設計
2021-05-14|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歷史・當代」策展人陳貺怡 、駱麗真館長、「憑證入場」策展人蔡胤勤。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今年台北當代藝術館(以下簡稱當代館)邁入開館二十週年的里程碑,為迎接這重要時刻,館長駱麗真宣布今年度當代館將展開二十週年系列展覽,首檔推出主題策展「歷史・當代」與MoCA Studio「憑證入場」兩檔展覽,分別從展覽及門票設計的經典回顧重現,展開當代藝術的跨時空對話,與此同時公開當代館嶄新的品牌形象,並啟用改造後的服務空間,同步從展覽、形象、空間、與時俱進再升級。
關於「歷史・當代」展覽
張美陵,《你們家有什麼東西可以拿到美術館展覽?》2001+2021。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歷史・當代」為當代館二十週年系列展覽的第一檔展覽,邀請陳貺怡擔任策展人,展名以回顧2001年開館迄今的歷史而命名,但展覽的主軸圍繞在當代藝術的時間性(temporality),以及當我們試圖歷史化當代藝術時,「歷史」與「當代」兩個概念之間的矛盾與悖論。當當代成為歷史,而我們仍身處其中,這種現在與往昔在時間上的交疊揉雜,正是本展的核心概念。
徐薇蕙《明:生命之花──青春》。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策展人陳貺怡首先將過去二十年當代館舉辦過的展覽進行系統性的「編年」(chronologize),並以展出「展覽」取代展出「作品」將被萃取出的展覽重新部署,讓昔日及現今的策展人及藝術家們展開新的對話、讓過去與現在的觀眾隔空互動。這樣往返對話的過程有若莫比烏斯環,試圖解開並活化歷史的既定概念。
派翠西亞‧佩斯尼尼《迎接賓客》。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為了呈現當代館各時期的經典展覽回顧,策展人陳貺怡邀請了各具代表性的展覽與策展人共同合作,邀請2001年與藍文郁共同策畫當代館開館展「輕且重的震撼」的賴瑛瑛、2005年以「偷天換日:當・代・美・術・館」詰問何謂當代藝術館的高千惠、2009年策畫高人氣大展「派樂地」的胡永芬、2013年提出科技議題「後人類慾望」的陳明惠、2017年推出亞洲第一個在美術館舉辦的「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的胡朝聖,由這5位曾於當代館策畫展覽的策展人,組成策展顧問群,共同重返當代館講述每檔展覽的精神。
崔廣宇「二〇一〇極地日誌:錯誤的冰塊」。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當代館自2006年開闢的展覽空間「MoCA Studio」已累積超過百場的展覽。策展人陳貺怡再次匯聚曾於MoCA Studio展出過的藝術家,邀請不同世代的藝術家陳建北、王俊傑、崔廣宇、徐薇蕙和邱承宏舊地重遊,產生了跨越世代的、觀點與角度各異的呼應與對話。
林建志+蔡咅璟 《更新檔2.1a──在一片荒蕪的海洋中漫漫》。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策展人陳貺怡表示這次展覽邀請藝術家重啟話題,重現、複製、再製、更新或加添,展覽既是也非當年的展覽,策展人既是也非當年的策展人,藝術家既是也非當年的藝術家,作品既是也非當年的作品,各自以不同的角度與姿態、身分與立場,為2021年的觀眾一次擺開當代藝術館二十年的宴席。此外,更邀請專研藝術書籍的策展人蔡胤勤,策畫呈現當代館開館二十年來每檔展覽的展冊,透過展冊轉變成一座展覽的考察現場,同時呈現五位策展顧問與資源同仁訪談紀錄,讓當代館二十年來的記憶再度被鮮活呈現。
「歷史・當代」參展藝術家:張美陵、陳建北、林建志、邱承宏、譚浩、王俊傑、顧福生、崔廣宇、張立人、黃漢明、派翠西亞.佩斯尼尼、楊嘉輝、蔡咅璟、王海洋、徐薇蕙、温馨、曾吳、西亞蝶、余政達
【歷史・當代】展覽論述
撰文:策展人 陳貺怡
胡朝聖擔任策展人策畫「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展覽重現臺北與曼谷展出作品精華。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本展是台北當代藝術館「二十週年系列展覽」的第一個展,由陳貺怡策展,展名「歷史・當代」(Chrono-contemporary)。顧名思義似乎是回顧當代館2001年開館以來迄今的歷史,但其實展覽的主軸圍繞在當代藝術的時間性(temporality),以及當我們試圖歷史化當代藝術時,「歷史」與「當代」兩個概念之間的矛盾與悖論。當1980年代人們將1960、70年代繁茂多元的藝術創作照單全收並蔚為流行,「當代藝術館」或是改名為「現當代藝術館」的現代藝術館,便也在全球各地櫛比增生。一方面當代藝術的繁複、多樣與難懂,使人們期望從過去裡尋找源頭以了解其意義,一方面以這種方式被了解及認可的當代作品便自動地成為此過去的延續,此乃當代藝術的美術館化與歷史化的過程。然而「當代藝術館」一詞本身內藏矛盾,因為當代館試圖保存的是藝術中的變動,必須不斷地解釋何謂當代藝術,並不斷地找尋一種過去式與現在進行式之間的平衡。當當代成為歷史,而我們仍身處其中,這種現在與往昔在時間上的交疊揉雜,正是本展的核心概念。
