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焦點人物

美術館現代藝術策展

進入宜美館《未竟之旅-林瑞珍與他的朋友們》 凝視半世紀前的台灣雕塑脈絡

宜蘭美術館林瑞珍未竟之旅台灣雕塑脈絡台灣美術史

2021-10-14|撰文者:林侑澂

林瑞珍,《人體》,銅,22 x 15 x 73 cm,1975。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1989年,林瑞珍的家人們將藝術家的作品都捐贈給了故鄉-宜蘭縣政府(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如今宜蘭美術館館藏的百餘件素描、六件雕塑作品和家人僅存的一件雕塑,也成為了本次特展的核心內容。《未竟之旅-林瑞珍與他的朋友們》源於宜蘭美術館的館藏研究,這批長期存於庫房的作品,有著渾厚的力量卻未有相應的資料或記錄。這個狀況讓館方意識到梳理藝術家生命的重要性,於是策展人陳貺怡從零開始,經過一年多的時間仔細地從多方面進行了林瑞珍的研究。
在策展方法上,展覽不僅呈現出藝術家自身的創作,也將林瑞珍的雕塑做為錨點、往外推展,反應出了當時台灣雕塑的環境。本次特展分別以「雕塑、油畫、文獻」、「素描、速寫、人體寫生」、和「同儕作品對話」三大區塊呈現林瑞珍與那個時空的台灣雕塑。
林瑞珍,《生命群像系列》,銅,106 x 67 x 95 cm,1973。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對於人體藝術懷抱著永恆熱忱的林瑞珍,在出國留學前以〈生命群像系列〉做為創作主軸,作品中可以看見歐洲雕塑史對於台灣的影響。這樣的傳承脈絡可以回望至1962年,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創立三年制美術科,並設國畫、西畫、雕塑三大組別開始。接著該校在1967年成立雕塑科(林瑞珍為第四屆校友)繼續深耕藝術教育。
其時的塑造師資一方面來自1949年遷台的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系統,在中國間接接受西方傳統雕塑的訓練。另一方面來自台灣本地接受日本教育(或留學)的藝術家。而二十世紀初的日本藝術發展,也承繼了大量取經自歐洲的內容。兩條師資來源的軸線,都可以往前推向歐洲的雕塑發展。於是人體的結構、姿態、力量、精神性,也就成為了當時學院教育的重要關鍵點。
註:當時的藝專雕塑科除了塑造外,木雕與石雕等等材質的技法傳承,大多聘任的是來自台灣各地、身負技藝的優秀匠師。
林瑞珍,《素描》。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專階段的林瑞珍,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畢業,相當程度上體現了當時雕塑學院教育的指標。回望半世紀前的藝專雕塑科,當時的老師們並不常講授理論,更多的是要求技法精準與媒材的熟練。但從林瑞珍的作品中,可以想像一位躊躇滿志的青年創作者,是如何潛心研究海外的雕塑學理(推測研究素材大多是畫冊)。在那個資訊流通緩慢的背景中,林瑞珍依然用心尋找任何學習的可能,不斷地努力朝著更高的領域奮進。
承繼著學院體制,林瑞珍的雕塑可見文藝復興的嚴謹人體,也可見如同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般,對於生命重量的細緻詮釋。而當種種內容與觀點企圖具有說服力,關鍵還是得回歸形式的精確程度。林瑞珍寫實具象的人體塑造,需要非常熟悉人體解剖學、人體動態,也需要大量的實作經驗。這除了體現出林瑞珍的創作態度,也側面地顯現了早期台灣雕塑教育的訓練方式。
林瑞珍,《素描》。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就古典西方的學院標準而言,雕塑是必須要敘事的。林瑞珍也有意識地,以這樣的標準自我要求。當時台灣的雕塑環境,最常見的仍是半身像、單人像,而林瑞珍卻已經開始以群像做為創作主軸了,充滿企圖心的〈生命群像系列〉,反應了許多精神世界的敘事題材,系列中經常可以感受到渾厚而真摯的生命。生活的困頓或是際遇的窘迫,都被林瑞珍以相當震懾人心的方式體現。極具表現性與張力的人形,形塑出了承載著個人特質的文學質地。
從〈曙光〉、〈黎明之前〉、〈亞細亞的天空〉,等等的命題,可見青年林瑞珍專心致志、在逆境中冀望明日的心境。雕塑中的人形姿態相當細膩,在收放之間以人體的狀態體現出層次多樣的精神內容。在壓抑、困窘與苦澀之中,詮釋著林瑞珍心中某種對於人性的信仰。若將作品放置回當時的時空,也相當地反應了那一代青年人的共同經驗。

宜蘭美術館林瑞珍未竟之旅台灣雕塑脈絡台灣美術史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美術館時事觀點

桃園市立美術館榮獲文化部「藝文場館營運升級」視覺藝術類計畫優異

2024-12-25|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