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藝文跨界策展

北美館「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後疫情時代的感知體驗

臺北市立美術館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李雨潔林瑀希

2021-09-22|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第三屆策展徵件計畫「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自9月18日至12月19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由策展團隊李雨潔林瑀希共同策劃,從「感性的藝術史」出發,將展覽想像成一種療癒機器的總體,集邀7組國內外藝術家,包含雷貝嘉.霍恩(Rebecca Horn)、陳慧嶠、陳呈毓、綠橘(Cam Xanh,本名陳清河)、約翰.亞康法(John Akomfrah)、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 和朱浩培+李長明等,以沈浸式裝置、詩性語言與行為藝術,嘗試在後疫情時代之下打造一個自我沉澱或釋放情感的場域。

後資本主義時代:「感性藝術」與「機器藝術」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展場,2021,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後資本主義時代,各個領域都面臨過度製造,面對媒體奇觀及資訊爆炸,人們逐漸脫離個人感受,失去自我及外界的連結,因各種不確定性而產生感知斷裂,甚至在危機來臨前感到焦慮。「感性」與「機器」看似對立的狀態在展覽中共存,並在不同的機制和編碼當中彼此確立,呈現我們與環境間,不斷變動的緊張與鬆弛狀態。
約翰.亞康法,《機場》,2016,三頻道錄像裝置,7.1聲道,53分鐘。圖像由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李雨潔表示,藉由本展作品表達不同層次的「感性」,一是透過各種引導情感反應的多媒體裝置,打造一條可以觸動感官知覺的路徑,面對自身的脆弱,如何進行修復與療癒。二是藝術家採取較為冷靜、有距離的方式來銘刻創傷、痛苦、辛勞、失落、與自然間的關係,生產一種情感的藝術歷史(affective art history),藉由這些觸覺、聲音,以及觀看真實的方式,創造一些可被閱讀,並與觀眾心理產生共鳴的情感註記。
朱浩培/李長明,《菩提與榕之下》,2018,混合媒材(過期膠卷及數位輸出、壓克力板、鋁板、文件),尺寸視空間而定。圖像由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本展中的「機器」代表各種感性流動的機制,異物種間的連結——甚至是人類以及人工智慧,不同時空的感性對話。早期在後工業往後現代的過渡當中,機器被視為既能創造人性,也擁有破壞人性的能力,機器製造了各種遐想以及奇觀。現今的數位現象則漸漸滲透我們的生活,讓身體與機器的界線更顯模糊,它們支撐而且增強我們的各種感官以及智能經驗。

