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2|撰文者:王士源
5年前,中國與美國政府簽署《諒解備忘錄》後,在備忘錄的箝制下,中國的高土文物開始無法自由進入海關,在當時引起美國學者、拍賣公司、博物館、古董商反彈,認為此備忘錄將對美國的中國文物與收藏市場造成衝擊。
在條約施行的第一年,輸入美國的中國文物總價格,便從2007年的2千5百萬美金,銳減至1千2百萬美金。《諒解備忘錄》簽署時效為5年,根據英國藝術報報導,今年1月13日,美國政府再次與中國政府簽署備忘錄,繼續施行中國文物進口限制。
《諒解備忘錄》全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對舊石器時代到唐末的歸類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蹟雕塑和壁上藝術實施進口限制的諒解備忘錄》,限制進口範圍涵蓋中國舊石器時代至唐末的各類文物,以及250年以上的雕塑與壁畫。
在《諒解備忘錄》的限制下,未來美國的中國高古文物的進口情形,將繼續比照前5年;中國高古文物無法隨意進入美國,未經中國認可的文物更無法公開拍賣。美國一旦發現非法入關的文物,也會主動通報中國,並歸還文物。
《諒解備忘錄》續簽的消息一出,即刻再引起美國藝術界譁然。在中國《文物法》的限制下,只要文物一出土,便屬於中國所有,不得任意販賣。但在中國境內,《文物法》管制鬆散,因此文物交易盛行,但在中國交易的私人文物一旦出了境,多數成為「走私品」。
美國律師凱特‧費茲‧吉朋(Kate Fitz Gibbon)說道,中國政府在過去,也未完全執行美國政府要求的「禁止在香港與澳門的非法文物交易」、「對部分文物輸出與消費實行認證機制」、「保證中國博物館不收藏非法與搶奪而來的文物」。
中國對內部文物的鬆散管理,卻在國際上實行法律手段,要求美國控管中國文物。因此,美國公眾若要認識中國歷史文物,只能透過借展與展品交換。英國藝術報寫道,中國政府如此持續嚴密控管流進國外的文物,更將會導致美國人民與機構,無法自由地交易中國文物,就算交易地點在中國本土與香港都一樣。
REFERENCE
【古美術】《諒解備忘錄》帶來新枷鎖
【The Artnewspaper】US and China renew import deal
【The Artnewspaper】Import ban on Chinese art creates an uneven playing field
【The Artnewspaper】America’s agreement with China creates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challenges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