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8|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近年席捲全球各地多元議題的社會運動前仆後繼展開,但在運動落幕後,究竟改變了什麼?延續了什麼?抗爭是否真正結束了?
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複本」展覽,由藝術家廖烜榛和黃奕捷共同參與製作,兩位藝術家曾參與華光社區反迫遷、樂生保留與318學運等公民運動,隨著運動逐漸消退,兩位藝術家以參加運動現場所留存的遺留物為基礎,延伸發展兩件系列作品《紙建築》和《複本》,試圖在抗爭平息後,以藝術創作回應,並重新思考創作者的發言位置和美學立場。
《紙建築》。圖/台北當代藝術館
《紙建築》展場實紀。圖/台北當代藝術館
《紙建築》攝影系列作品源自318佔領運動期間,為標示出現場發生的活動和群體,參與者利用回收物製作出佔領運動空間模型。這座模型經藝術家收藏多年後,於2019年重回現場,透過攝影鏡頭記錄模型的重新復原、展示街頭、最終送上回收車的過程,雖然街頭已不復見當年抗爭的群眾人潮,但藝術家認為面對的問題是在運動之後,如何為它找到合適的發聲形式,透過這次再保存轉化為作品的行動紀錄,便是落實在創作上實踐的方法。
《複本》錄像截圖。圖/台北當代藝術館
《複本》(軌跡)、《複本》(聲音物件)。圖/台北當代藝術館
《複本》。圖/台北當代藝術館
《複本》這件動畫影像假想了一個國會議場的建築情境:被佔領的議場、散亂推積的椅子、被拆除的空間結構,徒留衍生的臨時鷹架,成了持續增長、內外敞開的建築體。迴盪在影像中的聲響,來自藝術家們撿拾拆遷事件現場的廢棄物,敲擊折射出運動後終而為止的餘音能量,將被遺忘的過去,以複本形式再創造與轉存。
藝術家簡介
參與聲音製作許雁婷、建築動畫李佳樺、藝術家廖烜榛、藝術家黃奕捷、駱麗真館長。圖/台北當代藝術館
廖烜榛和黃奕捷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創作類型包含錄像、行為表演、空間裝置、紀錄片等形式,曾在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台北國際藝術村、韓國現代美術館高陽工作室、立方計畫空間、臺灣美術館、東京台灣文化中心、台北當代藝術中心、海馬迴光畫館、絕對空間、關渡美術館等地展出,曾入選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法國馬賽影展、捷克伊赫拉瓦影展、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南方影展。作品曾獲「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入圍(2017)、「桃源創作獎」首獎(2016)
藝術家導覽
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複本」展覽主視覺。圖/台北當代藝術館
時 間|10/24(日)、11/27(六)14:00-15:00
主 講|廖烜榛、黃奕捷
展期:2021/9/30-12/5
展覽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MoCA Studio
REACTIONS
0
0
0
1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草率之門即將打開,生猛的藝術創作者一年一度的出關時刻:2023年草率季「一直滑下去 NEVER GIVE UP」即將登場!
2023-10-13|撰文者:草率季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845