回顧感性藝術史的一條路徑

本展嘗試聚焦在情感的探討,展出8組件行為和數位科技的創作,其中2件為全新製作,回顧1970年代以來感性(affect)從身體藝術到多媒體裝置的藝術史路徑,試圖透過不同取徑探索身體與環境共振的感知模式、詩性或劇場式的表現型態,導引觀眾產生情感共鳴,並在釋放焦慮的同時,進入一種較為知性平靜的思考狀態,重新激發感官平衡。
雷貝嘉.霍恩,《行為2》行為紀錄影像選段《鉛筆面具》,1972, 16釐米影像轉DVD,彩色,有聲。圖像由藝術家提供。作品鳴謝霍恩藝術家文獻庫。
陳慧嶠,《床外的藍天》,2018,混合媒材(針線、行軍床、毛巾電繡、臉盆、鋼杯、牙膏、牙刷、肥皂盒),共16件,每件尺寸為 90×200×14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呈毓,《舒緩震盪》,2021,混合媒材(鐵架、鋼管、雕塑、發泡劑、矽膠、樹脂、明膠、羊皮、震動器、織品)、雙頻道錄像,60分鐘,尺寸視空間而定。表演者:LazyMiu.ASMR。圖像由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進入展間,德國藝術家雷貝嘉•霍恩《行為2》集結早期行為影像,探討人的身體感受、痛苦及慾望,將內部感性轉化為外部行動,其中一部經典作品《雞羽毛面具》在英國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收藏之列;另一件晚期機動裝置《陽光之嘆》,循環拉奏著貌似代表嘆息及孤寂的兩個詩意的音符。臺灣藝術家陳慧嶠《床外的藍天》,融合了多重敘事,由床、針和線製成絢麗的繪畫界面,勾勒出強烈的感受註記,囊括夢境、療傷、死亡種種議題。在一堵牆之後,臺灣藝術家陳呈毓的多媒體裝置《舒緩震盪》播放著瘟疫之年的各種報導,透過儀式性物件帶來冥想的舒暢感,體驗感性的各種路徑。
綠橘,《太初有道》(局部),2020-2021,壓克力箱、5000-6000蠶繭,60×60×15公分。圖像由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約翰.亞康法,《機場》(影像截圖),2016,三頻道錄像裝置,7.1聲道,53分鐘。© Smoking Dogs Films,圖像由 Smoking Dogs Films和里森畫廊提供。
奧拉弗.埃利亞松,《指北針家族》,2013,不銹鋼、木頭、磁鐵、顏料,共三件(直徑各為61×30公分,193×50.5公分,9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朱浩培/李長明,《菩提與榕之下》(局部),2018,混合媒材(過期膠卷及數位輸出、壓克力板、鋁板、文件),尺寸視空間而定。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走至隔壁展間,我們置身一白盒子空間,被越南藝術家綠橘極簡主義的文字詩所包圍,這組作品探討工程編碼和生物基因,當中的蠶繭也象徵自我防禦或療癒機制。聲樂環繞著迦納裔英國藝術家約翰•亞康法的三屏影像裝置《機場》,交織出不同引發觀眾身體感知共鳴的表演片段,挑戰後資本主義時代的主體性,喚醒揮之不去的創傷記憶。冰島裔丹麥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多以沉浸體驗式作品激發感官,作品《指北針家族》藉由顫動的機械雕塑象徵人類活動以及自然之間互相牽制的關係, 連結美術館內外空間中呈現的,在不同語境下感受到的「真實」。展間最末,新加坡藝術家團體朱浩培和李長明的攝影裝置《菩提與榕之下》,記錄了新加坡三巴旺海灘上,非法暫存在樹下的民間神龕,反映了廣闊的社會文化、宗教、民族結構以及地緣政治,同時寄託人類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藝術家陳呈毓、藝術家陳慧嶠、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策展團隊林瑀希、李雨潔(左至右)合影。©臺北市立美術館
「感性機器」的展題,將分為三種觀看路徑:一是在情緒生成之前,身體與環境之間透過各種媒介的溝通; 二是後資本主義社會的焦慮,化為詩性或者劇場式的語言; 三是資本時間之外的常民文化,比如夢境,占卜,宗教。這些路徑希冀可以釋放心靈上的感性,與環境共振。9月25日(六)下午15:00將舉辦「展覽線上座談會」,以環繞著感性理論、機器輔助的感官體驗,以及與後殖民史觀創作中的感性等兩個層面來討論,詳細活動辦法及訊息請參見北美館官方網頁(www.tfam.museum)或追蹤北美館臉書粉絲專頁(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關注。

策展團隊簡介

李雨潔 / 策展團隊
香港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助理教授(研究),嶺大電影與創意產業中心研究員,曾在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倫敦泰德美術館研究中心,及紐約現代美術館任研究職,為新媒體藝術雜誌《介面》(SCREEN) 共同創始人。研究興趣包括亞洲行為藝術及後殖民論述。她現正籌備一本有關後社會主義中的感性及藝術自律的專書。
林瑀希 / 策展團隊
為獨立藝術顧問,專業為國際展覽規劃與藝術行政,曾於紐約尚凱利藝廊、孟買夏可喜當代藝術擔任亞洲總監,在當代藝術市場擁有豐富的經歷,2008年開始,她致力於國際藝術家作品在亞洲的推廣。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主視覺。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覽線上座談會】

時間:2021年9月25日(六)15:00-17:30
場次一:感性機器:後疫情時代的感官體驗
主講人: 策展團隊李雨潔、藝術家陳呈毓
場次二:從後電影到後殖民:亞康法影像中的感性
主講人:策展團隊李雨潔、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于昌民、藝術家約翰.亞康法(John Akomfrah)

線上活動詳情請見:北美館官方網頁(www.tfam.museum)或北美館臉書粉絲專頁。
 

臺北市立美術館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李雨潔林瑀希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美術館

TFAM↔REUSE北美館循環計畫首度公開,將展覽廢棄材料轉化為創意衍生品!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