王俊傑「若絲計畫:冷漠的賽拉薇」。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本展首先將過去二十年當代館舉辦過的展覽進行系統性的「編年」(chronologize),並以展「展覽」取代展「作品」,以便進入展覽史的範圍。書寫展覽史即試圖改變書寫藝術史的角度:不再執著於判斷某物的真偽、從屬、優劣,以及是否是藝術;而是轉而關心人們如何使用這些物件?人們在何時、何地、透過何物件或何作品、想要向哪些公眾、用何等展示條件與方式、傳達些什麼意義與內容?本展將被萃取出的展覽重新部署,與過往不同時間發生的其他展覽並陳、讓昔日及現今的策展人及藝術家們展開新的對話、讓過去與現在的觀眾隔空互動。這樣往復對話的過程有若莫比烏斯環,試圖解開並活化歷史的既定概念。
張立人《世紀偉人》。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如此,2001年與藍文郁共同策畫開館展「輕且重的震撼」的賴瑛瑛、2005年以「偷天換日:當・代・美・術・館」詰問何謂當代藝術館的高千惠、2009年策畫高人氣大展「派樂地」的胡永芬、2013年提出高端科技議題「後人類慾望」的陳明惠、2017年推出亞洲第一個在美術館舉辦的「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的胡朝聖,以及2010年代在獨立實驗空間MoCA Studio展出的不同世代的藝術家陳建北、王俊傑、崔廣宇、徐薇蕙和邱承宏,紛紛在策展人陳貺怡的邀請之下舊地重遊。
陳建北,「吾鄉、吾土系列二:你甘知影阮的名──台北植物園」。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策展人與藝術家重啟話題,重現、複製、再製、更新或加添,展覽既是也非當年的展覽,策展人既是也非當年的策展人,藝術家既是也非當年的藝術家,作品既是也非當年的作品,各自以不同的角度與姿態、身分與立場,為2021年的觀眾一次擺開當代藝術館二十年的宴席。此外,更邀請專研藝術書籍的策展人蔡胤勤策畫105展間,呈現台北當代藝術館開館二十年來每檔展覽的展冊,將105展間透過展策轉變成一座展覽的考察現場。
邱承宏《小花蔓澤蘭》裝置。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策展顧問蔡胤勤以「重返現場」為概念,擬構一個田野研究的考察場域。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歷史・當代》展覽主視覺。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每個人都是「關係人」:MoCA當代館新展,反思 #Me Too 運動下的社會現象與多層關係
2024-05-31|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963
MoCA Studio「幻殤─提摩特斯.安格萬.庫斯諾個展」 印尼藝術家以傳統入神舞蹈演繹在地歷史
2024-02-23|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533
台北當代藝術館公布2024年創新計畫與展覽-緊扣全球議題,以藝術視角展開創意思維探索
2024-01-05|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4890
台北當代藝術館「歷史・當代」策展人導覽影片上線!
2021-06-28|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967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2024-11-22|撰文者:富貴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3
「一根香蕉」震撼藝術市場!以高達兩億台幣成交,時隔多年再度引起藝術圈熱議
2024-11-22|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